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德行 déxíng
(1)[moral caliber;moral integrity] 道德品行的素质
宣其德行 ,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国语·晋语》
(2)[disgusting] 讥讽人的话,表示瞧不起别人的仪容、举止、行为、作风等用此词
你看他那个德行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如何才能合乎礼节?
师言:“行,是走路。要步履平稳,举止端庄。所谓“行步如风”就是走路要如风吹云动般的清飘且稳重。
住,是站姿。站时要挺胸直腰,不要东依西靠;也就是“住如松”的形态。
坐的规矩是要“正坐如钟”,坐的像巨钟般的稳重。
卧。是睡眠的姿势;卧要如弓。也就是‘吉祥卧’”。
年轻的女孩问:“穿衣服怎样才好?”
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着才好。”
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很牵强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
某大学社团负责人来访,询问什么叫做“造口业”?
师言:“我们所说的话句句皆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摄受口业。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因果啊——”
又言:“和与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违背了生活动作。对人粗声粗气,妄言、绮语、两舌,这都是在声中造业,也就是造了口业。”
为什么人对熟人比对生人,反而显得礼貌不周?
师言:“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彼此客客气气相待,讲究客套与礼节,并且和乐相处;等到彼此相处日久,熟悉对方后,就‘熟不过礼’,不再讲求礼节了。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大家彼此客气时,能够相敬、相爱,等到熟识对方,讲究客套的礼节渐失时,就会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我们要保持最初相识时的那种客气态度,始终不渝,才是作人处世之道。”
开放大陆探亲后,许多返乡同胞,看到当地的贫穷落后,而生分别心,言语行止常露骄态。
师言:“我们回到大陆,要心存一分虔敬的平等观和道德观,不要去伤他们的心,也不要去刺他们的眼。那样清贫的生活,我们还不是曾经走过,难道大家都忘了吗?禁不住就自我炫耀,不但伤害了大陆的同胞,也将伤害了我们自己。” 【德行 】 (术语)所成之善谓为德,能成之道谓为行,即功德与行法也,又具足功德之行法也。三学六度是也。仁王经上曰:“有十亿七贤居士德行 具足。” 【德行 】 1、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
2、指具足功德的行法,如三学、六度等是。 n.: beneficence, mitzvah, virtue, work, moral good, moral caliber, moral integrity, disgusting, morality and conduct, (colloquial) manner of appearance, mannerisms n. vertu, moralité 德性 德行里 孟子 儒家 仁义礼智 百科辞典 任昉 德泽 彦棕 佛教百科 思想 道教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