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托宾的q比率
目录
No. 1
  托宾的q比率(tobin's q ratio),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于1969年提出。
  托宾的q比率内容
  托宾的q比率是公司市场价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两种不同价值估计的比值。分子上的价值是金融市场上所说的公司值多少钱,分母中的价值是企业的“基本价值”—重置成本。公司的金融市场价值包括公司股票的市值和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重置成本是指今天要用多少钱才能买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资产,也就是指如果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再来一遍,创建该公司需要花费多少钱。
  其计算公式为:
  q比率=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
  当q>1时,购买新生产的资本产品更有利,这会增加投资的需求;
  当q<1时,购买现成的资本产品比新生成的资本产品更便宜,这样就会减少资本需求。
  所以,只要企业的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相对于其重置成本来说有所提高,那么,已计划资本的形成就会有所增加。
  托宾的q比率理论应用
  托宾的q理论提供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如果q高,那么企业的市场价值要高于资本的重置成本,新厂房设备的资本要低于企业的市场价值。这种情况下,公司可发行较少的股票而买到较多的投资品,投资支出便会增加。如果q低,即公司市场价值低于资本的重置成本,厂商将不会购买新的投资品。如果公司想获得资本,它将购买其他较便宜的企业而获得旧的资本品,这样投资支出将会降低。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的影响就是:当货币供应量上升,股票价格上升,托宾的q上升,企业投资扩张,从而国民收入也扩张。根据托宾q理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
  货币供应↑ → 股票价格↑ → q↑ → 投资支出↑ → 总产出↑
No. 2
  托宾的q比率(Tobin's Q Ratio),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James Tobin)于1969年提出。
  托宾的q比率内容
  托宾的q比率是企业市场价值对其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反映的是一个企业两种不同价值估计的比值。分子上的价值是企业的价值是该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分母中的价值是企业的“基本价值”—重置成本,即企业的当前股本(应等于企业的注册资本)。
  其计算公式为:
  Q比率=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
  当边际Q>1(即企业的边际投资的市场价值/这项投资的重置成本>1)时,增加投资意味着企业将投资具有正净现值的项目而增加赢利,这会增加企业的投资需求;
  当边际Q<1(即企业的边际投资的市场价值/这项投资的重置成本<1)时,增加投资意味着企业将投资具有负净现值的项目而造成亏损,这会减少企业的资本需求。
  托宾的q比率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对于边际Q>1的企业而言,它的每一项投资都将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使股东价值提高,直至边际Q=1,即边际投资的净现值为零。在达到边际Q=1之前,可以将该企业降低股息分配而增加投资的公告看做是对股价的一个正向信号,因为放弃当期消费可以换取未来更高的回报;
  而对于边际Q<1的企业而言,它的每一项投资都将减少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使股东价值降低。对于边际Q<1的企业而言,可以将该企业提高股息分配公告看做是对股价的一个正向信号,因为对该企业而言,提高股息分配意味着用于负净现值项目的投资将会减少。
  需要区分的是,托宾的Q>1并不意味着边际Q>1,而托宾的Q<1则意味着边际Q<1。因为在我们所有有关企业投资行为的探讨中,都暗含着企业的投资都是从最有利的投资项目开始的这样的假设,即企业投资的边际Q是非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