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幼儿 ,通常是指1岁至3岁的儿童,与1岁以内婴儿相比,身长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生后第一年身长共增长25厘米左右,1岁后身长增长速度逐渐减慢,1~2岁内全年身长增长约10厘米;2岁以后更慢,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左右。1岁以后直到学龄期,小儿体重每年平均增加2公斤左右。通常3岁以前的小儿体重增长较多,3~7岁身高的增加较体重为快。1~3岁小儿的体型仍为躯干部较长,下肢相对短。由于活动量增加,从外表看,不象婴儿期那么胖,这是正常现象。
幼儿 头颅的发育与其它部位相比,处于领先地位。1~3岁内头围全年增长2厘米;以后直到15岁,仅增4~5厘米,达到成人的头围。出生时新生儿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1岁左右小儿的胸围赶上头围;1岁后只12岁胸围超过头围。牙齿的发育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一般1岁半的幼儿 颅囟都应闭合。
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能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语言能力与表达能力呈飞跃发展,2岁开始,可以说多词句的语言。 教养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 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 所进行的有计划的教育。又称学前教育。西汉时期编纂的《礼记·内则》中就有关于幼儿 教育的记述。中国近代幼儿 教育机构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于湖北武昌,名为蒙养院,1922年定名为幼稚园。欧洲近代幼儿 教育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牧师J.F.奥贝兰于1771年在孚日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幼儿 学校。1802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R.欧文于苏格兰的新拉纳克创办了一所招收2~6岁工人子女的幼儿 园。德国教育家F.W.A.福禄贝尔和意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对幼儿 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中国,宋庆龄、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等对幼儿 教育事业也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幼儿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中国的幼儿 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 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 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纲要还指出,对幼儿 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贯穿在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等全部生活与活动之中。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知道的十点(亲子教育 孩子 建议 动力 规则)
1.爱:孩子都需要爱,他们对爱的需要远远胜于对玩具的需求。
建议: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
2.规则: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你应该教给他一些为人处事的规则,让他懂得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建议:使用严厉的但能被孩子理解的规则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平心静气地告诉孩子:“不管你什么时候再犯这样的错误,我都会阻止你的,直到你自己改正为止。”
3.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的行为,因为在孩子整个成长中,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榜样。
建议: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正在看着自己,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4.自尊: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
建议: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不一致,或者他的表现令你难以理解,你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还要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
5.表扬、批评恰当:对孩子良好的行为给予称赞是重要的,但如果言过其实,反而有损孩子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健康发展。相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则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建议: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做完后说一声好,让孩子有成就感。
6.良好的健康习惯:父母注重身体、饮食卫生,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建议:让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体验,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7.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每周和孩子一起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
8.学习动力:要注重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切忌拔苗助长。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会影响他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幼儿 期就开始指导孩子阅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讨论问题。
9.幽默感: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和孩子一起欢笑: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要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10.伙伴关系:孩子需要和同龄或年龄稍大的孩子一起玩耍,你所要做的是适时给他们一些指导。
建议:不要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更快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发展自己的能力。
幼儿 学骑童车需注意哪些 问题?
宝宝长大以后,不少年轻的父母都会为孩子选购一款新潮舒适的童车(儿童自行车)。幼儿 骑童车不仅可以娱乐,而且是体格锻炼的一种好形式。然而,骑童车还真有不少学问在其中哩。幼儿 骑童车是幼儿 园体格锻炼的一种方式,可促进幼儿 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幼儿 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可塑性很强,而肌肉的力量较弱,因此给孩子骑童车要注意很多。如果选择的童车质量不好,两脚蹬的间距过度,或者鞍座离脚蹬的距离过长或过短,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坏处。还有童车的大小和孩子的腿长不相符的话,会出现形态异常。还有童车的车座高度不合适的话,就会失去平衡,容易摔倒。
因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童车,其实一般在再孩子3~4岁时,比较合适骑童车,而且每次骑车的时间不能太长。但在活动时也要注意以下四点:
1、幼儿 时期由于脊柱的两块椎骨之间的软骨特别发达,生理弯曲尚未固定,幼儿 骨质比较柔软有弹性,易于变形。因此,在骑童车时,车的高度要适当,坐的姿势要端正,以免引起脊柱的畸形。
2、幼儿 骑童车时需用腕部骨骼及肌肉的配合。由于婴幼儿 腕骨多由软组织组成,比较柔软易折,多数腕骨在三岁以后逐渐骨化,但骨化过程比较慢,腕肌发育较晚。因此活动时尽量避免腕部损伤。
3、幼儿 骨盆发育不成熟,幼儿 骑车时应选用的活动场地、地面不宜过硬,以免使组成髋骨的各骨转位,影响愈合,尤其对女孩更应多加保护,以免影响其发育。
4、幼儿 时期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动作也不协调,所以对意外事故的反应也较慢,所以父母应经常检查童车有无损坏并保持清洁,有损坏的及时处理,以保安全。 1、主食及豆类的选择:
大米、小米、面粉、杂粮、薯类、豆类及其制品等。
2、肉蛋奶的选择:
奶类及其制品、鱼肉、禽肉、蛋类、红肉、贝类等。
3、蔬菜的选择:
深绿色叶菜及深红、黄色蔬菜等。
4、水果的选择:
柑橘类水果、香蕉、苹果等。 1、避免使用带刺激性的食品,如酒、咖啡、浓茶、辣椒、胡椒等;
2、整粒的花生、核桃、豆类等须经过磨碎或制酱后也可食用;
3、少食半成品和熟食,如火腿肠、红肠等;
4、口味宜清淡,低盐,食品中不宜使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幼儿
preschool children
体格生长渐变缓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亦开始减慢,语言、行动与表达能力明显发展,能用人称代词,控制大小便,前囟闭合,乳牙出齐,第二信号系统迅速发育,开始养成习惯,对营养需求增加,若供给不及时,易致消瘦甚或营养不良,防病仍为重点;因识别危险能力差,应注意意外及中毒。
n.: bairn, bambino, cheeper, infant, nursling, wean, the young, child, young child, chit, tot, small child, baby vt.: pot n. petit enfant 婴儿 英语 智慧 CCTV 少儿频道 服装 医学 育婴 育儿 百科大全 生活 社会 基础教育 百科辞典 亲子 母婴 早教 教育 幼儿教育 婴儿 饮食 绿豆 牛奶 宝宝 物品 山东 德州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