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蜈蚣科,体形扁平而长,全体由22个同型环节构成,长约6~16厘米,宽5~11毫米,头部红褐色;头板近圆形,前端较窄而突出,长约为第一背板之2倍。头板和第一背板为金黄色,生触角1对,17节,基部6节少毛。单眼4对;头部之腹面有颚肢1对,上有毒钩;颚肢底节内侧有1距形突起,上具4枚小齿,颚肢齿板前端亦具小齿5枚。身体自第2背板起为墨绿色,末板黄褐色。背板自2~19节各有2条不显著的纵沟,第2、4、6、9、11、13、15、17、19各节之背板较短;腹板及步肢均为淡黄色,步肢21对,足端黑色,尖端爪状;末对附肢基侧板端有2尖棘,同肢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1棘,背面内侧1~3棘。栖居于潮湿阴暗处;食肉性。全国各地多有分布。
【产地】
主产于湖北、浙江、湖南、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等地,以湖北、浙江产量大。野生或饲养。
【栽培】
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尤喜小昆虫类,也食蛙、鼠、蜥蜴及蛇类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每年秋、冬季节气温低于15℃以下,即蛰伏在石下10~15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蜈蚣雌雄异体,卵生,并有孵卵、育幼的习性。3年蜈蚣性成熟后,一般在每年5~9月的夜间交配,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5年。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上旬为产卵盛期。每年产卵1次。每产20~60粒,产完卵后,将卵抱在步足之间。抱卵孵化时间长达35~45日。伴随着幼虫生长,一生蜕皮数次。蜈蚣饲养常采用箱养、缸养、池养等法。饲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春、秋饲养地鳖虫、蚯蚓饲喂蜈蚣等方法。产卵繁殖期是饲养的关键时期,产卵前应加强营养,孵化结束后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作,温度不能低于0℃。
栽培研究进展:与中药栽培研究数据库连接
【采收加工】
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捕后,先用沸水烫死,取长宽和蜈松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插人蜈蚣的头部下腭,另一端插入尾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
【炮制】
1.蜈蚣 取原药材,除去竹片及头足,用时折断或捣碎。
2.焙蜈蚣 取净蜈蚣,除去头足,用文火焙至黑褐色质脆时,放凉。
炮制研究进展:与中药炮制研究数据库连接
【贮藏】
贮于干燥容器中,密闭,防潮,防霉,防蛀。
【性状】
全体呈扁平长条形,长9~17 cm,宽0.6~1 cm;头部褐红色,有1对触角及拟复眼1对;躯干部常为22体节,最末1节略细小,第1、2节愈合,褐红色,有两对步足,第1对为颚足,基部愈合,末节变为毒爪,其余体节各具步足1对;背面墨绿色,有光泽,有两条突起的纵棱,腹面黄棕色,步足弯成钩状,下垂交叉于腹面,最后1对步足延长呈尾状;气腥臭,味辛而微咸。
饮片性状:蜈蚣为除去头、足的干燥躯体,呈扁平的小段。背部棕绿色或黑棕色,有光泽,腹部棕黄色或淡黄色,质脆。具有特殊的刺鼻腥气,味辛而微咸。焙蜈蚣呈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焦腥气。
【商品规格】
商品按其大小分两等,以及把装和散装。大条为10~16厘米长,小条为10厘米以下。以虫体条大、完整、腹干瘪者为佳。
【显微特征】
少棘娱蚣粉末黄绿色或灰黄色。①体壁(几丁质)碎片黄棕色、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水合氯醛液透化后显淡黄色或近无色。外表皮表面观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pm,排列整齐,其下散有细小圆孔,有的(在腹部)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布或2~4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呈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②横纹肌纤维淡棕色或无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斜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较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条形,表面较平整。③气管壁碎片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p米,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有时可见较细气管,具分枝,螺旋丝较细小。脂肪油滴淡黄色,散在。
【化学成分】
含组织胺、溶血蛋白、甲酸、胆甾醇及氨基酸;外皮含有硫键的蛋白质及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蜈蚣油中有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十六碳烯酸等脂肪酸。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数据库链接
【药理作用】
1. 抗惊厥:蜈蚣粉剂对士的宁、烟碱及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2.对心血管的影响:蜈蚣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对离体豚鼠心房有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蜈蚣水溶液对麻醉犬有明显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强,实验表明,降压作用与肾上腺素α、β受体,胆碱能m受体,组胺h受体无关,剪断双侧迷走神经也不影响降压作用。此外,蜈蚣水溶液明显增加蟾蜍下肢血管灌流量,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另外,本品能抑制结核杆菌、皮肤真菌以及抗肿瘤作用。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中药药理研究数据库连接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凤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风中经络口眼喎斜等证。
2.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伤。
3. 用于风湿顽痹。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通络止痛作用,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
4.用于顽固性头痛。本品搜凤通络止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
【用法用量】
煎服,1~3g。研末吞服,每次0.6~lg。外用适量,研末或油浸涂敷患处。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