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 香烟 : 中国风景名胜 : 中国 >北京 > 居庸关
显示地图
目录
长城重要关口
  长城重要关口。在北京市西北。建于两山夹峙的深谷中,形势险要,为北京通往内蒙古主要通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京包铁路经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居庸关联系方式地址 Contact Address Pass
  居庸关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县境内
  电话:69771665居庸关投诉电话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10-6513082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居庸关景区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居庸关门票价格淡季35元,旺季40元居庸关开放时间6:00╠18:00居庸关交通919路到居庸关下车即到,游1—游5路均可直达景区。驾车可从马甸桥上八达岭高速公路有路标.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公里的峡谷中,距北京60公里,距八达岭长城20公里,地形险要,是长城重要的关隘。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关城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其地绝险,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屏障。居庸关建在一条崇山夹峙,长达约20公里的沟谷之中,这条沟谷就是京畿著名的“关沟”。
  居庸关城两侧皆高山耸立,峭壁陡不可攀,关城雄踞其中,扼控着南下北京的通道。这种绝险的地势,决定了它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古代军事家,称其为“控扼南北之古今巨防”。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在描叙居庸关路险关雄时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峰云其高。”
  居庸之名,据元代人记载是秦始皇修长城时,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庸就是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其实居庸之名早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就有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在著名的太行八陉中,居庸关排列第八,即控扼军都山的军都陉。居庸关在漫长的岁月中,虽始终是兵防重镇,但却屡易其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时又先称“蓟门关”,后改“军都关”。由辽以后金、元、明、清至今,便始终称居庸关
  朱元璋灭掉元朝建立朱氏政权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便派开国元勋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城,这是明代修建长城关隘最早的记载。由此可见,居庸关战略地位之重要。
  徐达所建关城,是很大的。古书记载:“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居庸关城建立后,于此置守御千户所,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又升为卫,统领五个千户所。
  居庸关自洪武建关后,历代都有修建,较大的一次是景泰初年。土木之变以后,当时兵部尚书于谦奏明皇上:居庸为京师之门户,宜亟守备,以佥都御使王f镇守重修居庸关居庸关尚存的南门门额所嵌:“居庸关”石匾上就有“景泰伍年捌月吉日立”的题记。
  居庸关,也是万里长城雄关险隘中,经受战火洗礼较多的一座关隘,这里曾导演出几场决定朝廷命运的战事。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灭辽,就是先打下的居庸关,而后挥师南进,直取辽都燕京(今北京)的。
  金朝后期,蒙古族部队曾多次攻陷居庸关。但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元太祖率大军进攻居庸关时,因金兵凭险坚守而久攻不下。最后蒙古兵转攻紫荆关,然后绕经涿、易二州由关里向外,两面夹击,才攻陷了居庸关
  明军灭元,也是先攻下居庸关,而后长驱直入,一举拿下元大都北京城的。277年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又是攻取居庸关,而后进军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在历史上,居庸关虽饱经了战火,但更多的时候,这里则是一派和平的景象。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一座东汉墓中,有一幅《使君从繁阳迁度关时》的壁画,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居庸关车马往来繁华情景。这幅珍贵的壁画足以说明,居庸关两千余年前,就已是沟通长城内外的重要门户了。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1992年昌平县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
  关城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
  居庸关长城在北京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区60公里,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形势险要。然而,这个汉代关始设立的开口,历尽沧桑,残损严重,渐渐失去公众的关注。现在,历时4年、耗资上亿元的居庸关长城修复工程已竣工,居庸关长城已於1998年3月正式对游人开放。
  游览居庸关主要是观赏那高六雄伟的关城和连锦起伏的垛口,以及云台精美石雕。
  关城:明代居庸关有南北雨个外围关口,南边的叫南口,北边的为八达岭口(北口),关城就设在南口北边的峡谷(关淆)中。城设南北门,南门筑有瓮城,一条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门。关城两旁高山耸立,重因叠蟑,林木葱郁,早在800多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云台:在关城的中心,有一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名为「云台」,建於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原是建筑物的台基,台上先後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星座。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雨侧到有金刚杵及各种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岛王;券洞内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6种文字所到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精致。
  詹天佑铜像:在青龙桥车站旁。詹天佑(1861-1919)以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铁路事业,完成了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筑的京张(北京——张家口)铁路,是近代中国最受人崇敬的工程师之一。1919年他逝世后,人们在这里为他树立铜像和纪念碑,纪念他的功迹。
居庸关简介 About Pass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
居庸关历史 Juyongguan History
居庸关历史
  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要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设。
  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系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创建,明景泰初年(公元1450-1454年)及其后又屡经缮治。城垣东达翠屏山脊,西驶金柜山巅,周长4000余米,南北月城及城楼、敌楼等配套设施齐备。关城内外还有衙署、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建筑设施。
  清末以后,居庸关关城建筑逐渐荒废,但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却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敞开了一个窗口。
居庸关景区及景点 Pass area and attractions
  居庸关的中心,有一"过街塔"基座,名"云台",取其"远望如在云端"之意。云台创建于元至正二至五年(1342一1345年),是用汉白玉石筑成的,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顶四周的石栏杆、望柱、栏板、滴水龙头等建筑,都保持着元代的艺术风格。台基中央有一个门洞,门道可通行人、车、马。券门与券洞上镌刻着大鹏金翅鸟、鲸鱼、大象、龙、曼荼罗和佛像。洞壁两侧刻有四大天王浮雕像和用梵、藏、蒙、维吾尔、西夏、汉等6种文字刻成的陀罗尼经咒及造塔功德记。云台可谓是元代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精品。云台上原建有三座白色喇嘛塔,可惜毁于元末明初。此后在台基上建了"泰安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寺遭火焚,仅存云台。现在台顶上的柱础,就是明代泰安寺殿字的遗物。
  居庸关附近,还有"仙枕石"、"五郎庙"、"六郎寨"、"弹琴峡"、"望京石"、"天险"、"穆桂英点将台"、"詹天佑铜像"等景点,增添了这座雄关的风采。1992年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为保护文物,对关城建筑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了昔日的雄姿。关城附近自然景观十分壮美,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
  【居庸关部分景点:】
  券城与南北关
  南关瓮城呈马蹄形,南关主城门南北走,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自地面计算高31.8米,瓮城西侧有瓮城城门通往关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瓮城城台上设有炮台,陈列着明代古灯,外墙有垛口,内侧墙低矮无垛口。作战时可将敌人诱入瓮城,主城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瓮中捉鳖”之意,因此得名瓮城,在瓮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关城的关王庙。
  北关与南关作用相同,呈长方形的瓮城上设有炮台,瓮城城门朝向北侧,北瓮城中建有北方镇守大神真武庙,庙内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古炮
  在居庸关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墙之上,分别陈列5门古炮。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米,炮口口径8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1.7米,炮口口径15厘米。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径7厘米。“竹节铁炮”3门。长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径为14厘米和8厘米。
  明代是我国古代大炮制铸和使用最兴盛时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义,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献十支新式武器
  “火铳”。用火药发射铁弹丸,当时成为“火龙枪”。明朝建立以后,专门设有兵仗军器局,研制铸造大炮。
  大炮被称为“神威大将军”。在军队中,设有使用大炮的军机营。京城卫戎,长城关口要冲,配备神机营。明
  成祖时,下令在长城沿线安置大炮。还“佛郎机”“神枪”“铁铳”等。《明史.兵志》记载,到了明代中叶,
  大炮的铸造工业逐于精良,制造出的“红夷大炮”长可二丈有余,重三千斤。发之洞裂石城, 声震数十里。
  这种炮,有照门和准星用于瞄准。射程可达500多米。
  在修复居庸关北关城时,发掘出土石炮弹23枚,最大直径为15厘米,铁炮弹6枚,最大直径5 厘米。
  云台石刻
  云台石刻堪称一绝。券门内两侧右壁及顶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六种文字的石刻经文、咒语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据专家考证,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萨迦教派的特征。
  进入券门两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躯高大,怒目圆睁,并有厉鬼在其左右,是护持佛法,镇守国家四方的尊神。据说明朝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游,夜间骑马偷偷混出居庸关时,他的坐骑见到四大天王像,吓得不敢前行。无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烟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关。
  券门两壁四天王的空间处,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儿、西夏、汉等六种文字镌刻的《如来心经》经文、咒语、造塔功德记等,西夏文是纪录我国古代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创制于公元1036——1038年间,当时约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师八思巴创立的蒙古新字。它脱胎于藏文,采用拼音的方式书写,并于公元1269年颁诏推行。以上两种文字流传时间很短便废弃不用,而保存下来的石刻文字对破译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历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券门顶部刻有五个曼荼罗,即五组圆形图案式佛像,佛界称其为坛场。坛场的设立有保护众佛修炼铁,防止魔众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罗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为: 释迦牟尼佛(如来佛)、阿弥陀佛(菩萨形)、阿佛(菩萨形)、金刚手菩萨、普明菩萨。其中除释迦牟尼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萨在此显现,则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罗连同其他佛像,共197尊。
  券顶两侧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围还分别刻有小佛102座,共计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这些小佛,是明朝正统年间,修建泰安寺(1443——1449)时,由镇守永宁(今延庆县境)的太监谷春主持补刻的。连同十方佛下的菩萨、比丘,券项两侧部共有刻像1060尊。
  券门的南北券面上,雕刻着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的一组造像,其中有大鹏、鲸鱼、龙子、童男、兽王、象王等等,佛界称其为“六拿具”。大鹏寓意慈悲鲸鱼为保护之相,龙子表示救护之意,童男骑在兽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资在天,而象王则有温驯善师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纹饰为交杵,又称羯魔杵、金刚杵。原本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在此为断烦恼、伏恶魔,护持佛法的法器。鉴于云台刻石造像的历史与文物价值,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云台刻石造像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水门
  居庸关地形险要两侧高山,中间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贯穿关城,长城与河道交叉之处,建有双孔圆拱水门,水门上有闸楼,内设水闸,借此控制门内外水量,洪水季节打开闸口,泻洪,枯水季节,储备河水供关城使用。水门桥墩为南北尖状,以利于减少洪水对水门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毁坏,延长使用时间的作用。
  因为篇幅的限制只介绍4个景点,如有需要请登陆网站http://www.juyongguan.com/jq/lb.htm
居庸关文化 Culture Pass
  居庸关历史悠久风光秀美。基于这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早在1961年,位于关内的云台,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文人墨客,达官显贵写下大量描绘居庸关的诗词赋和碑刻,石刻文字,其中,古诗词有170首左右,近1万3千余字。居庸关现存石碑近20块,其中14块较为完好。
交通出行 Transport travel
居庸关 交通出行
  居庸关旅游方便,京张铁路,八达岭高速公路从关内穿过。公路和铁路都设有站,居庸关至北京48公里。乘支线车走高速公路半小时左右就可到达,居庸关至十三陵25公里,至龙庆峡41公里,至官厅水库55公里。
  [乘车指南]
  (1)城铁(13号线)龙泽站下车换乘昌平区城乡班车20路直达景区
  (2)德胜门乘坐919路(延庆方向)居庸关站下车即可。
  (3)德胜门乘345支昌平东关下车,换乘357到南口东街站下车再换乘20路即可。
  (4)北京北站乘坐6427次列车,到居庸关下车。开车时间08:29 、到达时间10:24 里程51公里,票价:3.5元(只有硬座)
  [自驾车路线]
  走八达岭高速公路居庸关(15)出口即可。
  [停车场]
  居庸关目前有四处停车场,一号“水库”停车场、二号迎恩坊停车场、三号“云台”停车场、四号“行署”停车场。以上四处停车场可方便的满足停车需求。
开放时间及票价 Hours and fares
  居庸关门市票价: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0元,11月1日-3月30日淡季35元
  开放时间:8:00-17:00(淡季) 7:30-17:00(旺季)
  学生,60岁以上老人、军官凭证半价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Juyong Guan
  居庸关
  Juyong Guan
    长城的著名关口。位于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历史上曾有西关、纳款关、蓟门关、军都关、喳□合攀等名。居庸关处在两旁高山夹峙,长15公里的沟谷中,南有南口,北有八达岭,是北京通向内蒙古高原的主要孔道。古代修筑长城,于此设关,为北京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重要。金灭辽,元攻金,皆先取此关。现存关城为明代重修,内有古迹。“居庸叠翠”列为燕京八景之一。旧时南口为一小村。20世纪初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筑成后,迅速成长为京郊工业重镇,有机车车辆修配厂等。八达岭扼居庸关北口,在北京市延庆县内。出居庸关,北往延庆,西去宣化,路由此分,故名八达岭。因居高临下,形势险要,有“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之说。现存明代所筑东、西关门和长城,关门两侧,长城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上,气势磅礴。墙身砖石结构,平均高7.8米,顶宽5.8米,于上可五马并骑或十列并列。城墙上又有短墙、垛口和敌楼。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附近的青龙桥火车站有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铜像和墓园。
     (尹钧科)
    
近义词
居庸关村
相关词
文化佛教墓地民政大将明代人物
包含词
居庸关站出居庸关居庸关村
居庸关南居庸关隧道居庸关云台
居庸关长城居庸关西口奉使过居庸关
居庸关云台浮雕居庸关关城云台居庸关云台雕刻
居庸关过街塔门元代浮雕位于北京昌平县境内的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