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药品 : 中草药 : 民间偏方 : 动物 : 林业树种 > 大枣
目录
俗称红枣 Commonly known as red dates
  俗称红枣。味甘,供食用,亦入药。《尔雅·释木》:“洗,大枣。” 郭璞 注:“今 河东 猗氏县 出大枣,子如鸡卵。”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一·枣》﹝集解﹞引 寇宗奭 曰:“大枣先 青州 ,次 晋州 ,皆可晒曝入药,益脾胃。餘者只可充食用耳。”
No. 2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
  【英文名】 fructus jujubae
  【别名】枣、红枣、枣子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根、树皮亦入药,随时可采。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约1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约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
  果:甘,温。归脾、胃经。
  树皮:苦、涩,温。
  根:甘,温。
  【功能主治】
  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果:6~15g 。树皮、根:2~3钱。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枣
  (《本经》)
  【别名】干枣、美枣,良枣(《别录》),红枣(《医学入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枣(《诗经》),又名:刺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成"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有卵形,长2~6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歪斜,边缘具细锯齿,3主脉自基部发出,侧脉明显。花小形,成短聚伞花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萼5裂,上部呈花瓣状,下部连成筒状,绿色;花瓣5;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2室,花柱突出于花盘中央,先端2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1.5~5厘米,熟时深红色,果肉味甜,核两端锐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一般多为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本植物的根(枣树根),树皮(枣树皮)、叶(枣树叶)、果核(枣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或烘至皮软,再行晒干。或先用水煮一滚,使果肉柔软而皮未皱缩时即捞起,晒干。
  【药材】果实略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5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果实一端有深凹窝,中具一短丽细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松软,如海绵状,黄棕色。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暗红色。气微弱,味香甜。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味甜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贵州等地。
  大枣因加工的不同,而有红枣、黑枣之分。入药一般以红枣为主。
  【化学成分】 含大枣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
  【性味】甘,温。
  ①《本经》:"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热,无毒。"
  ③孟诜:"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脾经血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
  ⑦《珍珠囊》:"温胃。"
  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①《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多食动风,脾反受病。"
  ②《本草经巯》:"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
  ③《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
  ④《髓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并忌之。"
  【选方】①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②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③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⑥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⑦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⑧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⑨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⑩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⑾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⑿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⒀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⒁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湿纸包,火内煨二刻,取出,去纸,水二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将汤洗眼。(《本草汇言》眼科方)
  【临床应用】①预防输血反应
  输血前15~30分钟服红枣汤(红枣20枚,地肤子、炒荆芥各3钱)。据46人次观察,无反应者占2/3左右,且很少出现Ⅲ°反应。但对激素未能防止反应的病例,红枣汤似亦无效。
  ②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每晚睡前服红枣花生汤(红枣、花生、冰糖各1两,先煎花生,后加红枣冰糖)1剂,30天为一疗程,观察12例均有效。但对合并胆道感染、风湿活动合并心肌炎的病人,应再配合清热利胆或祛风湿的药物。
  相关草药· 大粘药· 代代花枳壳· 玳瑁· 丹参· 丹参—甘西鼠尾· 丹参—南丹参· 淡竹叶· 当归· 党参· 党参—川党参· 党参—球花党参· 刀豆· 刀豆根· 刀豆壳· 刀口药· 灯心草相关文章· 策略:白领,教你“三心”打天下· 阻碍你职涯的心理陷阱· 如何跨过“职场平台期”?· 初涉职场摸清办公室认识10大误区· 办公室里“土包子”行径· 如何与与鬼上司共舞· 遭遇“职场停电”,三招就可应对· 换个角度认识你的老板· 善用你的女性“职场资本”· 魔鬼以合理的姿势存在· 遇到上司的刁难我该怎么办?· 这样愉快面对办公室政治· 职场:不妨做个“受气包· 把职业发牌权交给星座· 十二星座最怕失去的东西· 职场中的星座女性· 星座职业分析· 星座办公室恋情篇· 十二星座投资法· 十二星座谈判高手· 十二星座适合的职业· 十二星座适合的职业· 融入新单位的六大招数· 职场世故,拍马屁也有技巧· 白领警惕“职场交往三忌”· 12招叫你成同事们的知心朋友· 如何与上司打好交道· 职场必备8个黄金句型· 怎样维护你的人际关系网· 影响同事关系的五种言行· 职场感悟:宽容感恩是金自信是美· 先生们请注意职场四友四敌· 在职场如何与各种人相处· 怎么对付刁蛮的女同事· 职场做黛玉还是宝钗(图)· 职场如何才能战胜对手· 办公室碰不得的红灯——“小人物”· 职场交际 男女有别· 什么距离看起来“最美”· 职场里的“亲密关系”· 如何把握住同事的心· 职场中的“说话”艺术· 怎么应付职场“小人”· 如何获得别人的支持?· 办公室的精神骚扰(图)· 办公室生存五五法则· “干掉”身边的年轻人· 办公室交流 让人跳or让人笑· 职场:学会在办公室“八面玲珑”· 老实人邀功秘笈
  大枣的作用:
  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
  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
  ■抗肿瘤
  大枣中的camp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态形成、糖原和脂肪分解、类固醇生成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并可作用于基因转录,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更重要的是camp对治疗各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另外,大枣中富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
  制癌细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强,甚至超过了常用的抗癌药氟脲嘧啶。
  ■抗氧化
  大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参与组织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有关,充足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力、减轻疲劳。
  ■降血压、降胆固醇
  大枣中的维生素p含量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从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还可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积蓄。另外,大枣中所含的皂类物质,具有调节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抗炎、抗变态反应、降低血糖和胆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芦丁有保护毛细血管通畅、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
  的功能,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有疗效;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可用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治疗和预防。
   ■保肝护肝
  大枣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参与保肝护肝。大枣可使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家兔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明显增加。同时大枣能提高体内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的作用;大枣中的维生素c及camp等,能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血清总蛋白含量的作用。
  在临床上大枣可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提高免疫力
  大枣多糖是大枣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有明显的补体活性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治脑供血不足
  大枣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防治脑缺血症并对脑缺血所致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有保护作用。
  ■抗过敏
  食用大枣可治疗过敏性紫癜。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摄入足量的camp后,免疫细胞中camp的含量也升高,由此会抑制免疫反应,达到抗过敏效应;大枣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苷衍生物对5-羟色胺和组织胺有对抗作用,因而可抗过敏。
  ■防治心血管病
  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对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大枣中含有camp,其药理作用表现为改善人体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和心脏的供血量,减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故可防治心脑血管病。
No. 3
  大枣
  (《本经》)
  【别名】干枣、美枣,良枣(《别录》),红枣(《医学入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枣(《诗经》),又名:刺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成"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有卵形,长2~6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歪斜,边缘具细锯齿,3主脉自基部发出,侧脉明显。花小形,成短聚伞花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萼5裂,上部呈花瓣状,下部连成筒状,绿色;花瓣5;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2室,花柱突出于花盘中央,先端2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1.5~5厘米,熟时深红色,果肉味甜,核两端锐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一般多为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本植物的根(枣树根),树皮(枣树皮)、叶(枣树叶)、果核(枣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或烘至皮软,再行晒干。或先用水煮一滚,使果肉柔软而皮未皱缩时即捞起,晒干。
  【药材】果实略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5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果实一端有深凹窝,中具一短丽细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松软,如海绵状,黄棕色。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暗红色。气微弱,味香甜。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味甜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贵州等地。
  大枣因加工的不同,而有红枣、黑枣之分。入药一般以红枣为主。
  【化学成分】 含大枣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
  【性味】甘,温。
  ①《本经》:"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热,无毒。"
  ③孟诜:"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脾经血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
  ⑦《珍珠囊》:"温胃。"
  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①《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多食动风,脾反受病。"
  ②《本草经巯》:"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
  ③《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
  ④《髓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并忌之。"
  【选方】①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②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③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⑥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⑦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⑧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⑨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⑩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⑾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⑿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⒀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⒁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湿纸包,火内煨二刻,取出,去纸,水二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将汤洗眼。(《本草汇言》眼科方)
  【临床应用】①预防输血反应
  输血前15~30分钟服红枣汤(红枣20枚,地肤子、炒荆芥各3钱)。据46人次观察,无反应者占2/3左右,且很少出现Ⅲ°反应。但对激素未能防止反应的病例,红枣汤似亦无效。
  ②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每晚睡前服红枣花生汤(红枣、花生、冰糖各1两,先煎花生,后加红枣冰糖)1剂,30天为一疗程,观察12例均有效。但对合并胆道感染、风湿活动合并心肌炎的病人,应再配合清热利胆或祛风湿的药物。
No. 4
  大枣
  【来源】单验方
  【原料】竹叶7克,陈皮5克,大枣5枚。
  【制法】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用法】一般服3~5剂告愈。
  【功效】
概述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枣子,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杏、枣)之一。红枣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和环磷酸腺苷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维生素王之美称。据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红枣所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细胞能量代谢的必需成分,能够增强肌力、消除疲劳、扩张血管、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对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医中药理论认为,红枣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多梦等患者良好的保健营养品。红枣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病症有较好疗效;红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有较强的抗癌、抗过敏作用。我国著名的大枣品种有五佛大枣,山东大枣,泗洪大枣,金丝小枣,赞皇大枣,哈密大枣,新郑大枣等。
英文名
  FRUCTUS JUJUBAE
别名
  枣、红枣、枣子
来源
  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根、树皮亦入药,随时可采。
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药理作用
  1 . 免疫抑制作用: 大枣的醇提物以每天100 mg 给大鼠灌胃, 显示大枣与硫唑嘌呤具有同样的免疫抑制作用, 对特异反应性疾病能抑制抗体的产生。大枣醇提物可能对大鼠反应性抗体有抑制作用, 而对非反应性抗体不产生抑制作用。
  2 . 其他作用: 大枣中的黄酮双葡萄糖苷A, 药理实验证明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 大枣有增加白血球内cAMP的作用。大枣煎剂能降低CCl4 对家兔肝脏的损伤。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最近报道大枣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之, 大枣即平日供食用的红枣, 性质平和, 是适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大枣益气生津, 尤可治疗老年人气血津液不足, 补脾和胃及治疗老年人胃虚食少, 脾弱便溏。故大枣对老年健身和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大枣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增加白血球内的cAMP 的作用, 具有抗变态反应、保肝、增加肌力、镇静、催眠和降压的作用。这些均有利于延年益寿。
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约1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约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归经
  果:甘,温。归脾、胃经。
  树皮:苦、涩,温。
  根:甘,温。
功能主治
  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
  果:6~15g 。树皮、根:2~3钱。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枣
  (《本经》)
别名
  干枣、美枣,良枣(《别录》),红枣(《医学入门》)。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枣(《诗经》),又名:刺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枝平滑无毛,具成对的针刺,直伸或钩曲,幼枝纤弱而簇生,颇似羽状复叶。成"之"字形曲折。单叶互生;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少有卵形,长2~6厘米,先端短尖而钝,基部歪斜,边缘具细锯齿,3主脉自基部发出,侧脉明显。花小形,成短聚伞花序,丛生于叶腋,黄绿色;萼5裂,上部呈花瓣状,下部连成筒状,绿色;花瓣5;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2室,花柱突出于花盘中央,先端2裂,核果卵形至长圆形,长1.5~5厘米,熟时深红色,果肉味甜,核两端锐尖。花期4~5月。果期7~9月。
  一般多为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本植物的根(枣树根),树皮(枣树皮)、叶(枣树叶)、果核(枣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拣净杂质,晒干。或烘至皮软,再行晒干。或先用水煮一滚,使果肉柔软而皮未皱缩时即捞起,晒干。
药材
  果实略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5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表面暗红色,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果实一端有深凹窝,中具一短丽细的果柄,另一端有一小突点。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松软,如海绵状,黄棕色。果核纺锤形,坚硬,两端尖锐,表面暗红色。气微弱,味香甜。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味甜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四川、贵州等地。
  大枣因加工的不同,而有红枣、黑枣之分。入药一般以红枣为主。
化学成分
  含大枣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 Ⅰ,Ⅱ,Ⅲ)、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 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
性味
  甘,温。
  ①《本经》:"味甘,平。'
  ②《千金·食治》:"味甘辛,热,无毒。"
  ③孟诜:"温。"
归经
  入脾、胃经。
  ①《纲目》:"脾经血分。"
  ②《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
  ②《本草经集注》:"煞乌头毒。"
  ③《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僻澼。"
  ④《药对》:"杀附子、天雄毒。"
  ⑤孟诜:"主补津液,洗心腹邪气,和百药毒,通九窍,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小儿患秋痢,与虫枣食,良。"
  ⑥《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
  ⑦《珍珠囊》:"温胃。"
  ⑧李杲:"温以补脾经不足,甘以缓阴血,和阴阳,调营卫,生津液。"
  ⑨《药品化义》:"养血补肝。"
  ⑩《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⑾《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⑿《本草新编》:“通九窍,和百药,养肺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惟中满及热疾忌食,齿疼并风疾禁尝。乃调和之品,非补益之味。《本经》曰其补者,亦因其调和之故也。”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6钱;或捣烂作丸。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
  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均不相宜。
  ①《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多食动风,脾反受病。"
  ②《本草经巯》:"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
  ③《本草汇言》:"胃痛气闭者,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
  ④《髓息居饮食谱》:"多食患胀泄热渴,最不益人。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并忌之。"
  宜: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神经衰弱,妇女癔病,贫血头晕,白血球减少, 血小板减少者宜食;慢性肝病肝硬化者宜食;心血管疾病患者宜食;过敏性疾患者宜食,包括过敏性紫癜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等,可以调整免疫功能紊乱;各种癌症 患者宜食,尤其食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者。
  忌:痰浊偏盛,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肥胖病者忌多食常食;急性肝炎湿热内盛者忌食;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 儿忌食;齿病疼痛者亦忌。糖尿病患者切忌多食。
选方
  ①治脾胃湿寒,饮食减少,长作泄泻,完谷不化:白术四两,干姜二两。鸡内金二两,熟枣肉半斤。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木炭火上炙干,空心时,当点心,细嚼咽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益脾饼)
  ②治反胃吐食:大枣一枚(去核),班蝥一枚(去头翅)入内喂热,去蝥,空心食之,白汤下。(《纲目》)
  ③补气:大南枣十枚,蒸软去核,配人参一钱,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捣匀为丸,如弹子大,收贮用之。(《醒园录》枣参丸)
  ④治中风惊恐虚悸,四肢沉重:大枣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枣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圣济总录》补益大枣粥)
  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大枣十枚,甘草三两,小麦一升。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⑥治咳:杏仁一百二十枚(去皮尖,熬),豉一百枚(熬令干),干枣四十枚(去核)。上三味台捣如泥,丸如杏核,含咽令尽。日七、八度,尽,更作。(盂诜《必效方》)
  ⑦治悬饮: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平日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利之后,糜粥自养。(《金匮要略》十枣汤)
  ⑧治虚劳烦闷不得眠:大枣二十枚,葱白七茎。上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去滓顿服。(《千金方》)
  ⑨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百药煎(煅)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三因方》二灰散)
  ⑩治卒急心痛:乌梅一个,枣二个,杏仁七个。一处捣,男用酒、女用醋送下。(《海上方》)
  ⑾治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红枣,每天吃三次,每次10只,至紫瘢全部消退为止。一般每人约需红枣一至二斤。(《上海中医药》(4):22,1962)
  ⑿治走马牙疳:枣(去核、包信石,烧)、黄柏。同为末,布患处。(《海上方》)
  ⒀治诸疮久不瘥:枣膏三升,水三斗,煮取一斗半,数洗取愈。(《千金方》》
  ⒁治风沿烂眼:大黑枣二十个(去核),明矾末五分,和枣肉捣成膏,湿纸包,火内煨二刻,取出,去纸,水二碗,将枣膏煎汤,去渣,将汤洗眼。(《本草汇言》眼科方)
临床应用
  ①预防输血反应
  输血前15~30分钟服红枣汤(红枣20枚,地肤子、炒荆芥各3钱)。据46人次观察,无反应者占2/3左右,且很少出现Ⅲ°反应。但对激素未能防止反应的病例,红枣汤似亦无效。
  ②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每晚睡前服红枣花生汤(红枣、花生、冰糖各1两,先煎花生,后加红枣冰糖)1剂,30天为一疗程,观察12例均有效。但对合并胆道感染、风湿活动合并心肌炎的病人,应再配合清热利胆或祛风湿的药物。
  相关草药· 大粘药· 代代花枳壳· 玳瑁· 丹参· 丹参—甘西鼠尾· 丹参—南丹参· 淡竹叶· 当归· 党参· 党参—川党参· 党参—球花党参· 刀豆· 刀豆根· 刀豆壳· 刀口药· 灯心草
  大枣的作用:
  作为中药应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等证的治疗。
  近年来药理研究发现,大枣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大枣多糖、黄酮类、皂苷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乌苷(cGMP)等,对人体有多种保健治病功效。
  ■抗肿瘤
  大枣中的cAMP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分裂与分化、形态形成、糖原和脂肪分解、类固醇生成等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并可作用于基因转录,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更重要的是cAMP对治疗各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另外,大枣中富含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尤以山楂酸效力最强,甚至超过了常用的抗癌药氟脲嘧啶。
  ■抗氧化
  大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及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可参与组织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有关,充足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力、减轻疲劳。
  ■降血压、降胆固醇
  大枣中的维生素P含量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维持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从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还可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积蓄。另外,大枣中所含的皂类物质,具有调节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抗炎、抗变态反应、降低血糖和胆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芦丁有保护毛细血管通畅、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
  的功能,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病有疗效;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可用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治疗和预防。
  ■保肝护肝
  大枣中的果糖、葡萄糖、低聚糖、酸性多糖参与保肝护肝。大枣可使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家兔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明显增加。同时大枣能提高体内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的作用;大枣中的维生素C及cAMP等,能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血清总蛋白含量的作用。
  在临床上大枣可用于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提高免疫力
  大枣多糖是大枣中重要的活性物质,其有明显的补体活性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治脑供血不足
  大枣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防治脑缺血症并对脑缺血所致的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有保护作用。
  ■抗过敏
  食用大枣可治疗过敏性紫癜。这主要是因为人体摄入足量的cAMP后,免疫细胞中cAMP的含量也升高,由此会抑制免疫反应,达到抗过敏效应;大枣中的乙基-D-呋喃葡萄糖苷衍生物对5-羟色胺和组织胺有对抗作用,因而可抗过敏。
  ■防治心血管病
  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对健全毛细血管、维持血管壁弹性,抗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大枣中含有cAMP,其药理作用表现为改善人体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脑和心脏的供血量,减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故可防治心脑血管病。
  ■防治骨质疏松和贫血
  中老年人经常会有骨质疏松,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中富含钙和铁,对他们均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大枣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
  另外,大枣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大枣中含有与人参中所含类同的达玛烷型皂甙,具有增强人体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大枣对妇女的美容养颜以及更年期的潮热出汗、情绪不稳也有调补和控制作用。
大枣食疗方
  1、高血压:大枣10枚,洋葱30克,芹菜根20克,糯米适量,煮粥食用。
  2、失眠:大枣20枚,葱白7根,煎汤,睡前服。
  3、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枣10枚(炒焦),橘皮10克(或陈皮4克),共放保温杯内,沸水冲泡10分钟,饭前饭后代茶饮。
  4、腹泻:大枣10枚,薏米20克,干姜3片,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糖15克,共煮粥服食。
  5、神经衰弱:大枣10枚,枸杞15克,水煎半小时,再将鸡蛋两只打入同煎,至熟食用,每日两次。
  6、贫血:大枣50克,绿豆50克,同煮,加红糖适量服用,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7、月经不调:大枣20枚,益母草、红糖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大枣5枚,生姜2片,桂圆肉适量,同煮食,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饮食禁忌
  生吃时,枣皮易滞留在肠道中不易排出,因此吃枣时应细细咀嚼。
  枣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炖汤时应连皮一起烹调。
  枣虽然可以经常食用,但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吃得过量会有损消化功能,引发便秘。过多食用大枣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
  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人吃了烂枣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要特别注意。。
  红枣具有补血的效果,一般认为最适合女性食用,但有些情况下却并非如此:月经期间有眼肿或脚肿、腹胀现象的女性不适合吃红枣,否则水肿的情况会更严重;体质燥热的妇女不适合在月经期吃红枣,否则会造成月经量过多。
  枣的物语(民间谚语):
  一日食三枣,郎中不用找。门前一颗枣,红颜直到老。要想皮肤好,粥里加红枣。
  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枣。
推荐食谱、食物搭配
  1、红枣鱼肚
  鱼肚、鱼肉切成块。桂圆肉、红枣、核桃仁加水炖至半熟,取出待用。油锅入葱、姜末爆香,入鱼块、鱼肚炒几下,加入米酒去腥,再加入红枣、桂圆肉、核桃仁及调料,烧熟即成。
  该菜美容养颜,尢适宜爱美之人食用。
  2、黑木耳大枣
  将黑木耳、红枣洗净,猪里脊肉洗净切成小块,一起放入压力锅内,加入葱、姜、花椒、盐、鸡精和香油,盖上锅盖,把压力调到肉类档,保压定时12分钟,即可食用。
  该汤尢适宜贫血、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食用。
食疗价值
  鼠李科木本植物枣的果实。又称干枣、美枣、红枣。品种甚多,如无核枣、相枣、大糖枣、金丝枣、圆红枣、扁枣、布袋枣、脆枣等,均较有名。我国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大多数地区均有分布。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参考]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2、C、P,钙、磷、铁等成分。
  动物实验证明本品能增加体重,增强肌力,保护肝脏。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体倦无力,食少便溏;血虚瘘黄、消瘦,或妇女脏燥,精神不安。
  [用法]生食,煎汤,或煮粥,作丸等。
  [注意]中焦湿盛,脘腹胀满,饮食积滞和痰热咳嗽均不宜食。
  [附方]
  1,益脾饼:大枣300g,蒸熟去核;白术120g,鸡内金、干姜各60g。共研为细末,和枣肉同捣为泥,作小饼,炙干,空服嚼食。每次可服15~30g。
  源于《衷中参西录》。方中用白术、干姜和鸡内金健脾温中、消食。重用大枣一是取其补脾益气作用,再则可缓和姜、白术之温燥,并便于服食。用于脾胃寒湿,消化不良,饮食减少,腹泻或便溏。
  2,枣参丸:大枣10个,蒸软去核后,加人参3g,同蒸至烂熟,捣匀为丸,分1~2次服。
  源于《醒园录》。参、枣均能补脾益气,而《玉揪药解》说:“大枣之补土,补血以化气也;人参之补土,补气以生血也。”故本方实有气血双补之功。
  3,甘麦大枣汤:大枣50个,小麦、甘草各9g。加水煎汤服。
  源于《金匮要略》。本方以大枣补血润燥,小麦养心阴而安心神,甘草和中。三物合物,甘润滋养,重在养心安神。用于妇女脏燥,无故悲伤欲哭,喜怒无常,不能自主,心烦不安。临床上多加入酸枣仁、百合等品。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大枣
  汉语拼音:
  Daozao
  英文名:
  FRUCTUS JUJUBAE
  基原: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正1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2.0%(附录Ⅸ K)。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主治:
  用于牌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用量:
  6-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中国药典2000版
  大枣
  拼音名:Dazao
  英文名:FRUCTUSJUJUBAE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17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收,晒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
  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
  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鉴别】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0分钟,超声处理约10分钟,
  滤过,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晾干,加乙醚20ml,浸泡1小时,超声处理约15分钟,滤过,
  滤液浓缩至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3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
  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用时破开或去核。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与用量】6~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中 草 药
    FRUCTUS JUJUBAE
百科大全
  大枣
  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英文解释
  1. :  Chinese Date,  Fructrs Jujubae
相关词
荷香水果食品特产泗洪新疆
食疗保健美食文化山东贡枣土特产
郑州新郑好想你大铭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