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崇文塔投诉电话咸阳旅游投诉电话:0910-3210445
陕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29—85261437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崇文宝塔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中学院内,是我国至高砖塔,历史久远。此塔距今约360年,为全国保存最好的砖塔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有文管所和专人保护。该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总高度83.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从塔下至塔顶全部用青砖修建。全部塔身为八棱形状,底层每边九米,周围共计72米,每层各有四窗,每层外面有四个佛龛,交叉而上。佛龛内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态各异,极为生动。二层南向塔门刻有“崇文宝塔”四个字,为全国砖塔之最,由塔内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顶,每层内外均可游览。天晴之时,登临塔顶,西安、泾、渭、华岳、骊山景色皆历历在目。
崇文塔巍然矗立于泾河北岸、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乡东太平村。此塔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崇文塔整体塔身全部用青砖修建,属楼阁式,共13层。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塔基为须弥座,塔身呈八棱状。南向塔门上镌刻有“崇文宝塔”四字。塔身每层均设有四门四龛,龛中置或坐或立、形态各异、造型生动的明代石刻佛像。塔内有砖砌台阶,可曲折而上直至塔顶。每层塔檐有数层巨砖叠折外伸,形成一米余宽的腰檐平台,以供游人巡回游览。各层斗拱,砖檐椽头,以特殊磨制砖件拼装,榫卯相扣,严丝合缝,并有砖雕各式各样的花纹,极为壮观。每檐角挂有风铃,晨曦月夜之中,风铃叮咚作响,更为古塔增添了神韵。最高层周围筑有城堡式城垛,当天气晴朗时,游人们凭垛远眺,巡视八方,可远望八水绕长安、骊山晚照之盛景,更可观历历在目之泾、渭二河。塔顶原有铜盆一口,盆下置有各型迥异铜佛像8尊,可惜的是铜盆在关中大旱中1929年后被人击破窃走,小铜佛像也于1980年被当地小孩子挖出卖铜,幸被县文化单位发现赎回,现存于县博物馆。过去,最高层曾长有数株常绿柏树,现在已无,第13层即塔顶,系以5米左右之高铜葫芦收顶,颇为雄伟壮观。
崇文塔在形式上打破了唐代方塔的典型而变为八角形,并且所有的洞均系卷拱式样,其层次高度和宏伟的挺秀姿态可与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媲美。
“浮图杳蔼入青云,渭水泾流远近分。”“久裂不用柱,谁复东南造。削顶刺碧空,迷离云作帽。呼吸风雨声,环曲独龙道。十里长安城,缩来只一隅。下视苍苍色,可畏亦可悼。”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描写了崇文宝塔的雄姿和风采。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为当地群众登塔古会,古会期间兼搞物资交流、信息传递、农事贸易,并有地方戏剧、杂耍助兴,熙熙攘攘,非常热闹。
崇文塔1956年8月6日被公布为陕西省名胜古迹和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改革开放和党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崇文塔也不断地对外开放,它已经成为泾阳与外界联系的窗口和世界认识泾阳、泾阳走向世界的桥梁,这些必将对提高泾阳的知名度,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有识之士关注泾阳,对泾阳经济的腾飞起到巨大的作用。 |
|
崇文塔位于宜丰 南屏公园最东端耶溪之滨、绿秀山尾。明天启六年(1626)创基,崇祯四年(1631)建第2层,十三年(1640)建第3层,清康熙元年(1662)建第4、5层,康熙五十六年(1717)方续建第6、7两层,历时91年始合尖。乾隆四十年(1775),改砖刹为瓷刹。嘉庆二年(1797)又改瓷刹为铜刹,光绪十九年 (1893)重修。
塔为七层八面,楼阁式。砖石结构,以桐油石灰为粘合物。塔体里外都施白垩。塔高45.5米,每两层间有腰檐与平台,腰檐面为斜坡溜水,下部作锯齿迭涩和仿木椽头。平台面敷石板,下部作锯齿迭涩,第l、2层间与2、3层间的平台下无迭涩,只作斜面,石板下置龙纹瓦当和风纹滴水。
各层每面均设一门,各门之上端以砖砌额枋,色青门侧饰以壁龛式小窗,塔壁敷白灰,厚5毫米。第5层西北向门上嵌塔铭石一方,上刻“崇文塔”和“光绪十九年重修”。底层外对径8米,内室对径4.3米。从第2层起逐级收分。第7层外径6.5米,内室对径3.2米。收分比为1:0.035。底层南、北、西三向各开一券门,东门为假门,形似神龛。西门一侧夹层砖壁内设石阶梯通道,绕南折至东盘旋通人第2层,直至塔顶,层层均同。各层梯道门错向而开,使整个塔体各方配置相等。
第2层以上各层设四实门、四虚门,错向而开,其中三虚门的上端又变化为形状不同的通风窗。实门与虚门间的夹壁内设迂回转折的甬道和三五级台阶,游人可由此登上塔身外侧的平台,广眺四野。由于梯道与门间甬道迂回曲折且各层位置都有变化,使人如入迷宫。
塔室为穹窿顶,正中嵌石上留有一悬垂线的圆孔。石下部刻八卦图。每室3—4个壁龛;5.7层设有神台,最高层壁龛上方塑四大天王像。塔盖为八合攒尖顶,铁刹,下为覆钵,中置宝瓶,尖冠宝珠。檐角原有风铃,铁质。
崇文塔旁古有崇文寺,已圮。
此塔非佛教寺院之藏经塔或贮舍利之塔,乃为崇文而建。1983年9月,列为宜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28日公布为江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2公里处泾阳县崇文乡(现位于崇文镇崇文中学后操场)。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李世达倡导主持下,由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塔身13层,高87.218米。根据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设计,塔基至塔顶全用青砖砌成。为八棱形,底边长9米。底层为重檐式,在南向塔门上刻有"崇文宝塔"4字。最高层为城堡式塔垛,以铜葫芦收顶。1979年在塔顶部发现8尊铜佛像、菩萨像和天王像等,造型逼真生动,为明代珍品。 据《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文记载,该塔为倡导泾阳、三原、高陵三县学童努力向学而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耗时19年,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竣工,修塔人为明刑部尚书、本县人李世达。 |
|
崇文塔此塔位于城东门朝阳楼南玉皇阁内。始建于元,明时重修。清嘉庆年间为暴雨毁损,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塔高20米,方形,为17层密檐式砖砌佛塔,塔身由底层向上逐级收缩。最下层为白石须弥座。上建三檐为基座,第四檐较高宽。由此而上至顶檐间,每檐四面各有小龛一个,内各置佛像一尊。顶部饰有宝顶和风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