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伦理批评
(二)社会历史批评
(三)审美批评
(四)心理批评
(五)语言批评
(六)身份批评 |
|
(一)论文
(二)点评
(三)以诗论诗体
(四)随笔
(五)序跋
(六)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 |
|
wenxue piping
文学批评
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的审美活动,与文学理论、文学史同属文艺学的范畴。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同时又是文学鉴赏的深化与提高。文学批评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同时文学批评中对于文学现象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常常上升为文学理论。它们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学批评是随着文学创作的丰富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学现象的深入探索而发展起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文学批评的一些原则,他的“兴、观、群、怨”说,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的“文德”论,强调了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的“不学诗,无以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论述,反映了他对辞章修养和艺术形式的重视。这些看法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很深远的影响。稍后,孟子提出的所谓“知言”、“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等观点,对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方法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获得了空前发展,产生了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著作,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体系。
文学批评是从文学创作实践出发,又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实践。一方面,文学批评能影响作家正确地或错误地认识与理解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从而促进或阻碍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影响着读者对文学的理解和鉴赏,从而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发挥。正确的、进步的文学批评,对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国唐代初期,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的文学主张,在理论上批判了齐、梁“采繁竞丽,而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绮艳遗习,为唐代诗歌的繁荣开拓了道路。俄国19世纪中叶,在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批评家的理论批评指导下,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更加自觉地发展起来,出现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达到时代先进水平的文学批评,不仅对同时代个别作家的作品可以起支持、鼓励和指导的作用;而且对同时代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也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进而改变一代的文学风尚和创作风格。正确的、进步的文学批评,又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鉴赏文学作品,提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能力,培养读者健康的艺术趣味。它集中地反映了一定时代广大群众的审美理想,并积极地影响着群众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文学批评在评论作家作品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评论。因此,它还可以帮助广大读者正确地认识生活,对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发生影响。
进行文学批评,需要有一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衡量文学作品思想艺术价值的尺度。无论自觉不自觉,对一部作品的评价,都必然体现着这种内在的尺度。恩格斯将“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作为衡量作家作品的最高标准,这是符合文艺本身特性的“艺术科学的标准”。历史上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一般都是从两个角度出发,或者说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考察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的好坏,这是社会评价;一是考察文学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这是艺术评价。当人们这样从不同角度或方面考察文学作品时,实际上就是把体现于文学同现实的关系中的真、善、美,把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性、倾向性、艺术性分别地进行考察。文学作品建筑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倾向性与艺术性是对立统一的,倾向性应该寓于艺术性之中,所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 |
|
- n.: literary criticism
- adj.: literary
|
|
文学 | 文学理论 | 百科辞典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拉伯雷 | 复调 | 道德批评 | 著作 | 曹丕 | 诗歌 | 近代文学 | 英国 | 作家 | 占有 | 拜厄特 | 中国 | 更多结果... |
|
|
文学批评家 | 六说文学批评 | 文学批评著作 | 文学批评原理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文学批评与文体 | 近代文学批评史 | 年文学批评新选 | 符号学文学批评 | 阐释学文学批评 | 语义学文学批评 | 现象学文学批评 |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 2006年文学批评新选 | 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 | 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散文概论 | 美国文学批评名著精读 |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 |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 |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 | 精神分析学派文学批评 | 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2007) | 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 | 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 | 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 全球化时代英语的普及和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建构 | 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第一卷 | 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