断带呆足贝
拉丁文学名:blasicrura(blasicrura)interrupta
命名者:gray,1824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腹足纲、宝贝超科、宝贝科、卵贝亚科、呆足贝属、呆足贝亚属
模式标本产地:斯里兰卡。
鉴别特征:贝壳呈长卵圆形,壳表面青灰色。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由褐色斑块组成的色带4--5条及黄褐雀斑。侧缘和基部灰白色,齿细,较长。
形态描述:贝壳呈长卵圆形,壳质结实,两端微凸出,壳顶部向内凹陷呈浅坑状。壳面光滑,有瓷光,背线不明显。壳青灰色,布有较密的黄褐色雀斑,在背部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由近方形斑块组成横走的褐色色带4—5条,通常为4条,偶尔出现5条,色带间隔不等,通常中间的两条距离较近。背部的前后端常染有褐色斑,这种色斑在幼体明显,成体常不明显,两侧缘和基部呈灰白色。基部近平,壳口窄长,微曲,两唇的齿细发达,分别向基部延伸,轴唇的齿1 3~1 7枚,外唇的齿1 7~2 j.枚。轴沟浅,前渠稍凹,壳内面白色。动物的外套膜褐色,薄,不能覆盖全部贝壳,其上有较密的白色小斑点及不规则的褐色斑,并有高低不等的白色乳突起。水管褐色,末端周缘具樱须。触角红色,尖细。足部呈淡褐色,具白色斑点及斑块,足部的边缘白色。
生物学特性:暖海产,生活在潮间带低潮区珊瑚礁间或礁石块的下面,在水~6 oft的海底也有栖息
地理分布:此种的分布面较窄,在我国台湾(?),广西涠洲岛,海南岛有发现。此外,国外在日本南部琉球,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等地),泰国,缅甸,安达曼群岛,斯里兰卡等地也有分布。
稀有程度:普通
此种与缎带呆足贝blasicrura pallidula的形状很近似,二者容易混淆,但此种背部的色带是由中断的近方形斑组成,且距离不等、齿较细、基部无斑点。赖景阳(1982,1 987)的缎带宝螺(cypraea pallidula)可能就是这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