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百科书名 : 宣传舆论学 > 实用主义
目录
代表人物
  创始人:皮尔士
  推向大众:詹姆士
  推广到更广的领域:杜威
  二次大战后:胡克(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马克思主义内容)
  刘易斯(把实用主义引进逻辑学领域,促进了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合流)
主要观点
  实用主义认为,当代哲学划分为两种主要分歧,一种是经验主义者,是唯心的、柔性重感情的、凭感觉的、乐观的、有宗教信仰和相信意志自由的;另一种是理性主义者,是唯物的、刚性不动感情的、理智的、悲观的、无宗教信仰和相信因果关系的。实用主义则是要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一条中间道路来,是“经验主义思想方法与人类的比较具有宗教性需要的适当的调和者。”
  实用主义者忠于事实,但没有反对神学的观点,如果神学的某些观念证明对具体的生活确有价值,就承认它是真实的。将哲学从抽象的辩论上,降格到更个性主义的地方,但仍然可以保留宗教信仰。承认达尔文,又承认宗教,也不承认是二元论的,即既唯物,又唯心,而是认为自己是多元论的。
  实用主义的主要论点是:
  * 强调知识是控制现实的工具,现实是可以改变的;
  * 强调实际经验是最重要的,原则和推理是次要的;
  * 信仰和观念是否真实在于它们是否能带来实际效果;
  * 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动;
  * 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 人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效果。
  在实用主义大旗下派生的分枝有“人本主义”、“工具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神奇学派”、“逻辑学派”等。实用主义最初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的哲学家中,在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成一种运动,并且蔓延到欧洲大陆,主要是法国和意大利,墨索里尼将实用主义哲学家奉为良师,他声称从这些人的学说中发现了“行动的信心,生活和战斗的坚强意志,而法西斯的成功大部分得力于此”。现在虽然已经不再是一种运动了,但仍然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思想体系,它把哲学从一种人生观的思想体系降为一种研究问题和澄清信息的批判方法,把知识解释为一种评价过程,以科学探索的逻辑作为人们处世待物的行为准则。
发展历史
  实用主义是在美国土壤上生长的一个哲学流派,它于十九世纪
  七十年代在美国露头。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进行活动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实用主义组织。俱乐部的主持人 是后来被认为是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参加者有哲学家、心理学家赖特(C.Wright 1830-1875年)、律师霍尔姆斯(O.W.Holmes 1841-1935年)、历史学家费斯克(J.Fiske 1842-1901年)以及后来成为实用主义
  最大代表之一的詹姆士等人。他们各在自己专攻的领域表述了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通过詹姆士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另一个最大代表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甚至被视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在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用主义也有流传。例如在英国出现过以席勒(F.C.S.Schiler 1864-1937年)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席勒为了强调哲学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于是将实用主义改称为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的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英文原名是Pragmatism,源出希腊文πρανμα,意思即是行为、行动。而实用主义者对行为、行动的解释,完全贯彻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世界观的精神,即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的利益和报酬,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原则。也就是只管直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谬误。
理论特点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评价
  对实用主义的评价存在很大的分歧
  一种观点:实用主义是反动的(我国的传统看法)
  不管经验的来源,不管工具是否管用,不研究人的行动的价值,只管行动带来的目的,存在价值与目的利益的分歧。不管以往只关注是否有用,有用就是真理,不看最先的东西,只看最后的结果。
  别一种观点:认为实用主义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强调行动以实现目的,认为哲学应该关心人,强调工具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版权信息
  书 名: 实用主义(缩译彩图本)
  作 者:(美)威廉·詹姆斯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ISBN: 9787536677890
  开本: 16
  定价: 45.00 元
内容简介
  《实用主义》是一部塑造美国气质的书,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几乎影响了整个世界。
  本书提供实用主义信仰,可能缺乏正义感和人道感。给暴徒提供武器可能是不道德的,不过对于思想,这一比喻似平也不太合适,充满中世纪的知识禁锢与审判味道。如果我们不能以极权指责柏拉图、以纳粹指责海德格尔的话,那我们也就不能以道德反动指责本书作者詹姆斯。实用主义哲学对商业行为赋予的正义,对受益或受损的来说,都是一针内心的安定剂。
  实用主义是美国土壤里生出的、影响最大的哲学注派,是代表美国人精神和生活方式的官方哲学。
  实用主义造就了西方社会物质主义的全盛时代。
  实用主义是商人、企业家和现实人生的哲学。一个人完全可以不接受实用主义,但他仍旧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实用主义反对二无分立的近代形而上学,断然弃绝了哲学的帛象与不适当之处,避开了字面上解决问题的不良态度。它趋向于具体与恰当。
  实用主义把实证主义功能化,强调生活、行动、事实和效果;把知识视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只关心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利益和报酬,不管这行动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合符原则。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就是谬误。
  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国气质,同进影响了整个世界。
作者简介
  威廉·詹姆斯《1842--1910年).心理学家、哲学家。实用主义的奠基人。同时也被认为是美国哲学的创始人。他生于纽约,1869年在哈佛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年起先后任哈佛大学生理学、哲学教授。
  着有《心理学原理》《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本主义和真理》《多元的宇宙》等多种着作,《实用主义》是其哲学思想代表作。
目录
  编译者语
  原版序
  第一章哲学的进退两难
  打破哲学史上的沉闷
  哲学的气质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
百科辞典
  shiyongzhuyi
  实用主义
  pragmatism
    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属于经验论哲学路线的派别。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虽各有特点,诸如关注观念和命题的意义,推崇真理的效用性,强调思维的工具作用等等。但他们都把哲学局限于经验范围,并注重“行动”、“生活”、“效果”,把知识当作适应环境的工具,把真理等同于“有用”。实用主义较为突出地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成为美国20世纪以来影响最大的哲学派别之一。
    产生和演变 英语中的实用主义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意为行动、实践。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发端于1871~1874年间在哈佛大学所建立的“形而上学俱乐部”。这是由一些先后在该校任教的教员组成的一个学术团体,主要成员有实用主义创始人C.S.皮尔士和后来成为实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的W.詹姆斯,还有哲学家兼心理学家C.赖特(1830~1875)、律师O.W.霍尔姆斯(1841~1875)、历史学家J.费斯克、法学家N.J.格林、法官J.B.瓦尔纳等人。他们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皮尔士。1872年他在“形而上学俱乐部”作了一个报告,并于1877年把这个报告整理为《信念的确定》和《怎样弄清我们的观念》两篇文章,先后在《通俗科学月刊》发表,从而确立了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皮尔士提出,思维的任务在于确立信念,信念导致行动,观念的意义取决于行动的效果。1898年,詹姆斯重提皮尔士的这一“效用原理”,并把它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他把实用主义看作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方法,他所提出的彻底经验主义和有用就是真理的理论成了实用主义的经验和真理论的典型形式。在他的推动下,实用主义很快就发展成为美国最时髦的哲学。继皮尔士和詹姆斯之后,J.杜威对实用主义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所提出的经验自然主义和工具主义在实用主义的发展中颇有影响,尤其重要的是他把实用主义的一般原则推广于政治、道德、教育等方面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大大扩展了实用主义的影响范围,促使实用主义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了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时的同事G.H.米德对美国实用主义的发展也起了不少作用。他以提出并发挥所谓社会行为主义,或称社会心理学而著称。30年代后期,逻辑实证主义逐渐传入美国,对美国哲学,特别是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而导致将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熔为一炉的倾向。C.I.刘易斯的“概念的实用主义”和C.W.莫里斯的“科学经验主义”就是这种“混血儿”。在美国实用主义的发展中,还出现了公开用实用主义来歪曲、攻击和冒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杜威的学生S.胡克就是这种倾向的最著名的代表。
    影响 由于实用主义较之其他西方哲学流派更为突出地反映了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实际利益和需要,体现了他们讲究实际功效的特性,因而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后,实用主义在美国哲学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一些从欧洲传入的后起的哲学流派所取代,一些继续信奉实用主义的哲学家也不得不把实用主义加以改造,使之与这些流派“融合”起来。它的一些主要观点为一些后起的哲学流派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作了发挥。
    实用主义也流传到西方其他国家。例如,20世纪初,英国就出现了以F.C.S.席勒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运动。在意大利也出现了以G.瓦拉蒂(1863~1909)、M.卡德诺尼(1879~1914)、G.帕比尼(1886~1956)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
    实用主义曾流传到中国,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中国思想文化界发生过很大影响。1920年前后,杜威曾亲自到中国讲
英文解释
  1. n.:  functionalism,  pragmatism
法文解释
  1.   pragmatisme
相关词
运动员教育上海申花海军哲学家美国人性格分流
大学教育美国思想家哲学分析哲学语言20世纪西方哲学管理学
包含词
实用主义的实用主义者实用主义美学
实用主义教育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法学
逻辑实用主义美国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在中国
实用主义之我见实用主义的误读实用主义倡导者
实用主义观点的实用主义者出现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实用主义者在行动对胡适实用主义的批判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学派
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美国交流生实用主义记事本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
实用主义的三副面孔:真理的意义实用主义续篇真理的意义《实用主义》续篇
实用主义法理学进路下的国际经济法充分理由:能动的实用主义和经济制度的含义詹姆士实用主义孟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
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