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多宝讲寺联系方式地址:台州市三门县高视乡高视村邮编317100
电话:0517-3550780多宝讲寺投诉电话台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76-8535755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多宝讲寺位于三门高枧乡方下洋开发区,旧名龙翔院,始建于晋,被誉为江南藏传第一寺。多宝讲寺是国内著名的密宗黄教道场,寺内有缅玉舍利子塔和江南最大玉佛。
多宝讲寺,虽也依山而筑,山却不深,反处于尘世的围裹中。南边的大门出口即为喧嚣的街市,东与小学毗邻,西与高枧村隔溪相望,北面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则在山间一晃而过。不知这闹中取静的风格是否为藏教特色,雪域西藏的布达拉宫,其前面就是繁华的拉萨广场,从众多的报刊及影视传媒中可以知道,西藏的许多寺宇都紧挨着村落。走出一步是红尘俗世,走进一步是清规戒律;一边是物欲横流的诱惑,一边是清苦的研习修为,这样的环境无疑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考验一个人的定力。多宝讲寺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感悟。可谓风由旌动,境由心造。
多宝讲寺是古老的,它始建于东晋,旧称龙翔院,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移建现址,改名多宝讲寺。多宝讲寺以其黄教格鲁派法流,于江南独树一帜,影响甚广,其声望堪与天台国清寺媲美。敦煌僧昙猷,大吉佛爷海公上师、清定上师均曾于此住持讲学、弘法扬道。现住持智敏上师于1992年来此,并创办佛学院、传承黄教格鲁派法流,影响遍及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多宝讲寺”和“大雄宝殿”两方匾额为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端庄大气,遒劲有力。日月流光,照耀着多宝讲寺的辉煌,也见证了多宝讲寺的劫难,它历经千年,几经兴废,至文革寺宇仅存大雄宝殿屋架,门前两株参天古柏被伐。1985年成都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出资修缮,后在智敏上师的感召下,寺僧渐众,梵音再起。多宝讲寺不同于一般寺庵以化缘、做佛事谋求生计,而以注重教育、宣讲佛理来集聚听众。它面向全国招收弟子,培养具有高深禅理的青年僧众。现有常住僧人近百名,其中三分之一是大学生,还有硕士、博士等。
多宝讲寺是庄严的。走进寺门,抬头可见大殿屋顶上一个金色的法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使人肃然起敬。这里的一切均是按照藏式风格,从建筑、法器到研习禅修……置身其中,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异域风情,仿佛来到了雪域西藏。不过每个到这里的人,心里都怀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请智敏上师摩顶,仰福求祉。只可惜大多没有这个机会,不免遗憾。
多宝讲寺也是神秘的。它的神秘在于它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僧众装束一律按佛制三衣,吃饭多坚持一日一食,且多数人是过午不食。僧人们除课诵、修禅、劳动外,不说闲话,以致很多人在一寺修行几年,还不清楚对方的法号。对信众也有要求,寺里的每个水池都注明具体用途,男众洗碗在哪个水池,女众洗碗在哪个水池,洗菜在哪个水池等等,都有严格的区分。女众到傍晚必须离开寺院,早晨太阳升起时才能入寺。大师殿禁止气功师和外道进入;寺院内不准吸烟,你即使在天井或过道上吸,僧人看见都会制止。
国运昌、佛事兴。经过多年的重建,现在的多宝讲寺已日趋完整。但最值得一看的是大师殿、藏经楼、舍利塔。大师殿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殿堂,三面开窗,光线充足。堂内供奉着宗喀巴大师与两位弟子的造像,端庄威严。大师像前是供桌与上师的法座,上方悬挂着彩灯法轮,四周布满莲花灯,座位、长长的大喇叭等藏式法器安放有序。想当年宗喀巴大师为彰显严持戒律的宗风,将红色的班智达帽向内翻转,使里面的黄色外露,于是便有了黄教格鲁派,一系法脉传承至今,庇祐苍生。藏经楼内有一尊江南最大的缅甸汉白玉观音佛,为镇寺之宝。寺院右面的山上是清定上师舍利塔,汉白玉建造,式样与当年阿育王为佛陀所造的纪念大塔一样,只是规格稍小。清定法师佛学造诣高深,名列当代全国十大高僧。俗名郑全山,1903年出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从一个下级军官升至国民党少将处长。1941年,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政策,郑全山抛妻别女,愤然出家,遁入空门,后入密宗13代祖师能源法师门下。高枧是清定上师的故乡。现在,上师的遗塔矗立在故乡的山顶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注视着故乡的山山水水,目睹着故乡的沧桑巨变,该是一种莫大的慰籍。
再三顶礼,右绕三匝,表达对上师的无限敬意。绿树掩映的舍利塔,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寂静而空旷,系在树身上洁白的哈达迎风而舞,昭示着幸福的未来。 |
|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
多宝讲寺联系方式地址:上虞市百官镇大桥路10号
邮编:312300
电话:0575-2117728
多宝讲寺投诉电话绍兴市旅游投诉电话:0575-5120742
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上虞多宝讲寺建修缘起
《俱舍》云:“道籍人宏,法依人住。”欲振佛教,首在育僧。智敏上师立志为正法住世而培养合格僧才,对海公上师要将佛陀正法住世、使雪岭绝学光大于汉土的大愿,禀记于心,念念不忘。1995年以来,为住持正法,曾不顾年迈身残,多次翻山越岭远赴康定南无寺,从海公上师的同学大吉活佛处求法。为大吉活佛所赞许,且授予金刚阿阇黎位,谆谆嘱托在汉地弘扬格鲁派清净圆满之教法。
为继承中国一代大德能海上师之伟志,敏公上师,多年来一直在寻觅合适道场以实现其弘法大愿。1993年,集古丛林与佛学院二者的优点,在三门多宝讲寺建立教学与修行相结合的道场。按照佛陀四十九年说法的次第,参照《道次第》及《四宗要义》而制定有系统有次第的教学规划。又遵循学识依止经律论,行持必遵戒定慧之旨,将教学规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本教,以《阿含经》、《俱舍论》为主,第二阶段是瑜伽学,以六经十一论,尤以《五蕴》、《百法》、《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摄大乘论》、《辨中边论》、《成唯识论》为主;第三阶段为中观学,以《龙树六论》,尤以《中论》、《入中论》、《道次第广论毗钵舍那章》、《现观庄严论》等为主。同时分别将沙弥戒、比丘戒、二十键度、菩萨戒妥善配入三个阶段。短短数年,多宝讲寺就以其严格的戒律、完善而有次第的学修而声誉雀起,名播海内外,成为汉地不多见的弘扬宗喀巴教法的学修道场。
然创业之道决非一帆风顺,当三门多宝讲寺整个教学活动步入正轨之际,寺院学僧多数遭罹疾病,不少被迫暂停学业,离寺治疗乃至另觅他寺者,使教学活动受到严重的干扰。主要原因是地方大气与水源严重污染所致。许多护法居士不忍佛门优秀人才长期处于污染之地,唯望敏公上师能有更理想的场所实现其弘扬圆满清净教法之愿。为此,历时两载,寻找了数十处地点,然或因戒见不合;或因自然环境不理想,或囿于宗派之见,或醉心于借佛敛财,或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而难以遂愿。
最近,幸得三宝加持,终于在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省上虞市觅得一理想的场所。该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交通方便,更为难得的是有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无偿提供土地,希望多宝讲寺在此建设分院。初拟建造大雄宝殿、大师殿、观堂、僧舍、弘法楼等。然欲兴兹大事,尚欠东风。上师多年来,倾心于佛教教育,培育僧
才,寺中不赶经忏佛事,曾无积蓄。为早日使格鲁法雨遍澍九州有缘众生,以竟古圣先哲之悲愿,希冀各方大德、鼎力襄助,共成伟业。
据悉,目前上虞多宝讲寺建寺款尚缺200余万人民币,此实为诸大德难遇之功德田,如此供养真实修行者所获福报不可思议。然敏公上师曾语弟子:“我们修行人不需要宣传自己”。然有感末法时代众生难遇正法,故在此纯以个人身份在此讲述此消息。
住持:释智敏 |
|
多宝讲寺 寺院简介 多宝讲寺 寺院简介 多宝讲寺 寺院简介
浙江三门高枧乡,群山环抱,林木幽深,是个远离尘嚣的僻壤。其中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庄严古刹——多宝讲寺。古刹始建于东晋,初名“龙翔院”。南宋时始改称今名,曾属天台山国清寺下院。清代曾二度重修。至1992年智敏上师住持时,古刹仅剩破殿、残垣。敏公率众筚路蓝缕,重光山门,并新建宗喀巴大师殿,融会汉藏风格而为一体,使多宝讲寺成为江南藏传佛教的首刹,驰名海内外。
多宝讲寺,虽也依山而筑,山却不深,反处于尘世的围裹中。南边的大门出口即为喧嚣的街市,东与小学毗邻,西与高枧村隔溪相望,北面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则在山间一晃而过。不知这闹中取静的风格是否为藏教特色,雪域西藏的布达拉宫,其前面就是繁华的拉萨广场,从众多的报刊及影视传媒中可以知道,西藏的许多寺宇都紧挨着村落。走出一步是红尘俗世,走进一步是清规戒律;一边是物欲横流的诱惑,一边是清苦的研习修为,这样的环境无疑更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考验一个人的定力。多宝讲寺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感悟。可谓风由旌动,境由心造。
多宝讲寺也是神秘的。它的神秘在于它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僧众装束一律按佛制三衣,吃饭多坚持一日一食,且多数人是过午不食。僧人们除课诵、修禅、劳动外,不说闲话,以致很多人在一寺修行几年,还不清楚对方的法号。对信众也有要求,寺里的每个水池都注明具体用途,男众洗碗在哪个水池,女众洗碗在哪个水池,洗菜在哪个水池等等,都有严格的区分。女众到傍晚必须离开寺院,早晨太阳升起时才能入寺。大师殿禁止气功师和外道进入;寺院内不准吸烟,你即使在天井或过道上吸,僧人看见都会制止。
国运昌、佛事兴。经过多年的重建,现在的多宝讲寺已日趋完整。但最值得一看的是大师殿、藏经楼、舍利塔。大师殿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殿堂,三面开窗,光线充足。堂内供奉着宗喀巴大师与两位弟子的造像,端庄威严。大师像前是供桌与上师的法座,上方悬挂着彩灯法轮,四周布满莲花灯,座位、长长的大喇叭等藏式法器安放有序。想当年宗喀巴大师为彰显严持戒律的宗风,将红色的班智达帽向内翻转,使里面的黄色外露,于是便有了黄教格鲁派,一系法脉传承至今,庇祐苍生。藏经楼内有一尊江南最大的缅甸汉白玉观音佛,为镇寺之宝。寺院右面的山上是清定上师舍利塔,汉白玉建造,式样与当年阿育王为佛陀所造的纪念大塔一样,只是规格稍小。清定法师佛学造诣高深,名列当代全国十大高僧。俗名郑全山,1903年出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从一个下级军官升至国民党少将处长。1941年,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政策,郑全山抛妻别女,愤然出家,遁入空门,后入密宗13代祖师能海法师门下。高枧是清定上师的故乡。现在,上师的遗塔矗立在故乡的山顶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注视着故乡的山山水水,目睹着故乡的沧桑巨变,该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再三顶礼,右绕三匝,表达对上师的无限敬意。绿树掩映的舍利塔,在蓝天白云下显得寂静而空旷,系在树身上洁白的哈达迎风而舞,昭示着幸福的未来。 |
|
住持智敏上师以戒为本,定慧双开;学修并重,显密兼通;深入三藏,辩才无碍,是一位人天共仰、不可多得的僧宝。上师早年随范古农居士研习唯识,后由清定上师披剃出家,依止能海上师学法,居五台山十三载,尽得格鲁派的真传。上师长期从事僧伽教育,以中观为了义,唯识为方便,以俱舍论为基础,以道次第为实践,创立了系统而又严谨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能够续佛慧命的僧材,使多宝讲寺成为十方闻风来归的法筵、道场。
上师在弘法、讲经的同时,不断印行显密经论。为了让广大弟子、学人便于理解,同沾法益,上师不顾年高体弱,广征博引,注释经论,并把讲记整理成书,印行流通。有些还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公开发行,使受众更为广泛。其慈悲济世之心,人天共鉴。
有高僧必有法众,有法众必有道场。由赵朴初大德题“多宝讲寺”、“大师殿”匾额的古刹,每天早晚课诵、每月两次布萨、每年结夏安居,持午过堂,一派整肃的威仪道风,成为佛门加强自身建设的模范。如今,拟修建大雄宝殿,弘通法宝,希望十方善信随缘乐助,共沾法益,高树法幢! |
|
多宝讲寺 大雄宝殿 多宝讲寺 大雄宝殿 多宝讲寺 大雄宝殿 多宝讲寺 大雄宝殿
2005年夏秋之际,三门大雄宝殿在清定上师亲手执锹铲土的奠基点之上拔地而起,闻者为之鼓舞振奋。今依设计方案,略述其建筑结构之格局,为令四众弟子了解大殿之宏伟殊胜而心生踊跃。
大雄宝殿总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主体二层,局部一层。设计紧扣讲寺汉藏合流、显密兼弘的传承特点,采用汉藏结合的建筑风格。大殿分为月台、主殿和五大金刚殿三部分。为了最充分地利用现有场地,大殿与两侧的已建厢房紧密结合、浑然一体。
大雄宝殿主殿面积约850平方米,是大师殿面积的两倍,再加上前面的月台,可容纳上千人之大法会。正厅北面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大迦叶、阿难二弟子,东西两侧供奉十六大阿罗汉。释迦佛像自身高达9米,莲座高2.5米。如此高的佛像,若采用传统梁柱布局,在大殿任何位置都不能瞻仰到完整佛像。为此,正殿平面采用“凸”字形,加大进深,开阔视野,同时采用大跨结构,减掉了传统设计中佛像前方的6根柱子,使大殿极为宽阔高敞。大梁跨度达18米,梁底高度约16米,相当于一座五层楼房。信众只需在进入主殿2米处就可以瞻仰到完整的一佛二弟子的庄严法相。这样的格局在传统佛殿中极其罕见,对结构设计和现场施工都是一个挑战,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建筑造型分解为三层,底层月台,内藏千人会议厅,外双重勾栏。中层为藏式大经堂,敦实堂皇;上层坐落汉式重檐歇山大殿,檐飞角翘。大殿总高虽逾30米,却做到了进退有致、整体和谐。屋脊装饰的金色铃塔、喷焰摩尼和法轮双鹿更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正殿拥有周匝走廊和宽阔的前后门廊,可供信众绕佛。正门廊上矗立着令人震撼的四根古印度式大门柱,其造型取自供奉本师释迦佛等身像之大昭寺。周边廊柱仿阿里托林寺的样式,托林寺乃嘎当祖师阿底峡尊者撰写《菩提道灯论》、首开三士道之住锡地。后门廊上层供奉格鲁派五大金刚。
上层的汉式大殿三面开双层高窗,采光十分充分,而且光线柔和。在下午时分,阳光洒向佛像,更增庄严。样式参照福建莆田广化寺,不用繁琐斗拱,古朴而简洁。因斗拱本是木结构的受力构件,当采用混凝土结构后,它就成了纯装饰构件,昂贵而不实用。出檐部分代之以传统垂莲柱做法,在节约工程造价的同时,又不失传统风貌。
“贤慧法藏圆满传东土,显密法幢随方普建树”,法幢建树依于道场建设,目前大雄宝殿施工已进入后期阶段,而资金尚有不足,祈愿十方佛弟子,再发一分心,再尽一分力,让宏伟庄严的大雄宝殿早日绽放熠熠佛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