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拉丁名:caragana microphylia lam.
类别:灌木
别名:小叶金雀花,黑柠条,猴獠刺
科名:豆科
生态习性:喜光,在庇荫条件下生长不良,结实甚少或不结实。抗寒性强,在-32.7℃,冻土层达1.28m条件下,生长良好。耐瘠薄土壤,耐旱性强。喜生于通气良好的沙地、沙丘及干燥山坡地。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先锋树种。在固定及半固定沙地上均能生长。忌涝,根系发达,有根瘤。萌芽力强。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3m,树皮黄灰或灰绿色。枝斜生,幼枝有丝毛。长枝托叶刺长0.3~1cm,宿存;叶轴长1.5~5cm,脱落;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1cm,先端圆钝、稀凹缺,具短刺尖,幼时被毛。花单生或2~3朵集生,黄色,花梗长约1cm,近中部具关节,被柔毛;萼筒长0.9~1.2cm,旗瓣宽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爪长为瓣片的一半,耳齿状,龙骨瓣耳不明显;子房无毛。荚果坚硬,荚条扁。长圆形,长4~5cm,宽5~6cm,具锐尖。
园林用途:良好的防风、固沙植物,在北方城市绿化中可丛植、孤植。多用于管理粗放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
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药用:
【中药名】小叶锦鸡儿
【蒙药名】乌和日一哈日嘎纳(《蒙药正典》)
【别名】连针、柠鸡儿、阿拉他嘎纳
【学名】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豆科]
【形态特征】灌木,高40—70厘米(1米),常自基部分枝形成灌丛。树皮黄褐色,具条棱,当年枝条白色,被短柔毛。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状,长5—8毫米;叶轴脱落,常2—3簇生;双数羽状复叶,小叶10一20,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微凹或圆形,具小刺尖,基部宽楔形,两面被短柔毛,后期毛渐稀疏。花单生,长20—25毫米;花梗长10—20毫米,近中部有关节;花萼筒状钟形,基部偏斜,长8—12毫米,宽4—7毫米,密被短柔毛,萼齿三角形,尖锐,长约3毫米,边缘被柔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翼瓣和龙骨瓣具短耳;子房无毛。荚果条形,扁平,长4—5厘米,宽4—6毫米,顶端渐尖,外皮红褐色,无毛,花期5—6月,
果期8—9月。
【生境】生于草原、沙地及丘陵坡地。
【分布】辽河平原、科尔沁、兴安南部、蒙古高原东部、乌兰察布、阴山。我国东北、华北;蒙古、苏联。.
【产地产量】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产量极多。
【入药部分】果实、花、根入中药。
根入蒙药。
【采集加工】夏季采收花及果实,阴干备用;夏、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片备用。中药生用。
蒙药切段生用。
【药材鉴别】性状花单生,皱缩成条状,密被绢状短柔毛;花萼钟形或筒状钟形,基部偏斜,密被短柔毛;花冠黄色至棕黄色。气微,味微甘、涩。荚果扁长条形,有的带宿存萼,深红褐色或红棕色,无毛,顶端斜长渐尖。种子细小类圆形,直径约0.3毫米,黄棕色至棕褐色。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经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天然药化教研室研究,根已分离出两种亲脂性生物碱,三种亲水性生物碱;还有四种黄酮类,皂甙,内酯和酚类等成分。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本品煎剂口服或皮下注射及其所含植物甾醇油剂皮下注射对大鼠蛋清性及甲醛性踝关节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煎剂口服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无明显抑制作用,且既无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也不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
2.镇痛作用本品煎剂及所含植物甾醇油剂腹腔注射可抑制小鼠扭体反应(醋酸法),呈现明显镇痛作用。
3.对血压的作用给麻醉兔静脉注射小叶锦鸡煎剂,产生降压作用,并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其所含的成分a可翻转肾上腺升压作用,但降压作用微弱,成分e有降压作用,但不能翻转肾上腺素升压作用,故煎剂的降压作用,可能是a、e二成分作用之和。实验证明,小叶锦鸡儿总生物碱给麻醉兔静脉注射有升压作用。
4.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豚鼠组胺喷雾引喘实验表明,口服本品煎剂有一定平喘作用,但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表明本品对小鼠无镇咳、祛痰作用。
5.其他作用体外实验证明有一定抑菌作用。
6.毒性小叶锦鸡儿的总生物碱对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为3.613克/公斤。
【性味功能】中药果实:味苦,性寒。清热解毒。花:味甘,性平。养血安神。根:味甘、微辛,性微温。祛风止痛,祛痰止咳。
蒙药味苦,性凉、轻、燥。清热,消“奇哈”。
【主治】中药果实:治咽喉肿痛。花:治头昏,眩晕。根:治眩晕头痛,风湿痹痛,咳嗽痰喘。
蒙药治脉热,高血压症,头痛,痈疮,咽喉肿痛,肉毒症。
【用量用法】中药9—30克,水煎服。
蒙药多入丸散剂。 |
|
小叶锦鸡儿介绍
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
科属:
蝶形花科
别名:
形态特征:
观花类,高度1-3(M),花黄色,花期5—6月
分布与习性: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喜光,耐干旱瘠薄。小叶锦鸡儿不怕沙埋,沙子越埋,分枝越多,生长越旺,固沙能力很强。一株沙埋的小叶锦鸡儿,能形成几十根条到百余根条,分枝组成的大灌丛。积沙厚度可达6~7米高。冠幅可达13.5×11.0米2。小叶锦鸡儿枝、叶、花、果、种子均富有营养物质,都是良好的饲草饲料。特别是冬季雪封草地,小叶锦鸡儿就成为骆驼、羊的唯一啃食的“救命草”。因此,小叶锦鸡儿又是建设草原,改良牧场不可少的优良木本饲料树种。
繁殖与栽培:
暂无
应用:
绿篱、庭植观赏、水土保持树种 |
|
牧草科名豆科
牧草科拉丁名Leguminosae
牧草科英文名Pea Family,Legume Family,Pulse Family
牧草属名锦鸡儿属
牧草属拉丁名Caragana Fabr.
牧草属英文名Peashrub,Peatree
天然牧草小叶锦鸡儿
牧草学名Caragana microphylla Lam.
牧草英文名Little-leaf Peashrub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小叶锦鸡儿(别名柠条、连针、猴獠刺)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蒙古、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灌木。高40~70厘米,最高可达1米。树皮灰黄色或黄白色;小枝黄白色至黄褐色。长枝上的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状,叶轴长15~55毫米,脱落。小叶10~20个,羽状排列,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微凹或圆形,幼时两面密被绢状短柔毛。花单生,长20~25毫米,花冠蝶形,黄色。荚果扁,条形,长 (3) 4~5厘米,宽5~7毫米,深红褐色,顶端斜长渐尖。细胞染色体:2n=16。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在内蒙古地区,4月萌发,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花,6月中旬至7月中旬种子成熟,9月中旬以后逐渐落叶干枯。发育迅速,为草原区早期完成发育周期的植物种。根系甚为发达。据研究,在草原地带的坡地淡栗钙土上,主根入土达420厘米以下。侧根也较发达,根幅扩展较宽,并具有明显的成层现象。小叶锦鸡儿为草原旱生灌木。耐干旱,亦耐寒,能抗风沙,再生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多生于草原地带的沙质地、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以及山坡等处,广泛散生于地带性植物群落中。在植被外貌上,小叶锦鸡儿具有明显的景观作用。与羊草、隐子草及大针茅等构成了不同盖度的灌丛化草原,成为蒙古高原上草原植被的一大特色。
饲用价值草原地带良好的饲用灌木。绵羊、山羊、骆驼均采食其嫩枝,尤其于春末喜食其花。花营养价值高,有抓膘作用,能使经冬后的瘦弱家畜迅速肥壮。骆驼终年喜食,通常将小叶锦鸡儿灌丛化草原划作骆驼的放牧地,牛、马不食。根据内蒙古农牧学院分析,在营养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开花以至结实期显著下降。其产量动态,以6月为最高,此后则逐渐下降。当年生枝条生长虽然繁茂,但至7月由于果实成熟开裂或脱落,因而总产量亦随之下降。是良好的固沙植物。根、花、种子可入药。 |
|
牧草名称小叶锦鸡儿
牧草学名 Caragana microphylla La.
牧草图片
来源与分布小叶锦鸡儿(柠条、连针、猴獠刺)分布于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盟北部、巴彦淖尔盟、阿拉善盟、伊克昭盟和宁夏及与其邻近的黄土高原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小叶锦鸡儿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区,蒙古及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牧草形态小叶锦鸡儿是落叶灌木,高1~3米,常多数丛生。幼枝具棱,灰白色,后变绿色,木质化后灰黄色,有光泽。托叶硬化成刺状。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有灰白色柔毛,小叶5~10对,倒卵形,或近椭圆形,长3~10毫米,全缘,尖端具刺,幼时两面均有绢毛。花单生,稀2~3朵簇生,花梗长2~3厘米,花冠蝶形,黄色。荚果扁条形,长4~5厘米,有极尖头。种子小,肾状圆形。5月开花,6月下旬至7月种子成熟。
牧草特性小叶锦鸡儿喜光、耐寒,耐高温。在上方庇荫下生长不良,甚至不能结实,是强阳性树种。冬季能耐-32℃的低温,夏季地表温度达55℃时,不见日灼。在兰州七、八月雨季播种的小叶锦鸡儿幼苗,能安全越冬,但幼苗出土时易遭日灼。小叶锦鸡儿极耐干旱,能在年降雨量350毫米左右的干旱荒山上形成茂密的灌木林,但在年降雨量250毫米左右的荒山上,不能形成林灌,只能稀疏生长。小叶锦鸡儿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论是在水土冲刷严重的石质山地、黄土丘陵,还是风蚀强烈的沙地、荒漠地带,都能生长繁殖。小叶锦鸡儿是深根树种,侧根发达,在兰州,2年生主根长达80厘米,是苗高17厘米的4.7倍,侧根根幅28厘米,是冠幅4.2厘米的6.6倍,成年树主根垂直下伸,伸入土层5米以上。它萌芽力很强,平茬后可从伐根上萌发出大量枝条。小叶锦鸡儿幼年生长缓慢,第三年后生长显著增快,平茬后生长更为茂盛。小叶锦鸡儿病害少,主要的虫害是小叶锦鸡儿豆象。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小叶锦鸡儿(柠条、牛筋条)属蝶形花科。它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繁殖容易,根系发达,萌蘖性强,保土性能好;嫩枝绿叶可作饲料;枝条坚实,发火力旺,湿材也能燃烧,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水保林、薪炭林树种。
栽培技术小叶锦鸡儿在草原地区的沙丘、沙地上可进行直播。播种后覆土不宜过厚,以免沙埋影响幼苗出土。为了保证成活,减免沙埋风吹,可在秋季加以防风措施(如夹植沙障)。通常在播种后,4~5天即可出苗,两年以后可逐渐饲用和起到防风固沙作用。造林技术(1)采种:小叶锦鸡儿种子6月下旬起成熟,成熟时荚果由暗红色转为黄褐色。荚果成熟后很快开裂,一定要随熟随采,成熟一批,采集一批。采回的荚果经曝晒后脱粒,除去荚壳和夹杂物,即得纯净种子。种子千粒重36克,每斤13,500粒,发芽率90%。存放三年的种子,发芽率约30%。(2)造林:小叶锦鸡儿一般采用直播造林。春、雨、秋三季均可直播,但最好是用当年采集的种子雨季直播。播种前种子一般不处理,为了促其迅速发芽,减少鼠害,播前可用60℃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用10%的磷化锌拌种。播种宜在有雨和土壤湿润时为好,粘性土宜在雨后播种,以免土壤板结妨碍幼苗出土,沙壤土在雨前雨后均可。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套二犁沟播等,其中以穴播方法最为普遍。播种一定要掌握深度,太深了,苗木不能出土,太浅了,表土干燥影响种子发芽,一般覆土厚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穴播的每穴下种20~25粒,每亩用种约500克。在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平缓山坡,小叶锦鸡儿可与河北杨等实行乔灌混交。(3)平茬:为了促进根系的发展,提高分蘖和生长能力,小叶锦鸡儿要适时平茬。第一次平茬一般在播种后第三年秋天进行,以后每隔四、五年平茬一次。平茬最好在秋天落叶后进行,以免影响生长和损伤根系。平茬时茬口要低,不要劈裂根系。结合平茬,要进行一次深翻松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带状平茬,即平茬一行,留上一行,留下的一行到第二年再平茬。
常见牧草病害-
常见牧草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