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大沽口炮台联系方式地址:天津市塘沽区东沽
电话:022-25888544
大沽口炮台投诉电话天津旅游投诉电话:022-2835909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大沽口炮台景区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沽口炮台门票价格成人10元学生5元大沽口炮台开放时间8:00-17:00大沽口炮台交通乘从天津到塘沽的621、613中巴车,到塘沽后再换乘110路公交车可到。大沽口炮台玩法观光、怀古、教育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大沽海口是“津门之屏”,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这是我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海河入海口南、北两岸。初以砖石砌就,后以三合土夯筑,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台建制不断发展,防御体系逐具规模,鼎盛时期形成以“威、镇、海、门、”以及石头缝六座炮台为主,配置千、万斤级铜铁大炮及附属设施的强大的海防防御体系。
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一八五八年,一八五九年,一八六o年,一九oo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乃至进逼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迫使清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在侵略者枪炮逼下,清政府签定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区军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之敌进行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为此,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59年写下《新的对华战争》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
大沽口炮台遗址
明初,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大沽海口的战略他位日渐凸显,这里是从海上进京的唯一门户,一旦失守,首都就将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间,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战备日紧,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形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砌青砖,白灰灌浆,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坚固如山。
1841年,经过数年经营,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已见雏形。
1858年,钦差大臣僧格林沁镇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10米至17米,底座周长182米至224米,上砖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浇灌夯筑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对准波澜壮阔的海面。
大沽口炮台古炮
此时的炮台,工艺上已大有改进,木材、青砖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实,炮弹打上去,至多只是个浅洞,而且,炮台增高到三至五丈。
1875年,清政府再次扩建炮台,从欧洲买来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此时大沽口的抗敌实力已不容小觑。
几十年来,大沽口炮台屡次修建,说是为御敌,其实更多时候,是一种门面,抬举着大清王朝的“戚严”,当外国的坚船利炮真的开进了海湾,当那个根本没有尊严的政府不知所措地只想退让自保时,这一座座看似坚固的炮台便成了好看的摆设,中国的百姓感受到了那种切肤之痛的煎熬。
1840~1900年,短短的六十个年头里,大沽口遭受了列强的四次入侵。一时间,津城闻炮,海鸥啼血。无数爱国将士空捐性命,清廷签下了屈辱的《天津条约》。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炮台,受到清军顽强抵抗。
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
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
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对炮台进行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清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称“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这个时期修建的炮台,在方法上较前有了很大改进。炮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外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个浅洞,避免了砖石飞溅而带来的危险。炮台高度达到了三至五丈,宽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在外形上出现了方、圆两大类型。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十分重视大沽口的军事防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加固。同时增建了平炮台三座。光绪元年(1875年),再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欧洲购买了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等武器装备,使大沽口成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重要的军事海防要塞。
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成为旅游新看点
2003年,文物部门做出“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规划,园中亮点包括:遗址公园入口设计圆弧炮墙;临海一面修建仿古炮墙,炮墙总长1050米,北到海河。“威”字、“海”字炮台恢复原有风貌。“镇”字炮台已不复存在,规划将用栅栏把原址围起来,考古清理后,露天陈列,立碑纪事,供人凭吊。为了再现古炮台雄姿,在“镇”字炮台以北,按1:1比例依原貌重建一座炮台。在“海”字炮台南侧,加盖长宽各4米的茅草屋,屋内设置与真人大小相同的清代士兵泥塑,还原守炮台清兵的生活场景。 |
|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炮台更是成为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
大沽口的炮台明朝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 ,加强大沽口海防战备,开始构筑堡垒,正式驻军设防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一座圆型炮台。炮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高度约为一丈五尺,宽九尺,进深六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对炮台进行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 、土炮台12座 、土垒13座 ,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清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 ,共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
1856年5月,英、法军队在美、俄的支持下进攻大沽口炮台,炮台沦陷。联军首次入侵天津,1858年5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天津条约》。
1860年8月1日,英法军队出动舰船30余艘,兵力5000余人集结大沽海面,在坚船利炮的掩护下,乘虚在北塘登陆,先占领北塘炮台,后包抄大沽炮台。我国守军个个勇敢,在一场惨烈的战斗后,大沽炮台失守。英法联军进犯津、京,清政府与英法签定了《北京条约》。
另一处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称“石头缝炮台”。每座炮台设大炮3门,另有小炮台25座 。这个时期修建的炮台,在方法上较前有了很大改进。炮台用木材和青砖砌成后,外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实,炮弹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个浅洞,避免了砖石飞溅而带来的危险。炮台高度达到了三至五丈,宽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在外形上出现了方、圆两大类型。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十分重视大沽口的军事防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加固。同时增建了平炮台三座。光绪元年(1875年),再次对原有炮台进行了整修和扩建,从欧洲购买了铁甲快船、碰船、水雷船等武器装备,使大沽口成为抗击帝国主义侵略重要的军事海防要塞。
1900年,英、俄、德、日、美、法、意、奥等国组成八大联军再次入侵大沽口,罗荣光率将士坚守炮台,顽强抵抗,最后募不敌众,以身拘国。
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侵略战争。他们依仗“船坚炮利”把大沽地区置于其铁蹄蹂躏之下,甚至进逼京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侵略者枪炮威逼下,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区军民,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之敌进行了殊死搏斗,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民族气概。其中著名将领罗荣光就是诸多为国捐躯英烈中的代表。为此,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59年写下《新的对华战争》一文,严厉谴责侵略者挑起“海盗式”的战争,热情赞许中国抵抗是“有理”的正义行动。
1901年根据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被迫将大沽口炮台拆毁。现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
近百年来,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他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见证。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到此凭吊,激发心中的爱国主义热情。毛泽东主席解放前后曾两次亲临大沽口炮台,体现了伟人对大沽口炮台的重视和关心。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沽口炮台的周边景区还有天津海边度假区、潮音寺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等著名景点,可供游人游览。
交通线路:在天津东站乘631、621、613路公交车到城市溏沽再换乘110、936路公交车即可到。
大沽口炮台遗址门票价格:成人10元 学生5元 |
|
大沽口炮台遗址 | 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 | 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