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目 : 山茶目 : 被子植物 > 山茶科
目录
No. 1
  山茶科theaceae
  【简介】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一科。多为常绿木本。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两性,少数单性。苞片2至多数,脱落或宿存,常具有分类的价值。萼片多数或5数,有时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花瓣多数至5数,白色、红色或黄色;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数,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个。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约30属750种,主要分布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中国有15属500种。
  【经济价值】
  该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叶是国际性的饮料,原产中国,现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山茶的种子含油,榨出的茶油供食用及工业用油。近年来在中国南部发现了十余种黄花的山茶,轰动了国际园艺界。
  山茶科 theaceae
  【分类】
   1. 山茶亚科 theoideae
  (1)山茶族 theeae dc.
  01. 山茶属 camellia linn.
  02. 石笔木属 tutcheria dunn
  (2)大头茶族 gordonieae benth. et hook.
  03. 大头茶属 gordonia ellis
  04. 木荷属 schima reinw.
  05. 圆籽荷属 apterosperma chang
  (3)紫茎族 stewartieae (airy-shaw) chang
  06. 折柄茶属 hartia dunn
  07. 紫茎属 stewartia linn.
  (4)核果茶族 pyrenarieae chang
  08. 多瓣核果茶属 parapyrenaria chang
  09. 核果茶属 pyrenaria bl.
  2. 厚皮香亚科 ternstroemoideae
  (5)厚皮香族 ternstroemieae melchior
  10. 厚皮香属 ternstroemia mutis ex linn. f.
  (6)杨桐族 adinandreae melchior
  11. 杨桐属 adinandra jack
  12. 红淡比属 cleyera thunb.
  13. 猪血木属 euryodendron h. t. chang
  14. 柃木属(柃属) eurya thunb.
  (7)茶梨族 annesleeae h. t. chang
  15. 茶梨属 anneslea wall.
  山茶科的几种代表植物:
   紫茎(zijing)
  stewartia sinensis rehd.et wils.
  现状 渐危种。紫茎星散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生长缓慢。由于植被不断被破坏,天然更新力差,植株已日益减少。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6-15米;树皮红褐色或黄褐色,平滑,呈片状剥落;嫩枝初时有柔毛,后变无毛,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芽鳞通常7,卵形,外被绒毛。叶互生,纸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或骤然收铗吴短渐尖,基部楱形或近圆形,边缘疏生锯齿或细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疏被长柔毛,侧脉5-7对;叶柄带紫红色。花单朵腋生,白色,直径经约5厘米;苞片2,叶状,卵形或卵圆形,长1.5-2厘米,先端急尖,外面有毛或无毛;萼片与苞片相似,但较小;花瓣5,宽倒卵形;蕊多数 ,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5室,密被柔毛,花柱长约10毫米。蒴果圆球或近卵圆形至圆锥形,木质,有5棱,长约2厘米,直径约1.5厘米,顶端喙状,有毛或几无毛;种子长圆形,压扁,亮褐色,有窄翅。
  【地理分布】
   分布于河南南部商城、内乡,安徽南部黄山、休宁、霍山、金寨,渐江西北部监安天目山。开化与南部龙泉,庆元、遂昌,福建北部武夷山,江西北部至西部庐山、靖安、修水、宜丰、井冈山,湖北东部罗田与西部宜都、宜昌、恩施、宜恩、建始、巴东、兴山、神农架、竹溪,湖南东东部至西南闻衡山、浏阳、酃县、宜章、城步、绥宁、新宁、西北部桑植、大庸、永顺、桃源,广西东北部贺县、全州、兴安、大苗山与南部上林,贵州东南部榕江,四川东部巫山、西部洪雅、峨山,洪溪与西南部美姑、沐川以及云南东北部镇雄等地区。多生于海拔600-1 9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混交林林中或林缘。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紫茎为中生性喜光的深根性树种,要求凉润气候,适宜生长于土层深厚和疏松肥沃的酸性红黄壤或黄壤。在福建通常与绵周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rehd.、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 cheng et t.hong.包桷柯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rhed et wils.江南桤叶树clethra cavaleriei lévl.银鹊树tapiscia sinensis oliv.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等树种混生。为中速树种,树高及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均以前期较大,以后随着树龄增长而缓减,但生长量比较均衡,变幅小;材积生长,前、中期增长较慢,后期增长快。花期6-7月,果期9-10月。
  保护价值 紫茎为我国特有的残遗植物,对研究东亚-北美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木材极坚实耐用,根皮、茎皮入药,种子油可食用或制肥皂及润滑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保护措施 本种分布点的黄山、西天目山、武夷山,庐山、井冈山等已建立自然保护区或风景保护区,并已制订管理条例,严密管护区内的珍稀植物。对保护区外的零星分布的植株,建议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各地植物园、林场等应积极开展人工繁殖栽培。
  栽培要点 从壮健母树上采种,种子采集后用湿沙贮藏,次年春天播种。用2-3年生实生苗造林。造林地宜选择海拔较高的山区,以东北坡为好。
  野茶树(ye chashu)
  现状 稀有种。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有树龄达800多年的"茶对王",为目前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海南随着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形态特征 】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3(-20)米,主干直径可达1米以上;幼枝和幼叶被细柔毛。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8(-12)厘米 ,宽1.8-4.5厘米,先钝刀基部楔边级具锯齿,两面无滑无毛;叶柄长3-7毫米,花单生或2-4组成生聚伞花序白色,直径2.5-3.5厘米,有香气,花梗长6-10毫米,下弯;萼片5(6),圆形,果时宿存;花瓣7-8(-9),宽倒卵形或圆形;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合生成短管;子房3室,外面被毛,花柱顶端3裂。蒴果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约25厘米,果皮革质;种子1或2,近球形,微有棱角,直径约1.5-1.8厘米,淡褐色。
  【地理分布】
   主要产云南勐海、勐腊、思茅、耿马、沧源、双江、临沧、元江、景东、大理、屏边,河口、马关、麻栗坡、文山、西畴、广南,其欠是贵州盘县、榕江,广西扶绥、昭平,福建南靖,广东乳源、连山、茂名及海南昌江、琼中、乐东、保亭、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 200-1 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云南分布区多属南亚热带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产地勐海南糯山年平均温17-19℃,极端最高温22.3℃,极端最低温-5.4℃(出现在1月);年降雨量1 300-1 400毫米。土壤多为赤红壤和黄色赤红壤,喜山坡沟谷,干季云雾弥漫,空气潮湿,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又富有腐殖质的小环境。花期9-11月,果期4-6月,有时花、果并存。野茶树果实常被采收,天然生繁殖差,林下幼苗罕见。与其伴生的主要乔木树种有峨眉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isy、截果柯lithocarpustruncatus rehd.et wils.、普文楠phoebe puwenensis cheng等。
  保护价值 野茶树原产我国南部,尤以云南南部有较多的分布。它系新生代古老的植物之一,对研究茶树的起源、进化等有重要意义。云南的普洱茶叶自古以来是著名的饮料,种子富含油脂可作食用油或工业用油。
  保护措施 对特大的野茶树植株应加强保护措施,严禁采叶采叶采果,建议将分布集中的云南勐海南糯山划为野茶树保护点,保持必要的生态环境,创造天然繁殖条云南境内尚有大黑山野茶camellia taheishangensis f.s.zhang产地和生境与野茶树相同,亦应保护。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种子寿命短,宜采后即播。栽培法和茶树相同。
百科辞典
  shancha ke
  山茶科
  Theaceae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多为常绿木本。花两性,少数单性。苞片2至多数,脱落或宿存,常具有分类的价值。萼片多数或5数,有时与苞片分不开,二者逐渐过渡,组成苞被片。花瓣多数至5数,白色、红色或黄色;多少合生。雄蕊通常多数,排成多轮,外轮常连生。子房上位,少数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个。蒴果,或不开裂的核果和浆果。胚乳少或缺。种子常含油,染色体基数□=15,21。花粉扁球形至长球形,多为3孔沟,少数为3拟孔沟。约30属750种,主要分布亚洲的亚热带和热带,一部分分布于北美和美洲热带,个别的种到达西非。有 1属1种生于海岸红树林里。中国有15属500种。
    本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茶叶是国际性的饮料,原产中国,现世界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种。山茶的种子含油,榨出的茶油供食用及工业用油。由于广泛栽培、杂交,现在的山茶花品种不下2000个,是名贵花卉之一。近年来在中国南部发现了十余种黄花的山茶,轰动了国际园艺界。
    本科的山茶属比较原始,这反映出本科与五桠果目(Dilleniales)有直接的联系。山茶科可分为6个亚科:
    山茶亚科 花两性,单生,苞片2至多数,萼片5至多数,花瓣5~12,雄蕊多轮;子房3~5室。蒴果或核果状。
    山茶族 ①山茶属,蒴果自上而下开裂,中轴脱落,苞被片不分化,不定数,280种,主要产中国,约250余种,供饮料、油料及观赏。著名的有茶、油茶、山茶等。②石笔木属,蒴果自下而上开裂,中轴宿存,萼片5~10,花瓣5,21种,主产中国,常见的有石笔木。
    大头茶族 ①大头茶属,花两性,蒴果长筒形,花柱合生,种子顶端有翅,40种,产亚洲,中国6种,常见的有大头茶。②拉普拉茶属,花单性同株,蒴果长筒形,花柱离生,种子顶端有翅,26种,主产南美及中美。③木荷属,蒴果圆形,种子有翅,30种,产亚洲,中国19种,常见的有木荷、银木荷、西南木荷。④圆子荷属,雄蕊2轮,无花柱,蒴果扁球形,1种,圆子荷,产广东、广西。
    紫茎族 ①折柄茶属,常绿木本,叶柄对折,种子无翅,12种,主产中国南部,常见的有折柄茶。②紫茎属,落叶木本,种子有翅。10种,产亚洲、北美。常见的有紫茎。③福兰茶属,落叶木本,雄蕊离生,种子有角。1种,产北美南部。
    核果茶族 ①多瓣核果茶属,花萼及花瓣各为10~12,逐渐过渡,1种,多瓣核果茶,产中国海南。②核果茶属,花萼及花瓣各为5数。20余种,产亚洲,中国有8种。
    厚皮香亚科 花两性或单性,细小,苞片2或缺,雄蕊1~2轮,花药有附属器,子房上位或半上位,浆果或闭果。
    杨桐族 ①杨桐属,苞片2,花药无毛,叶两列,全缘。100种,主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有20种。②肖柃属,无苞片,花药有毛,叶两列,全缘,主产中国及日本,8种,中国全产。③猪血木属,叶多列,有锯齿,花药有毛。1种,中国广东、广西特有。④柃属,花单性异株,花药无毛,约140种,主产亚洲,中国约80种。
    厚皮香族 ①厚皮香属,子房上位,约100种。主产亚洲热带,中国13种。②红楣属,子房下位,约5种。产亚洲,中国3种。
    南美茶亚科 花药圆形,背部着生,胎座厚,蒴果室间裂开。3属,产南美。
    马尔加什茶亚科 花药短,背部着生,果不开裂。1属,产马达加斯加。
    四数茶亚科 雄蕊4,花药长形,药隔增大,浆果,有4个种子。1属,产东南亚。
    红树茶亚科 雄蕊5,花药长形,基部着生。1属,产中美洲的红树林中。
     (张宏达)
    
英文解释
  1. lat.:  Theaceae
相关词
植物草药园艺园林绿化被子植物中草药食品百科辞典
自然花木百科生物更多结果...
分类详情
张开茶叶张开山茶亚科张开厚皮香亚科四数茶亚科
红树茶亚科马尔加什茶亚科南美茶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