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文津街投诉电话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10-6513082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文津街位于城中心,东起美术馆,西至西安门,被海外人士称为北京最美丽的街道。文津街集中了古都北京的精华,仍然保持了幽静、典雅的古都风貌。从美术馆西行,一路上具有革命传统的北大红楼让你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事件,继续前行,洁静的街道、古老的护城河,故宫角楼映衬着蓝天,北海白塔如梦如幻影、明镜一样的湖面,夏日轻舟点点,冬日是冰上欢乐的人们。还有雅致的北京图书馆分馆,小小的团城,红墙黄瓦、绿树林荫,十分美丽。 |
|
文津街,30年代前是西安门大街东段。《京师坊巷志稿》:西安门大街,迤东为金鳌玉蝀桥,南为西苑福华门,北为阳泽门,门内傍北海,地名小马圈。同书。小马圈条:玉熙宫在西安里门街北,金鳌玉蝀桥之西。今改为内厩,豢养御马。原按:今小马圈即明玉熙宫遗址。1931年北京图书馆新楼建成,收入原来藏在承德文津阁里的《四库全书》,街道因此得名。文津街最初很短只有两个门牌,东起北海大桥(即金鳌玉竦桥)西至北京图书馆西墙外,解放后改为东起北海大桥西至府右街口。
金鳌玉蝀桥在文津街东头。原名金海桥、御河桥。横跨北海中海水面。桥东桥西原有明世宗所建牌坊各一座,西名金鳌,东名玉蝀。桥为石砌七孔拱券式,外观为九孔,中心孔券面有浮雕兽头,南向日“银潢作界”,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万壶圆峤水中央”。北向日“紫海回澜”。联日“绣觳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桥面南北原装有栏板,均平顶方形覆莲柱头望柱,整个桥身犹如一条玉带,洁白无瑕。
解放后,为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要在保持原来面貌的条件下加宽桥面,于是拓宽桥面至34米,桥身加长由七孔改成九孔,桥板坡度也降低了2%。引桥的石栏造型花纹和原来的一样,依然均称大方。不幸在“十年动乱”中,竟把原来的玉石栏拆掉,换上丈高的铁栏,使人有禁锢之感,每经此大桥时,常会想起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日子。有人建议把铁栏拆掉,把石栏搬回来,恢复大桥的美丽面貌。
《四库全书》是我国一部卷帙浩的大丛书。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篡修,经十年始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总编纂官是纪昀(晓岚)和陆锡熊。负责编纂人员共有395人都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全书都是由人工抄写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早的一部手抄丛书。当时在北方抄了四部,南方抄了三部。北方四部分四处(阁)保存:即文渊阁(北京故宫内)、文溯阁(沈阳清故宫内)、文源阁(圆明园内)加上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文源阁的一部全书和圆明园同被焚毁。文津阁的一部《四库全书》于1914年由承德用骆驼驮进北京,现藏北京图书馆。
文津街路北为北京图书馆。其前身为京师图书馆,成立于1910年,馆址在后海鸦儿胡同广化寺。当年鲁迅先生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命事兼科长时,图书馆是在他主管业务范围之内。1913年10月29日记:在部终日造三年(1914年)度预算及议改组京师图书馆事,头脑涔涔然。11月1日午后同夏司长往什刹海京师图书馆。1914年1月6日记:晨教育部役人来云,热河文津阁书已至京,促赴部,遂赴部,议暂储大学校,遂往大学校,待久不至,询以德律风(电话),则云已为内务部员运入文华殿,遂回部。可见京师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其中鲁迅先生是费过心血的。后因化寺房舍低温,不利藏书,又加交通不便,于1915年迁馆于安定门内方家胡同国子监旧南学官舍。1929年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改名“国立北平图书馆”。后因馆舍书库均感不足,于1931年建成新馆,即现在馆内前部的工字楼房。建国后改名“北京图书馆”。1954年在工字楼后部扩建一座六层楼的大书库。使过去装箱储,不能和读者见面的书,大部分整理上架,和读者觅面。1983年于旧楼东侧,面向北海方向,扩建了6号楼,改变了过去借书办法,使读者能很快的拿到自己需要的书。
北京图书馆现有藏书九百余万册,保藏建国以来所有出版物及我国古籍,孤本、善本、稿本、抄本等珍贵图书,其中善本书三十余万册。它还负责全国图书统一编目、馆际互借,同世界各国的书刊资料交换受赠等任务。目前已与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千多个单位建立了书刊赠阅和交换关系。它是我国收藏最丰富,规最大的国家书库,从阅览、外借、照像、复制、报告会等不同角度,为学术研究提供世界各国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馆址前面国务院,东邻北海、红墙绿瓦,金钉朱门,一双雄健石狮分列大门两旁。院内松墙苍苍。圃经四达,两座华表,庄严地立在松墙旁侧。东墙下的文源阁记石碑和西墙下北平图书馆记的石碑(碑系蔡元培撰文,钱玄同书,1931年6月25日立)相互对视,使整个庭院典雅安静,幽美宜人。门前的石狮,院内的华表,以及文源阁记碑和馆记碑的碑石等,都是30年代建馆时,从圆明圆废墟中移来的。一百年前帝国主义强盗们,不仅火烧了我国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圆明三园,连保存在园内文源阁的手抄的《四库全书》也同被焚毁。强盗们的凶残掠夺,提示我们:炎黄子孙必须“杖剑纵横摧掳骑,不叫荆棘没铜驼”。 (引吴玉章自照题诗句)
北京图书馆路南就是国务院。其东部属中南海,西部原名集灵囿。清代这里曾是天主教堂(北堂)因堂内养了许多“异方禽兽”,于是北堂乃有“集灵囿”之称。光绪十二年北堂西移至西什库,其地仍以“集灵囿”名。光绪死后,以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承皇位,载沣为摄政王。原醇亲王府(在后海北河沿)出了皇帝,不能再住,遂选集灵囿一带地方,新建一座摄政王府。府未建成,辛亥革命爆发,宣统被迫退位。此地后为北洋政府的国务院。1928年国都南迁后,此地先为河北省政府,后为北平市政府及其所属各局。
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设于中南海,此处为政务院,后改国务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