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 > 孟加拉巨蜥
目录
No. 1
  科 名:巨蜥科(vardanidae)
  中文名:孟加拉巨蜥
  学 名:varanus bengalensis
  属 名:varanus
  食性:以昆虫等节肢动物为食。
  分布:伊朗东南方河谷与阿富汗,经过西部巴基斯坦(广泛分布,多在农场出现)、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至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与爪哇。
  孟加拉巨蜥承名亚种(v. b. bengalensis):分布于南亚与东南亚,斯里兰亚与爪哇。
  孟加拉巨蜥东部亚种(v. b. nebulosus):缅甸南部、泰国与越南中南部的在马来半岛,爪哇等地。两亚种以缅甸附近为交界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
  形态特征: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睛至吻部间之中央。可依体色及鳞片外形等特征,区分成西部承名亚种及东部亚种。
  生活习性:西部栖息于较干燥区域,东部栖息于湿润环境,主要活动于地面上,如遇到危险则会攀爬至树上,或躲进灌丛内将自己埋起来。在巴基斯坦,乾季时会休眠。在斯里兰卡(bm)研究显示其在夜晚躲于挖掘的洞中,此时体温会低于周围环境,故在白天照光增加体温,以增加活动力,主要于午后活动,活动时体温约为34.5℃。(cm)夜晚则栖息于草丛或水中,可保持体温高于周围环境,活动温度则为30℃,故不须增加体温很久即可活动,主要活动时间为早上。bm主要活动于地面,cm则会攀爬树木。雄性较雌性活跃(雄:4.5hr/天,雌:2.85hr/天)。活动范围雄性为53000m2,雌性为44000m2,如缺少生殖环境可高达3000,000 m2。 以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蜗牛与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并会舔食蚂蚁。脊椎动物较少,以青蛙、蜥蜴、蛇、蝙蝠、鱼及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养殖幼体:牛肉(生或熟的)牛胃片、鱼及煮熟的肺,幼体后期须每个礼拜餵食两次。养殖成体:餵食超过二十天以上的鸡,四或五条鱼,二十只小老鼠,或两只大鼠。吃完后会返回休息区三至四天以消化食物,之后排泄,通常在水池中。饲养时须较大 的饲养空间,与较大的水域环境。须提供适当的攀爬树枝与直立容器,有助产卵时使用。可使用加温垫对沙地加温。最好单独饲养。日温22℃~35℃,夜晚温度可降至20℃,溼度日间为77%,夜间可至85%。
  保育状态:目前列为cites华盛顿保育公约一级保育动物。
No. 2
  科 名:巨蜥科(Vardanidae)
  中文名:孟加拉巨蜥
  学 名:Varanus bengalensis
  属 名:varanus
  食 性:以昆虫等节肢动物为食。
  分 布:伊朗东南方河谷与阿富汗,经过西部巴基斯坦(广泛分布,多在农场出现)、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缅甸,至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与爪哇。
  孟加拉巨蜥承名亚种(V. b. bengalensis):分布于南亚与东南亚,斯里兰亚与爪哇。
  孟加拉巨蜥东部亚种(V. b. nebulosus):缅甸南部、泰国与越南中南部的在马来半岛,爪哇等地。两亚种以缅甸附近为交界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
  形态特征:鼻孔呈裂目状,位于眼睛至吻部间之中央。可依体色及鳞片外形等特征,区分成西部承名亚种及东部亚种。
  生活习性:西部栖息于较干燥区域,东部栖息于湿润环境,主要活动于地面上,如遇到危险则会攀爬至树上,或躲进灌丛内将自己埋起来。在巴基斯坦,乾季时会休眠。在斯里兰卡(BM)研究显示其在夜晚躲于挖掘的洞中,此时体温会低于周围环境,故在白天照光增加体温,以增加活动力,主要于午后活动,活动时体温约为34.5℃。(CM)夜晚则栖息于草丛或水中,可保持体温高于周围环境,活动温度则为30℃,故不须增加体温很久即可活动,主要活动时间为早上。Bm主要活动于地面,Cm则会攀爬树木。雄性较雌性活跃(雄:4.5hr/天,雌:2.85hr/天)。活动范围雄性为53000m2,雌性为44000m2,如缺少生殖环境可高达3000,000 m2。 以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蜗牛与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并会舔食蚂蚁。脊椎动物较少,以青蛙、蜥蜴、蛇、蝙蝠、鱼及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养殖幼体:牛肉(生或熟的)牛胃片、鱼及煮熟的肺,幼体后期须每个礼拜餵食两次。养殖成体:餵食超过二十天以上的鸡,四或五条鱼,二十只小老鼠,或两只大鼠。吃完后会返回休息区三至四天以消化食物,之后排泄,通常在水池中。饲养时须较大 的饲养空间,与较大的水域环境。须提供适当的攀爬树枝与直立容器,有助产卵时使用。可使用加温垫对沙地加温。最好单独饲养。日温22℃~35℃,夜晚温度可降至20℃,溼度日间为77%,夜间可至85%。
  保育状态:目前列为CITES华盛顿保育公约一级保育动物。
  保护: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