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 > 夸父计划
目录
No. 1
  什么是夸父计划
  “夸父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另两颗卫星B1和B2在地球极轨大椭圆轨道上飞行,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
  夸父a飞行任务
  l1点位于日地连线上,距地球150万公里,该点具有观测太阳活动的天然优势,因此,夸父a卫星选择l1点附近作为目标飞行位置。目前,只有nasa和esa为数不多的航天器,如soho、ace、isee等飞行器到达过l1点。
  夸父a飞行任务实施关键技术
  夸父a卫星选择哪种运载工具、转移轨道到达位于日地连线,距地球约150公里的l1点;同时选择何种保持轨道在l1点保持。
  夸父a卫星如何实施远距离测控和通信,l1点通信距离上属于深空范畴,如何在深空条件下实施对卫星的测控和数据传输通信是夸父a卫星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
  夸父a有效载荷
  主要有效载荷:
  euv/fuv成像仪(edi)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cdi)
  射电爆发监测仪(rbi)
  太阳风仪器包(swip)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seps)
  有效载荷总需求:
  总质量约93kg、总功率约83 w、总数据率约175kbps
  夸父a有效载荷实施关键技术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cdi)对卫星姿态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其中对日方向(滚动轴方向):
  姿态指向精度要求≤45arcsec,
  姿态稳定度要求≤3arcsec/30s。
  夸父a卫星初步考虑
  1.轨道考虑:
  (1)转移轨道:拟采用直接转移轨道
  (2)任务轨道:拟采用halo轨道
  (3)肼燃料: 包括转移轨道初始加速、修正和任
  务轨道维持100kg(△v=300m/s)
  2.夸父a 卫星基于模块化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有效载荷模块(plm)
  平台服务模块(svm):包括7个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sts)
  热控子系统(tcs)
  姿轨控子系统(aocs)
  数据管理子系统(dms)
  测控子系统(tt&cs)
  数传子系统(dts)
  电源子系统(pss)
  3.主要参数:
  尺寸:1350mm×1440mm×1400mm(展开前)
  5500mm×5200mm×3300mm(展开后)
  质量:总质量: 800kg
  载荷: 200kg
  平台: 500kg(包含100kg 肼)
  余量: 100kg
  功耗:总功耗: 520w
  载荷: 120w;平台: 320w;余量:80w
  测控:频段: s band
  数据率: ≥1kbps
  数传:频段: x band
  数据率: ≥180kbps
  姿态控制:指向精度: ≤ 45”(x axis)
  姿态稳定度: ≤3”/30s(x axis, short time)
  夸父b飞行任务
  夸父b飞行任务目标是实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观测北极光的分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夸父b有两颗同样的卫星组成: 夸父b1和夸父b2
  轨道:两颗卫星的轨道位于同一极轨上,呈共轭飞行状态, 远地点7re,近地点1.8re
  夸父b有效载荷
  uv极光监测照相机(uvamc)
  极紫外光谱成像仪(fuvsi)
  宽视角极紫外线成像仪(wfai)
  中性原子成像仪(naik)
  磁通门磁强计(fgm)
  高能带电粒子探测仪器(hecpe)
  三频相干信标(rse)
  夸父b卫星初步考虑
  自旋转速: 6rpm
  星体直径:2.9m
  星体高度:1.3m
  电源功率:300w
  质量: 总质量:400kg
  其中载荷:43kg
  寿命:>3年
  夸父的神话传说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产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一天,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就从东海边上迈开大步开始了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转,夸父在地上疾风一样地追。夸父不停地追呀追,饿了,摘个野果充饥;渴了,捧口河水解渴;累了,也仅仅打盹。他心里一直在鼓励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阳了,人们的生活就会幸福了。”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红彤彤、热辣辣的太阳就在他自己的头上啦。
  夸父又跨过了一座座高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终于在禺谷就要追上太阳了。这时,夸父心里兴奋极了。可就在他伸手要捉住太阳的时候,由于过度激动,身心憔悴,突然,夸父感到头昏眼花,竟晕过去了。他醒来时,太阳早已不见了。
  夸父依然不气馁,他鼓足全身的力气,又准备出发了。可是离太阳越近,太阳光就越强烈,夸父越来越感到焦躁难耐,他觉得他浑身的水分都被蒸干了,当务之急,他需要喝大量的水。于是,夸父站起来走到东南方的黄河边,伏下身子,猛喝黄河里的水,黄河水被他喝干了,他又去喝渭河里的水。谁知道,他喝干了渭河水,还是不解渴。于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个大泽的水。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当他走到中途时,身体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夸父山”,据说,位于现在河南省灵宝县西三十五里灵湖峪和池峪中间。夸父死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五彩云霞一样的桃林。桃林的地势险要,后人把这里叫做“桃林寨”。
  夸父死了,他并没捉住太阳。可是天帝被他的牺牲、勇敢的英雄精神所感动,惩罚了太阳。从此,他的部族年年风调雨顺,万物兴盛。夸父的后代子孙居住在夸父山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生活是非常幸福。
夸父计划的背景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举国欢庆,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惊叹不已。也为‘夸父计划’再发射、测控等方面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与“嫦娥计划”不同的是,“夸父计划”是锁定太阳的深空探测计划,又称为“空间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探测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该计划将由一颗位于日地系统第一拉格朗日点(也称L1点,即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平衡点)的卫星“夸父A”和两颗沿极轨共轭飞行的卫星“夸父B1”、“夸父B2”组成综合观测系统,将用于连续监测太阳剧烈活动及其导致的日地空间环境连锁变化的全过程。
  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另两颗卫星B1和B2在地球极轨大椭圆轨道上飞行,用来监测太阳活动导致的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变化。虽然夸父卫星的对地距离比嫦娥一号卫星远了4倍,但是嫦娥一号在测控方面所使用的50米大天线,该计划也会充分利用到。
  “夸父计划”的原创性科学思想和基本概念是在2003年1月24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关于推动空间天气研究座谈会”上,首先由北京大学涂传诒院士在同肖佐、张永维总师和中国科学院魏奉思教授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随后,“夸父计划”预研成为由北京大学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重点项目,并有国内外有关科技专家大力支持和参与。此后,国防科工委组织了相关评审。根据国防科工委建议,以“夸父计划”为基础,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建议的“风暴计划”进行了整合,叫做“夸父—太阳风暴、极光和空间天气计划”。
  “夸父计划”的科学目标是观测空间天气事件从太阳到地球的整体连续变化现象,揭示控制日地空间系统的基本物理过程,提高空间天气灾害预报的准确度,服务航天通讯等高科技活动。太阳扰动会导致卫星失灵,影响航天员安全,对地面各种通讯设备形成干扰。“夸父计划”能帮助人类对太阳活动进行预测预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科学意义表现在:“夸父计划”将对日地空间天气系统的两端——太阳大气和地球空间——进行前所未有的时空连续、多层次的成像观测,完成从太阳大气到近地空间完整扰动因果链的探测,通过多方面的首创性监测,实现日地系统端到端的整体、连续成像观测。并预期在日地系统的能量及扰动的耦合机制如太阳爆发先兆、太阳风的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原创意义的突破性进展。届时,“夸父计划”将与其他空间计划一起进入以探测日地空间整体行为为标志的空间探测新纪元。
  由于2012年将是下一个太阳活动峰年,2012年至2014年太阳活动将会很强烈,因此“夸父计划”三颗卫星建议在这个时间内发射,主要是为观测到新的日地物理现象,进一步揭示日地空间风暴机理,监测行星际扰动传播,为灾害性空间环境预报提供观测数据。初期飞行时间将为2至3年。
  夸父A飞行任务
  L1点位于日地连线上,距地球150万公里,该点具有观测太阳活动的天然优势,因此,夸父A卫星选择L1点附近作为目标飞行位置。目前,只有NASA和ESA为数不多的航天器,如SOHO、ACE、ISEE等飞行器到达过L1点。
  夸父A飞行任务实施关键技术
  夸父A卫星选择哪种运载工具、转移轨道到达位于日地连线,距地球约150公里的L1点;同时选择何种保持轨道在L1点保持。
  夸父A卫星如何实施远距离测控和通信,L1点通信距离上属于深空范畴,如何在深空条件下实施对卫星的测控和数据传输通信是夸父A卫星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
  夸父A有效载荷
  主要有效载荷:
  EUV/FUV成像仪(EDI)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CDI)
  射电爆发监测仪(RBI)
  太阳风仪器包(SWIP)
  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SEPS)
  有效载荷总需求:
  总质量约93kg、总功率约83 W、总数据率约175kbps
  夸父A有效载荷实施关键技术
  日冕动力学成像仪(CDI)对卫星姿态控制精度要求很高,其中对日方向(滚动轴方向):
  姿态指向精度要求≤45arcsec,
  姿态稳定度要求≤3arcsec/30s。
  夸父A卫星初步考虑
  1.轨道考虑:
  (1)转移轨道:拟采用直接转移轨道
  (2)任务轨道:拟采用Halo轨道
  (3)肼燃料: 包括转移轨道初始加速、修正和任
  务轨道维持100kg(△V=300m/s)
  2.夸父A 卫星基于模块化结构,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有效载荷模块(PLM)
  平台服务模块(SVM):包括7个子系统
  结构子系统(STS)
  热控子系统(TCS)
  姿轨控子系统(AOCS)
  数据管理子系统(DMS)
  测控子系统(TT&CS)
  数传子系统(DTS)
  电源子系统(PSS)
  3.主要参数:
  尺寸:1350mm×1440mm×1400mm(展开前)
  5500mm×5200mm×3300mm(展开后)
  质量:总质量: 800Kg
  载荷: 200Kg
  平台: 500Kg(包含100Kg 肼)
  余量: 100Kg
  功耗:总功耗: 520W
  载荷: 120W;平台: 320W;余量: 80W
  测控:频段: S band
  数据率: ≥1Kbps
  数传:频段: X band
  数据率: ≥180Kbps
  姿态控制:指向精度: ≤ 45”(X axis)
  姿态稳定度: ≤3”/30s(X axis, short time)
  夸父B飞行任务
  夸父B飞行任务目标是实现一天24小时,一周7天连续观测北极光的分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夸父B有两颗同样的卫星组成: 夸父B1和夸父B2
  轨道:两颗卫星的轨道位于同一极轨上,呈共轭飞行状态, 远地点7Re,近地点1.8Re
  夸父B有效载荷
  UV极光监测照相机(UVAMC)
  极紫外光谱成像仪(FUVSI)
  宽视角极紫外线成像仪(WFAI)
  中性原子成像仪(NAIK)
  磁通门磁强计(FGM)
  高能带电粒子探测仪器(HECPE)
  三频相干信标(RSE)
  夸父B卫星初步考虑
  自旋转速: 6rpm
  星体直径:2.9m
  星体高度:1.3m
  电源功率:300W
  质量: 总质量:400kg
  其中载荷:43kg
  寿命:>3年
国际合作
  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加拿大等国10多位著名空间科学家也将参与这项由中国人发起的太阳探索计划。德国科学家莱内尔·施温说,虽然近年来科学家已在日地物理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对许多关键问题仍缺乏了解,比如,日冕物质抛射的前兆是什么?太阳扰动源、太阳扰动传输、扰动的地球效应等。“夸父计划”有望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加拿大航天局空间物理大气科学首席科学家刘维宁说:“太阳扰动会导致卫星失灵,影响航天员安全,对地面各种通讯设备形成干扰。‘夸父计划’能帮助人类对太阳活动进行预测预报,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拿大将参与设计两颗围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并在卫星上搭载科学仪器。”
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夸父计划”与美国军方计划于2008年发射C/NOFS(通讯/导航中断预报系统Communication/NavigationOutageForecasting System) 卫星计划一样,对于空间天气预报都非常重要。夸父3颗卫星将第一次监测从太阳风到磁层的整个能量传输过程。它将可能解决地球空间对太阳风暴响应的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大尺度的能量和质量是如何从太阳通过日地空间传输到磁层的。
  到现在为止,只有美国在L1点上发射了太阳监测卫星(SOHO飞船)。但不同的是,中国的“夸父计划”是连续的日地系统的监测计划。夸父卫星的轨道设计成“L1+极轨”,这是一种全新的协同轨道设计。夸父B1和B2可通过成像获得磁尾磁重联所造成的磁层全局响应的信息,其成像可以使我们更精确地度量亚暴和磁暴期间能量的注入。
  夸父计划”的实施将使我国自主深空探测距离从“嫦娥计划”的38万公里推进到L1点的150万公里,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完成L1点飞行卫星研制、发射和远距离测控通讯任务的国家;同时,该计划将提升我国航天技术基础能力,培养和造就具备国际水准的科技与工程人才。充分展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为人类作贡献”的意愿。
相关词
航空航天
包含词
“夸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