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圣伯纳犬
目录
No. 1
  圣伯纳犬(saint bernard)
  圣伯纳狗原产丹麦,在瑞士也有悠久的历史,但19世纪中叶,数量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灭种的地步。现在的圣伯纳狗大多是杂交品种。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巨型工作狗,体重能达100公斤,身高可高达1米。圣伯纳狗善良、友爱、喜欢与小孩在一起。它忠于主人,容易训练,擅长救生。在丹麦,每当暴风雪来临,它们便大显伸手,在茫茫雪原中救出过无数遇险者。
  3世纪时,圣伯纳犬曾经从事艰巨的山难救援,援救了2500人的生命.现在尽管运输道路已经现代化,这种救援技能已经不需要了,但该犬仍以聪明,温顺的家庭犬深得好评[font color=#000000]。[/font]http://pet.lohas-china.com
  历史:圣伯纳犬因阿尔卑斯山之圣伯纳修道院而得名.公元980年,圣伯纳犬因为守护那些穿越危险的阿尔卑斯山山道之旅客而闻名.可惜初期的纪事也无法考证.18世纪,修道院的教士们饲养此犬作危险山中的向导,寻找迷路失踪的人并使之苏醒.圣伯纳犬为短毛品种,为防止近亲繁殖,加入了苏格兰犬的品种,产生了现在毛茸茸的犬种.被称作"巴里"的圣伯纳犬,曾经救援了40个人的生命,立下了最伟大的功绩,于1814年去世.
  性质:圣伯纳犬是超大型犬,个性十分温顺,容易亲近,对小朋友十分宽容.如给予足够的空间,食物,运动量,能成为很好的家庭犬.
  头部:头盖宽大且圆,额段清楚分明,鼻口部短,厚.平坦的脸颊及长垂得上唇.
  耳:大小中等,下垂.
  眼:大小中等,古铜色.
  鼻:鼻子大,黑色,鼻口非常发达.
  身体:胸部厚实且宽,背部力强,向腰部倾斜.
  被毛:无论长毛种或短毛种,被毛都丰厚,被毛平躺,颜色有红褐色斑状纹,橙色,或红斑色配头,胸,四肢,尾端的白色,或白底上有各种颜色的斑块.
  四肢:前肢直且长,后肢骨骼粗且有力.
  足部:非常大,脚尖十分隆起,狼爪应该除掉.
  尾:尾长,尾根高.休息时尾巴在下方,活动时往上扬起.
  身高:身材巨大
  圣伯纳犬(saint bernard)
  有关圣伯纳犬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公元1~2世纪,罗马军队将一种巨大的亚洲犬莫洛瑟(molosser)带到了瑞士,与一种当地犬杂交(这种当地犬在罗马人入侵时就在这个地方了)后的后代。
  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圣伯纳犬被广泛用于农场和阿尔卑斯山的奶牛场,用作守卫放牧和拖车。公元1050年泰汉德(taihund)的圣伯纳犬迅速发展,就在这个时候,archdeacon bernard de menthon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建立了一个著名的收容所,来收留那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犬
  因为收容所在16世纪后期被战火所毁,大部分的档案丢失了,因此圣伯纳犬第一次来到收容所的时间也无法考证了。直到1707年,才有记载第一次提到圣伯纳犬(也是偶尔提到)。收容所的圣伯纳犬在圣伯纳关口拯救遇险的游客,在那时已经很知名了。仔细研究史料,圣伯纳犬大约是在1660~1671年之间第一次来到收容所。可能的情况是,圣伯纳犬到收容所来陪伴僧侣们度过漫长的冬季(在冬季,收容所与世隔绝)。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收容所,圣伯纳犬近亲繁殖有了与众不同的救济院 (hospice)犬。在残酷的条件下,只有极强生存本领的犬才能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因此,它的遗传特征也就遗传给了后代。
  孤独的僧侣们在布道时都带着圣伯纳犬,他们很快发现这种犬在雪地里也可以认路,这种嗅觉极其发达的犬在暴风雪中能找到迷路的人。圣伯纳犬从此与僧侣们一起工作,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圣伯纳犬在收容所已有3个世纪了,据估计一共救了2000个人的生命。尽管后来修成了火车隧道穿越阿尔卑斯山,徒步或坐车经过圣伯纳关口的人大为减少,但僧侣们仍继续饲养圣伯纳犬作为他们的伙伴,这也是为纪念收容所的传统。
  圣伯纳犬无需训练即可完成这些工作,因为它们有救助的本能;或者更为准确地的说,这种天性是僧侣们训练圣伯纳犬的基础。在僧侣们的陪伴下,年轻的犬与一年长的犬一起巡逻,搜寻意外伤亡的旅行者。当犬发现了遇难者,就会卧在他的身边,给他取暖,并舔他的脸部使其恢复知觉,同时,一头犬会返回收容所报警,并带领救援者返回出事地点。
  除了极强的认路本领和灵敏的嗅觉能找到埋在雪堆里的遇难者之外,圣伯纳犬有不可思议的第六感觉,可以察觉到雪崩的到来。曾有报道说,一圣伯纳犬在雪崩来临前几秒突然离开原来的位置,几秒之后就在原来的位已有数吨的冰雪。
  尽管1800年以前收容所的这种救护犬已广为人知,但人们仍叫它“收容所犬”而没有别的名字。1800~1810年间,收容所的一头叫“巴里”的圣伯纳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犬。在它死后长达半个世纪里,在瑞士的收容所犬被叫做巴里犬(巴里一共救了40个人,传说巴里要救的第41个人将他误认为狼杀了)。这个传说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事实上,巴里于1814年在瑞士伯尔尼安乐死亡。至今在伯尔尼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仍保存着巴里的肖像。
  1816~1881年,救济院的气候异常恶劣,许多犬都死了。那时,很容易在山谷中找到类似的犬,在几年中,救济院的犬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1830年,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伴随恶劣天气的是由于近亲繁殖带来的缺陷和疾病的困扰,僧侣们采用异性杂交的方法使犬体形更大更健康。纽芬兰犬那时比圣伯纳犬体形更大,也有救护的本能,被选来与圣伯纳犬杂交。这个杂交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并没有破坏圣伯纳犬的类型和特征。但因为这样杂交,
  第一次出现了长毛圣伯纳犬,而在1830年以前,所有的圣伯纳犬都是短毛的。
  最初人们认为长毛的圣伯纳犬更能抵御救济院的严寒,但不幸的是,冰可以冻在长毛上,这种犬并不适宜作救护用。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僧侣们将长毛的圣伯纳犬作为礼物送给了朋友们,只留下了短毛的圣伯纳犬
  英国早在1810年就进口了一些救济院的犬来与他们的马士提夫獒犬杂交,那时英国人叫这种犬做“secred dogs”,约在1828年,这种犬在德国的名字叫“alpen dog。1833年,作家丹尼尔'威尔逊第一次将这种犬命名为圣伯纳犬,但直到1965年,这个名字才明确出现,1880年这个名字才被正式确定为这种犬的名称。
  17世纪的后半期,在瑞士的山谷里,同时繁殖着长毛和短毛两种圣伯纳犬,最终这种犬遍布德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
  1877年,住苏黎世,由瑞士的圣伯纳犬专家主持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制定了圣伯纳犬的国际标准。
  1888年,英国的圣伯纳犬俱乐部成立,他们接受了瑞士人的国际标准。这个俱乐部一直在为推动圣伯纳犬的发展而努力,这个俱乐部也是英国最古老的专门犬俱乐部之一。
  品种标准
  【整体外貌】有力,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丰富,强健有力,头颅很大,表情十分聪明。有黑色斑块犬的表情比较严峻,但本性不坏。
  【头部】像整个身体一样,非常有力,给人印象深刻。巨大的颅骨很宽,略呈拱形,两侧面平滑倾斜,与高而发达的颧骨相连,枕部比较发达。眼窝边缘很突出,与头的长轴形成直角。两眼之间,起始于吻部根部有一深沟,几乎穿过整个颅骨。在前半部很深,向枕部逐渐变浅。头部内侧的线从眼外角向头后部走。眼睛上方前额的皮肤有一点皱纹,向前额中部的沟集中,特别是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这些皱纹更加明显,但丝毫不给人愁苦的印象。皱
  纹太深不理想。颅骨与吻部连接部角度陡。
  吻部短,从根部向尖部逐渐变细,吻根部的深度比吻部的长度大。吻部的边缘不呈拱形,而是直的。一头相当宽的,比较浅但很明显的沟从吻根部一直到鼻尖部。上下唇边缘不齐,在下边缘形成一条向上弯的优美曲线。下唇下垂不明显。牙齿必须健全、强健、剪状咬合或水平咬合,但剪状咬合更理想。下颚突出,虽然偶见于好的犬,但并不理想;上颚突出是缺点,上颚粘膜黑色理想。
  鼻——宽,鼻孔张开,像嘴唇一样,总是黑色
  耳——中等大小,耳根高,基底部略离开头部,折向下,紧贴头部。耳廓软,形成一个略圆的三角形。耳前缘紧贴头部,后缘离头部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两耳分开距离不大的犬,耳基底部紧贴头部,使头部呈卵圆形,轮廓不清晰,同时,耳基底部使颅骨看起来变宽,呈正方形。
  眼——位置在头骨前方而不是侧面。中等大小,深棕色,眼神聪明,友好。眼睛不凹陷也不突出。下眼睑在内眼角处形成一角度。眼睑下垂过多使泪腺明显,红而厚的瞬膜可见或眼睛颜色过浅都不讨人喜欢。
  【颈】位置高,非常强壮,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完全直立,否则略水平。颈背部肌肉非常丰富,边缘圆,这使得颈部看起来很短。颈部下面下垂的皮肤明显,但过于下垂者不理想。
  【肩】倾斜而宽,肌肉非常丰富有力,肩十分突出。
  【胸】拱形,比较深,在肘关节以上。
  【背】宽,背和腰部直,腰后部略倾斜至臀部,臀部与尾根部连接自然。
  【后躯】肌肉发达,腿部肌肉非常丰富。
  【腹部】略向上收紧。
  【尾】尾根部宽而有力,尾长,粗大。休息时,尾自然下垂,下1/3略向上翘,这不应视作缺点。在许多犬,尾尖部上翘使尾的形状像“f”形。运动时,所有犬的尾部或多或少向上卷起,但不可以向上直立或超过背部。尾尖部略微卷起是可以接受的。
  【上腕】肌肉非常发达有力。
  【前腕】直而强壮。
  【后肢】跗关节角度适中。狼爪应去除,如果存在,一定不能阻碍行进。
  【脚】宽,趾尖有力,比较紧凑,趾关节高。有时后肢内侧出现的狼爪是发育不全的趾,它们对犬没有用处。在参赛时,这也不是裁判判定犬优劣的标准。可以手术去除。
  【被毛】非常密,短毛,平滑,大腿处被毛浓密。尾根部的被毛长而密,到尖端遂渐稀少,尾显得毛茸茸的。
  【颜色】白色与红色相间,红色深浅不,也可以是棕色的,无好坏之分。以下部位必须有斑块胸部、脚、尾尖、鼻梁为白色,颈背部有领状白毛或白点,单色或没有白斑的犬不能被接受。除了头部和耳可以有深色外,有上述提到的颜色以外的颜色都视为缺点。
  【身高】公犬最低69.9厘米(27.5英寸),母犬最低64.8厘米(25.5英寸)。母犬体形较公犬小,而且更精致。
  【缺点】任何偏离标准的地方,比如背部过于凹陷、背部过长、跗关节过分弯曲、后躯过直、趾之间有向上长的毛.前脚跟软弱无力等。
  长毛圣伯纳犬的品种标准
   除了被毛外,其余类似短毛犬。被毛长度中等,稍呈波浪形,不卷曲也不蓬松。通常,在腰部到臀部的背面被毛的波浪形更明显,在短毛犬也可见到这一情况。尾部被毛浓密。卷曲的被毛或像旗子似的尾部是缺点。面部和耳部的被毛短而柔软。耳根部有一些较长的毛是允许的。前肢被毛纤细,大腿部被毛浓密
  圣伯纳犬饲养技术
  圣伯纳犬原产于瑞士,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种超大型犬,以雪地救护而闻名于世。圣伯纳犬头大鼻宽,耳朵大而下垂,鼻梁直短,眼窝凹陷,颈粗短,胸宽深,身宽背长,魁梧匀称,肌肉发达,四肢粗壮,尾巴长而下垂。毛型分为长、短两种:长毛型背毛浓密平直;短毛型毛短而有光泽。毛色呈黄色,带有白色斑纹或其它颜色的斑纹
  一、仔犬的饲养管理 仔犬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犬。初生仔犬又聋又瞎,10天后才能站立,10--12天开始睁眼,13--15天有听力,21天可以行走。在这一时期仔犬的特点是:活动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但生长速度很快,对营养的需求较高。仔犬的日常饲养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脐带保护仔犬脐带的断处一般在24小时后就会干燥,7天左右脱落。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脐带的变化,不要让仔犬互相舔吮脐带部位,以防发生感染。
  2.吃足初乳对初生仔犬来说,母乳是其惟一的营养来源。产后3天之内的母乳称为初乳。仔犬体内无抗体,而初乳中则含有多种抗体,仔犬吃上初乳后能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维生素a、d分别是正常乳汁的10倍和3倍,蛋白质、脂肪、铁元素的含量丰富;初乳中酸度较高,有利于仔犬的消化活动;粘性较大,可保护仔犬的胃肠粘膜;矿物质含量高,对仔犬有轻泻作用,利于胎粪的排出。因此,新生仔犬应尽早吃到、吃足初乳。
  3.固定乳头仔犬吃奶应有固定的乳头,否则会出现强夺弱食现象,致使仔犬生长发育不均衡。对吃不上母乳的仔犬,特别是身体瘦弱的仔犬,要进行人工辅助,以帮助它们找到并固定在乳量较多的乳头上。
  4.注意保温仔犬出生1周内,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温。新生仔犬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第1周29--32℃,第2周26--29℃,第3周23--26℃,第4周以后常温即可,但以23℃左右为宜。在冬季或早春产仔时,应在产房内设火炉、火炕、红外线灯等保暖设施。
  5.刺激排便新生仔犬在出生后10多天内,自己不能排出粪便。一般在仔犬吃乳过程中,母犬会舔舐其会阴区或下腹部,以刺激大小便的排出。但若母犬的母性不强,不去舔舐时,饲养人员就应每天用蘸有冷水的药棉或温热的湿毛巾,擦试仔犬肛门处3--4次,给以人工刺激,促使粪便的排出。
  6.适当运动仔犬出生5天后,在天气晴好的中午,可将仔犬、母犬带到舍外晒太阳半小时左右,使母子能够充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还可利用紫外线杀死犬身上的细菌,促进仔犬骨骼生长发育,并防止软骨病的发生。
  7.保护眼睛仔犬出生后,早的在第9天,迟的在第12、13天才能睁开眼睛。在仔犬睁眼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伤眼睛。同时饲养人员也不要强行扒开仔犬的眼睛,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8.修剪趾甲仔犬长到3周左右时,其趾甲已经长到一定程度,会使其感到不适,并且可能在吃奶时抓伤母犬的乳房或伤及其他仔犬,因此要及时为其修剪趾甲,而且以后要定期修剪。
  9.定期驱虫、接种在仔犬出生后25--30天内,应进行第1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1次。幼犬在出生后40日龄开始,就应对其进行免疫接种。
  10.适时去势不能种用的仔犬,应在40日龄左右时去势。去势后的犬体内代谢降低、温驯、耐粗饲,有利于脂肪在体内的累积,便于育肥。
  11.补饲随着仔犬的长大,对乳汁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多,而母犬的正常泌乳量一般在分娩后21天左右达到最高峰,以后则逐渐下降,满足不了仔犬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必须及时进行补饲。
  补水一般应从10日龄开始。补乳从15日龄开始。补乳以牛奶为佳,奶温保持在27--30℃之间。15天内,每天每只仔犬补50ml;15--19天补100ml;到20天后,补200ml,分3--4次喂完。
  20天时,可在牛奶中加入少许稀饭或米汤;25天时,可再加入一些浓稠的肉汤;30天后,可增加一些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碎肉和菜类,每次15--20g,每天早晚各补1次。随着仔犬消化机能的逐渐完善和体重的增加,补饲的食物量也要逐渐增加。12.断奶 圣伯纳仔犬断奶的时间一般为出生以后45天左右,但要根据仔犬的体质和母犬的授乳情况而定。如果断奶过早,仔犬体质较弱,对采食固形饲料不习惯,从而影响仔犬的生长和发育;断奶过晚,会影响母犬的增膘复壮,影响下一次的配种和妊娠,降低了母犬的利用率。
  主要断奶方法有以下3种:
  1)第45天断奶法。这种方法是在仔犬出生的第45天,立即将仔、母犬分开。该方法断奶快,分窝早。但是由于断奶突然,仔犬不适应新的饲料,会引起消化不良仔、母犬都会表现出精神紧张的状况,个别泌量大的母犬还可能引起乳房炎。如果做好了断奶前的补饲工作,断奶也会比较顺利。
  2)分批断奶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仔犬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期分批断奶。生长发育情况好的、较健壮的仔犬,可提前几天断奶;体质较弱的仔犬,则延长6--10天以后再断奶。
  3)渐减哺乳次数断奶法。这种方法是从仔犬出生后40天左右开始,将仔、母犬分开,每隔4--5小时,再将其关在一起让仔犬吃奶,吃奶后再分开。以后逐渐减少吃奶次数,直至完全断奶。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断奶方法,可减少仔、母犬因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刺激。
  二、幼犬的饲养管理幼犬一般是指出生45天到3个月的犬。在这个阶段内,幼犬由于断奶,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往往容易引起精神和行动上的不安,食欲不振;同时,体内的母源抗体不断减少,免疫机能也不健全,极易发病。但这一阶段,又是幼犬增大躯干和增加体重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饲养和管理上要特别注意。
  1.保证饲料的营养充分和适口性断乳后幼犬饲料的营养要丰富,要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维生素a、d等,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22%以上,其中动物性饲料要占30%;饲料的适口性要好,要调制一些稀、软、易于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加些牛奶、鱼肝油等。
  每天至少要饲喂4次,对于挑食或食欲差的幼犬要少添勤喂,以使其每顿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同时还要供给幼犬充足的饮用水。
  2.善待幼犬,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
  幼犬刚刚离开母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常因对环境生疏而有惧怕心理,这时,饲养员要对其特别爱抚,即使它们不好好进食,也不要心急,不要打骂。经过一两天,幼犬一旦适应了新的环境,就会好起来。待幼犬情绪稳定后,饲养员可温柔地抚摸其被毛,让它们感到亲切,会使其变得性情温顺。
  5.定期驱虫犬的体内外寄生虫很多,幼犬抵抗疾病的能力还不健全,特别容易患病,会严重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所以必须定期驱虫,一般1个月左右驱1次为宜。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集中堆放处理,以防环境污染或因犬舔食粪便引起2次感染。
  4.接种疫苗幼犬2月龄时,还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定期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5.加强日常管理要及时训练圣伯纳幼犬在固定的地点排便和睡觉。幼犬应进行充分的日光浴,以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犬舍内应勤扫除,勤换垫草,保持清洁、干燥。幼犬皮肤薄嫩,梳理被毛时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及皮肤。幼犬每日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根据个体和天气情况,每次30--60分钟较为合适。对幼犬要细心观察,生病后要及时检查、治疗。
  三、青年犬的饲养管理青年犬一般是指出生后4--6月龄的犬。这个时期是圣伯纳犬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1.饲料方面圣伯纳青年犬的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饲料中除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外,还应特别注意补充钙、磷等促进骨骼生长的必需养分。
  4月龄时,每次不要喂得过饱,否则,体重过大,易引起肢体变形,不利于骨骼的生长。
  6月龄时,犬牙已长出,可给牛骨啃咬。为加速犬体发育,可在饲料中加大蛋白质的比例,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应占到总蛋白质含量的1/3以上,同时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日常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每天至少饲喂3次。食物要保证新鲜,现做现喂,不能喂腐烂变质的饲料。食具用后要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要保证青年犬清洁饮水的供应,夏季要尤为注意,不喝污水剩水,以防发生胃肠炎。
  2.管理方面1)分群管理。要把年龄、性别、品种及个体状况相似的犬养在一起,对个别脾气暴躁、爱抢食的挑出,与能合群者养在一起。
  2)定期驱虫。青年犬也要定期驱虫,一般每月1次。
  3)认真观察。饲养员应加强对犬的进食情况及平时表现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规模饲养条件下,要防止个别犬的霸食行为。每只犬的食量大小及吃饱与否,更要靠饲养员详细、长期的观察而定。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犬群中是否有以强欺弱的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分开饲养。
  4)精心管理。要搞好舍内外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及污物,定期消毒,同时要加强饮食卫生。
No. 2
  圣伯纳狗原产丹麦,在瑞士也有悠久的历史,但19世纪中叶,数量越来越少几乎到了灭种的地步。现在的圣伯纳狗大多是杂交品种。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巨型工作狗,体重能达100公斤,身高可高达1米。圣伯纳狗善良、友爱、喜欢与小孩在一起。它忠于主人,容易训练,擅长救生。在丹麦,每当暴风雪来临,它们便大显身手,在茫茫雪原中救出过无数遇险者。
  3世纪时,圣伯纳犬曾经从事艰巨的山难救援,援救了2500人的生命.现在尽管运输道路已经现代化,这种救援技能已经不需要了,但该犬仍以聪明,温顺的家庭犬深得好评.
  历史:圣伯纳犬因阿尔卑斯山之圣伯纳修道院而得名.公元980年,圣伯纳犬因为守护那些穿越危险的阿尔卑斯山山道之旅客而闻名.可惜初期的纪事也无法考证.18世纪,修道院的教士们饲养此犬作危险山中的向导,寻找迷路失踪的人并使之苏醒.圣伯纳犬为短毛品种,为防止近亲繁殖,加入了苏格兰犬的品种,产生了现在毛茸茸的犬种.被叫作"巴里"的圣伯纳犬,曾经救援了40个人的生命,立下了最伟大的功绩,于1814年去世.
   性质:圣伯纳犬是超大型犬,个性十分温顺,容易亲近,对小朋友十分宽容.如给予足够的空间,食物,运动量,能成为很好的家庭犬.
  头部:头盖宽大且圆,额段清楚分明,鼻口部短,厚.平坦的脸颊及长垂得上唇.
  耳:大小中等,下垂.
  眼:大小中等,古铜色.
  鼻:鼻子大,黑色,鼻口非常发达.
   身体:胸部厚实且宽,背部力强,向腰部倾斜.
   被毛:无论长毛种或短毛种,被毛都丰厚,被毛平躺,颜色有红褐色斑状纹,橙色,或红斑色配头,胸,四肢,尾端的白色,或白底上有各种颜色的斑块.
   四肢:前肢直且长,后肢骨骼粗且有力.
  足部:非常大,脚尖十分隆起,狼爪应该除掉.
  尾:尾长,尾根高.休息时尾巴在下方,活动时往上扬起.
   身高:身材巨大
   圣伯纳犬(saint bernard)
  有关圣伯纳犬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最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公元1~2世纪,罗马军队将一种巨大的亚洲犬莫洛瑟(molosser)带到了瑞士,与一种当地犬杂交(这种当地犬在罗马人入侵时就在这个地方了)后的后代。
  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圣伯纳犬被广泛用于农场和阿尔卑斯山的奶牛场,用作守卫放牧和拖车。公元1050年泰汉德(taihund)的圣伯纳犬迅速发展,就在这个时候,archdeacon bernard de menthon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建立了一个著名的收容所,来收留那些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圣伯纳犬
  因为收容所在16世纪后期被战火所毁,大部分的档案丢失了,因此圣伯纳犬第一次来到收容所的时间也无法考证了。直到1707年,才有记载第一次提到圣伯纳犬(也是偶尔提到)。收容所的圣伯纳犬在圣伯纳关口拯救遇险的游客,在那时已经很知名了。仔细研究史料,圣伯纳犬大约是在1660~1671年之间第一次来到收容所。可能的情况是,圣伯纳犬到收容所来陪伴僧侣们度过漫长的冬季(在冬季,收容所与世隔绝)。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收容所,圣伯纳犬近亲繁殖有了与众不同的救济院 (hospice)犬。在残酷的条件下,只有极强生存本领的犬才能生存下来,繁衍后代。因此,它的遗传特征也就遗传给了后代。
  孤独的僧侣们在布道时都带着圣伯纳犬,他们很快发现这种犬在雪地里也可以认路,这种嗅觉极其发达的犬在暴风雪中能找到迷路的人。圣伯纳犬从此与僧侣们一起工作,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圣伯纳犬在收容所已有3个世纪了,据估计一共救了2000个人的生命。尽管后来修成了火车隧道穿越阿尔卑斯山,徒步或坐车经过圣伯纳关口的人大为减少,但僧侣们仍继续饲养圣伯纳犬作为他们的伙伴,这也是为纪念收容所的传统。
  圣伯纳犬无需训练即可完成这些工作,因为它们有救助的本能;或者更为准确地的说,这种天性是僧侣们训练圣伯纳犬的基础。在僧侣们的陪伴下,年轻的犬与一年长的犬一起巡逻,搜寻意外伤亡的旅行者。当犬发现了遇难者,就会卧在他的身边,给他取暖,并舔他的脸部使其恢复知觉,同时,一头犬会返回收容所报警,并带领救援者返回出事地点。
  除了极强的认路本领和灵敏的嗅觉能找到埋在雪堆里的遇难者之外,圣伯纳犬有不可思议的第六感觉,可以察觉到雪崩的到来。曾有报道说,一圣伯纳犬在雪崩来临前几秒突然离开原来的位置,几秒之后就在原来的位已有数吨的冰雪。
  尽管1800年以前收容所的这种救护犬已广为人知,但人们仍叫它“收容所犬”而没有别的名字。1800~1810年间,收容所的一头叫“巴里”的圣伯纳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犬。在它死后长达半个世纪里,在瑞士的收容所犬被叫做巴里犬(巴里一共救了40个人,传说巴里要救的第41个人将他误认为狼杀了)。这个传说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事实上,巴里于1814年在瑞士伯尔尼安乐死亡。至今在伯尔尼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仍保存着巴里的肖像。
  1816~1881年,救济院的气候异常恶劣,许多犬都死了。那时,很容易在山谷中找到类似的犬,在几年中,救济院的犬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1830年,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伴随恶劣天气的是由于近亲繁殖带来的缺陷和疾病的困扰,僧侣们采用异性杂交的方法使犬体形更大更健康。纽芬兰犬那时比圣伯纳犬体形更大,也有救护的本能,被选来与圣伯纳犬杂交。这个杂交犬达到了预想的目标,并没有破坏圣伯纳犬的类型和特征。但因为这样杂交,
  第一次出现了长毛圣伯纳犬,而在1830年以前,所有的圣伯纳犬都是短毛的。
  最初人们认为长毛的圣伯纳犬更能抵御救济院的严寒,但不幸的是,冰可以冻在长毛上,这种犬并不适宜作救护用。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僧侣们将长毛的圣伯纳犬作为礼物送给了朋友们,只留下了短毛的圣伯纳犬
  英国早在1810年就进口了一些救济院的犬来与他们的马士提夫獒犬杂交,那时英国人叫这种犬做“secred dogs”,约在1828年,这种犬在德国的名字叫“alpen dog。1833年,作家丹尼尔'威尔逊第一次将这种犬命名为圣伯纳犬,但直到1965年,这个名字才明确出现,1880年这个名字才被正式确定为这种犬的名称。
  17世纪的后半期,在瑞士的山谷里,同时繁殖着长毛和短毛两种圣伯纳犬,最终这种犬遍布德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
  1877年,住苏黎世,由瑞士的圣伯纳犬专家主持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制定了圣伯纳犬的国际标准。
  1888年,英国的圣伯纳犬俱乐部成立,他们接受了瑞士人的国际标准。这个俱乐部一直在为推动圣伯纳犬的发展而努力,这个俱乐部也是英国最古老的专门犬俱乐部之一。
   品种标准
  【整体外貌】有力,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丰富,强健有力,头颅很大,表情十分聪明。有黑色斑块犬的表情比较严峻,但本性不坏。
  【头部】像整个身体一样,非常有力,给人印象深刻。巨大的颅骨很宽,略呈拱形,两侧面平滑倾斜,与高而发达的颧骨相连,枕部比较发达。眼窝边缘很突出,与头的长轴形成直角。两眼之间,起始于吻部根部有一深沟,几乎穿过整个颅骨。在前半部很深,向枕部逐渐变浅。头部内侧的线从眼外角向头后部走。眼睛上方前额的皮肤有一点皱纹,向前额中部的沟集中,特别是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这些皱纹更加明显,但丝毫不给人愁苦的印象。皱
  纹太深不理想。颅骨与吻部连接部角度陡。
  吻部短,从根部向尖部逐渐变细,吻根部的深度比吻部的长度大。吻部的边缘不呈拱形,而是直的。一头相当宽的,比较浅但很明显的沟从吻根部一直到鼻尖部。上下唇边缘不齐,在下边缘形成一条向上弯的优美曲线。下唇下垂不明显。牙齿必须健全、强健、剪状咬合或水平咬合,但剪状咬合更理想。下颚突出,虽然偶见于好的犬,但并不理想;上颚突出是缺点,上颚粘膜黑色理想。
  鼻——宽,鼻孔张开,像嘴唇一样,总是黑色
  耳——中等大小,耳根高,基底部略离开头部,折向下,紧贴头部。耳廓软,形成一个略圆的三角形。耳前缘紧贴头部,后缘离头部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两耳分开距离不大的犬,耳基底部紧贴头部,使头部呈卵圆形,轮廓不清晰,同时,耳基底部使颅骨看起来变宽,呈正方形。
  眼——位置在头骨前方而不是侧面。中等大小,深棕色,眼神聪明,友好。眼睛不凹陷也不突出。下眼睑在内眼角处形成一角度。眼睑下垂过多使泪腺明显,红而厚的瞬膜可见或眼睛颜色过浅都不讨人喜欢。
  【颈】位置高,非常强壮,当犬处于戒备状态时完全直立,否则略水平。颈背部肌肉非常丰富,边缘圆,这使得颈部看起来很短。颈部下面下垂的皮肤明显,但过于下垂者不理想。
  【肩】倾斜而宽,肌肉非常丰富有力,肩十分突出。
  【胸】拱形,比较深,在肘关节以上。
  【背】宽,背和腰部直,腰后部略倾斜至臀部,臀部与尾根部连接自然。
  【后躯】肌肉发达,腿部肌肉非常丰富。
  【腹部】略向上收紧。
  【尾】尾根部宽而有力,尾长,粗大。休息时,尾自然下垂,下1/3略向上翘,这不应视作缺点。在许多犬,尾尖部上翘使尾的形状像“f”形。运动时,所有犬的尾部或多或少向上卷起,但不可以向上直立或超过背部。尾尖部略微卷起是可以接受的。
  【上腕】肌肉非常发达有力。
  【前腕】直而强壮。
  【后肢】跗关节角度适中。狼爪应去除,如果存在,一定不能阻碍行进。
  【脚】宽,趾尖有力,比较紧凑,趾关节高。有时后肢内侧出现的狼爪是发育不全的趾,它们对犬没有用处。在参赛时,这也不是裁判判定犬优劣的标准。可以手术去除。
  【被毛】非常密,短毛,平滑,大腿处被毛浓密。尾根部的被毛长而密,到尖端遂渐稀少,尾显得毛茸茸的。
  【颜色】白色与红色相间,红色深浅不,也可以是棕色的,无好坏之分。以下部位必须有斑块胸部、脚、尾尖、鼻梁为白色,颈背部有领状白毛或白点,单色或没有白斑的犬不能被接受。除了头部和耳可以有深色外,有上述提到的颜色以外的颜色都视为缺点。
  【身高】公犬最低69.9厘米(27.5英寸),母犬最低64.8厘米(25.5英寸)。母犬体形较公犬小,而且更精致。
  【缺点】任何偏离标准的地方,比如背部过于凹陷、背部过长、跗关节过分弯曲、后躯过直、趾之间有向上长的毛.前脚跟软弱无力等。
   长毛圣伯纳犬的品种标准
  除了被毛外,其余类似短毛犬。被毛长度中等,稍呈波浪形,不卷曲也不蓬松。通常,在腰部到臀部的背面被毛的波浪形更明显,在短毛犬也可见到这一情况。尾部被毛浓密。卷曲的被毛或像旗子似的尾部是缺点。面部和耳部的被毛短而柔软。耳根部有一些较长的毛是允许的。前肢被毛纤细,大腿部被毛浓密
   圣伯纳犬饲养技术
  圣伯纳犬原产于瑞士,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种超大型犬,以雪地救护而闻名于世。圣伯纳犬头大鼻宽,耳朵大而下垂,鼻梁直短,眼窝凹陷,颈粗短,胸宽深,身宽背长,魁梧匀称,肌肉发达,四肢粗壮,尾巴长而下垂。毛型分为长、短两种:长毛型背毛浓密平直;短毛型毛短而有光泽。毛色呈黄色,带有白色斑纹或其它颜色的斑纹
  一、仔犬的饲养管理 仔犬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犬。初生仔犬又聋又瞎,10天后才能站立,10--12天开始睁眼,13--15天有听力,21天可以行走。在这一时期仔犬的特点是:活动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但生长速度很快,对营养的需求较高。仔犬的日常饲养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脐带保护 仔犬脐带的断处一般在24小时后就会干燥,7天左右脱落。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脐带的变化,不要让仔犬互相舔吮脐带部位,以防发生感染。
  2.吃足初乳 对初生仔犬来说,母乳是其惟一的营养来源。产后3天之内的母乳称为初乳。仔犬体内无抗体,而初乳中则含有多种抗体,仔犬吃上初乳后能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维生素A、D分别是正常乳汁的10倍和3倍,蛋白质、脂肪、铁元素的含量丰富;初乳中酸度较高,有利于仔犬的消化活动;粘性较大,可保护仔犬的胃肠粘膜;矿物质含量高,对仔犬有轻泻作用,利于胎粪的排出。因此,新生仔犬应尽早吃到、吃足初乳。
  3.固定乳头 仔犬吃奶应有固定的乳头,否则会出现强夺弱食现象,致使仔犬生长发育不均衡。对吃不上母乳的仔犬,特别是身体瘦弱的仔犬,要进行人工辅助,以帮助它们找到并固定在乳量较多的乳头上。
  4.注意保温 仔犬出生1周内,被毛稀少,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温。新生仔犬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第1周29--32℃,第2周26--29℃,第3周23--26℃,第4周以后常温即可,但以23℃左右为宜。在冬季或早春产仔时,应在产房内设火炉、火炕、红外线灯等保暖设施。
  5.刺激排便 新生仔犬在出生后10多天内,自己不能排出粪便。一般在仔犬吃乳过程中,母犬会舔舐其会阴区或下腹部,以刺激大小便的排出。但若母犬的母性不强,不去舔舐时,饲养人员就应每天用蘸有冷水的药棉或温热的湿毛巾,擦试仔犬肛门处3--4次,给以人工刺激,促使粪便的排出。
  6.适当运动 仔犬出生5天后,在天气晴好的中午,可将仔犬、母犬带到舍外晒太阳半小时左右,使母子能够充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还可利用紫外线杀死犬身上的细菌,促进仔犬骨骼生长发育,并防止软骨病的发生。
  7.保护眼睛 仔犬出生后,早的在第9天,迟的在第12、13天才能睁开眼睛。在仔犬睁眼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伤眼睛。同时饲养人员也不要强行扒开仔犬的眼睛,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8.修剪趾甲 仔犬长到3周左右时,其趾甲已经长到一定程度,会使其感到不适,并且可能在吃奶时抓伤母犬的乳房或伤及其他仔犬,因此要及时为其修剪趾甲,而且以后要定期修剪。
  9.定期驱虫、接种 在仔犬出生后25--30天内,应进行第1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1次。幼犬在出生后40日龄开始,就应对其进行免疫接种。
  10.适时去势 不能种用的仔犬,应在40日龄左右时去势。去势后的犬体内代谢降低、温驯、耐粗饲,有利于脂肪在体内的累积,便于育肥。
  11.补饲 随着仔犬的长大,对乳汁的需要量也逐渐增多,而母犬的正常泌乳量一般在分娩后21天左右达到最高峰,以后则逐渐下降,满足不了仔犬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所以必须及时进行补饲。
  补水一般应从10日龄开始。补乳从15日龄开始。补乳以牛奶为佳,奶温保持在27--30℃之间。15天内,每天每只仔犬补50mL;15--19天补100mL;到20天后,补200mL,分3--4次喂完。
  20天时,可在牛奶中加入少许稀饭或米汤;25天时,可再加入一些浓稠的肉汤;30天后,可增加一些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碎肉和菜类,每次15--20g,每天早晚各补1次。随着仔犬消化机能的逐渐完善和体重的增加,补饲的食物量也要逐渐增加。12.断奶 圣伯纳仔犬断奶的时间一般为出生以后45天左右,但要根据仔犬的体质和母犬的授乳情况而定。如果断奶过早,仔犬体质较弱,对采食固形饲料不习惯,从而影响仔犬的生长和发育;断奶过晚,会影响母犬的增膘复壮,影响下一次的配种和妊娠,降低了母犬的利用率。
  主要断奶方法有以下3种:
  1)第45天断奶法。这种方法是在仔犬出生的第45天,立即将仔、母犬分开。该方法断奶快,分窝早。但是由于断奶突然,仔犬不适应新的饲料,会引起消化不良仔、母犬都会表现出精神紧张的状况,个别泌量大的母犬还可能引起乳房炎。如果做好了断奶前的补饲工作,断奶也会比较顺利。
  2)分批断奶法。这种方法是根据仔犬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期分批断奶。生长发育情况好的、较健壮的仔犬,可提前几天断奶;体质较弱的仔犬,则延长6--10天以后再断奶。
  3)渐减哺乳次数断奶法。这种方法是从仔犬出生后40天左右开始,将仔、母犬分开,每隔4--5小时,再将其关在一起让仔犬吃奶,吃奶后再分开。以后逐渐减少吃奶次数,直至完全断奶。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断奶方法,可减少仔、母犬因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刺激。
  二、幼犬的饲养管理 幼犬一般是指出生45天到3个月的犬。在这个阶段内,幼犬由于断奶,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往往容易引起精神和行动上的不安,食欲不振;同时,体内的母源抗体不断减少,免疫机能也不健全,极易发病。但这一阶段,又是幼犬增大躯干和增加体重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饲养和管理上要特别注意。
  1.保证饲料的营养充分和适口性 断乳后幼犬饲料的营养要丰富,要含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钙、磷、铁、维生素A、D等,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22%以上,其中动物性饲料要占30%;饲料的适口性要好,要调制一些稀、软、易于消化的饲料,并适当加些牛奶、鱼肝油等。
  每天至少要饲喂4次,对于挑食或食欲差的幼犬要少添勤喂,以使其每顿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同时还要供给幼犬充足的饮用水。
  2.善待幼犬,使其快速适应新环境
  幼犬刚刚离开母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常因对环境生疏而有惧怕心理,这时,饲养员要对其特别爱抚,即使它们不好好进食,也不要心急,不要打骂。经过一两天,幼犬一旦适应了新的环境,就会好起来。待幼犬情绪稳定后,饲养员可温柔地抚摸其被毛,让它们感到亲切,会使其变得性情温顺。
  5.定期驱虫 犬的体内外寄生虫很多,幼犬抵抗疾病的能力还不健全,特别容易患病,会严重影响幼犬的生长、发育,甚至死亡。所以必须定期驱虫,一般1个月左右驱1次为宜。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应集中堆放处理,以防环境污染或因犬舔食粪便引起2次感染。
  4.接种疫苗 幼犬2月龄时,还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定期做好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5.加强日常管理要及时训练圣伯纳幼犬在固定的地点排便和睡觉。幼犬应进行充分的日光浴,以防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犬舍内应勤扫除,勤换垫草,保持清洁、干燥。幼犬皮肤薄嫩,梳理被毛时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及皮肤。幼犬每日的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根据个体和天气情况,每次30--60分钟较为合适。对幼犬要细心观察,生病后要及时检查、治疗。
  三、青年犬的饲养管理 青年犬一般是指出生后4--6月龄的犬。这个时期是圣伯纳犬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1.饲料方面 圣伯纳青年犬的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饲料中除必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外,还应特别注意补充钙、磷等促进骨骼生长的必需养分。
  4月龄时,每次不要喂得过饱,否则,体重过大,易引起肢体变形,不利于骨骼的生长。
  6月龄时,犬牙已长出,可给牛骨啃咬。为加速犬体发育,可在饲料中加大蛋白质的比例,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应占到总蛋白质含量的1/3以上,同时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日常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每天至少饲喂3次。食物要保证新鲜,现做现喂,不能喂腐烂变质的饲料。食具用后要清洗干净,并定期消毒。要保证青年犬清洁饮水的供应,夏季要尤为注意,不喝污水剩水,以防发生胃肠炎。
  2.管理方面 1)分群管理。要把年龄、性别、品种及个体状况相似的犬养在一起,对个别脾气暴躁、爱抢食的挑出,与能合群者养在一起。
  2)定期驱虫。青年犬也要定期驱虫,一般每月1次。
  3)认真观察。饲养员应加强对犬的进食情况及平时表现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在规模饲养条件下,要防止个别犬的霸食行为。每只犬的食量大小及吃饱与否,更要靠饲养员详细、长期的观察而定。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犬群中是否有以强欺弱的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分开饲养。
  4)精心管理。要搞好舍内外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及污物,定期消毒,同时要加强饮食卫生。
  圣伯纳犬AKC标准及介绍(Saint Bernard)
  短毛型
  [圣伯纳犬简介]
  充满力量、比例匀称且轮廓丰满,每一部分都很结实且肌肉发达,有力的头部和非常聪明的表情。面部有深色面具,使表情显得严厉,但不凶恶。
  [圣伯纳犬的头部]
  如同身躯一样,头部显得充满力量而壮观。魁梧的脑袋,宽阔,略拱且两侧(上颊骨)倾斜,构成优雅的曲线,轮廓坚实。一道深沟从口吻根部开始,经过两眼之间,穿过整个脑袋。开始的一半非常清晰,向后逐渐消失在后枕骨。头部侧面线条从外眼角开始分岔,到头部后面。前额的皮肤,眼睛上方,有明显的皱纹比较理想,或多或少,但清晰,向深沟聚拢。当他警惕或注意什么的时候,皱纹更多,但不会造成愁眉苦脸的样子。过分夸张的皱纹不受欢迎。从脑袋到口吻的过度(止部)突然且陡峭会比较理想。口吻短,不呈锥形,口吻的垂直深度比长度要大。鼻梁不能圆拱、直,有些狗有时看起来象被截断的。口吻宽、显著,鼻梁上从口吻根部到鼻镜有浅沟。上嘴唇非常发达,不能非常整齐,而是形成一个优美的曲线覆盖在下颚上,略显下垂。下嘴唇不应该下垂的很深。牙齿整齐、结实,剪状咬和或钳状咬和,虽然,有些很优秀的狗会出现下颚突出式咬和,但不理想,上颚突出式咬和属于缺陷。口腔顶部(天花板)以黑色为好。
  鼻镜
  非常坚实、宽阔、带有宽大的鼻孔,象嘴唇一样,必须为黑色。
  耳朵
  中等大小,位置高一些会比较好,耳根处有非常发达的边缘,耳根竖立在头部,使耳朵在离头部稍远的位置,下垂的耳朵,边缘靠着头部,没有旋转。耳翼为柔嫩的圆角三角形,尖端略长。当他警惕时,耳朵前边缘稳稳的靠在头部边上,而后边缘离头部略远。如果耳朵轻松的安在头部,耳根直接靠在头部,会形成头部的卵形外观,很不醒目,反之,有力的耳根会形成方形的头部,宽阔且非常醒目。
  眼睛
  大部分靠前,而不在侧面,中等大小,深褐色,眼神聪明、友善,深度合适,严格意义上,下眼睑不能完全贴和眼球,因为皮肤的皱纹会使眼睑内翻。眼睑过度下垂、太红、瞬膜太厚、眼睛颜色太浅都属于缺陷。
  [圣伯纳犬的颈部]
  位置高,非常结实,当他警惕时或注意什么的时候会向上举,其他时候则水平放置或略向下。颈部与头部结合处有明显凹痕。颈背肌肉非常发达且圆,从侧面观察颈部显得很短。喉咙和颈部的赘肉非常明显;但过分夸张就不好了。
  [圣伯纳犬的肩部]
  倾斜、宽阔,肌肉非常发达且有力,马肩隆非常坚固。
  [圣伯纳犬的胸部]
  非常良好的圆拱,深度适中,达到肘部。
  [圣伯纳犬的背部]
  非常宽,到腰部为止都非常直,臀部略斜,与非常轻微的尾根结合。
  [圣伯纳犬的后躯]
  充分发育,腿部肌肉非常发达。
  [圣伯纳犬的腹部]
  明显的位于非常有力的腰部以下,非常轻微的上提。
  [圣伯纳犬的尾巴]
  从臀部开始的部分非常有力、宽阔,尾巴长,尾尖也很有力。休息时,垂直悬挂,只有最后1/3部分略向上弯的话,不被认为是缺陷。有大多数的狗,尾巴悬挂的方式略斜,所以,是以字母“f”的形状。在警惕时,所有的狗,或多或少都会将尾巴上卷,但决不能举的太高或卷到背后。略有卷曲的尾巴是允许的。
  [圣伯纳犬的前臂]
  非常有力而且肌肉格外发达。
  [圣伯纳犬的小臂]
  直、结实。
  [圣伯纳犬的后腿]
  飞节角度中等,不希望有狼爪,如果有,应该不影响步态。
  [圣伯纳犬的足爪]
  宽,有结实的脚趾,脚趾略紧,趾关节高一些比较好。有时后肢内侧出现狼爪是不良基因造成的,它们对狗本身没有任何用处,在评判时也不考虑,一般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
  [圣伯纳犬的被毛]
  非常浓密、短(短毛型)、平滑的躺着,毛质硬,但触摸上去的感觉不粗糙。大腿的毛发更浓密一些,尾巴根部毛发略长且密,向尾尖方向逐渐变短。尾巴的毛发浓密但不能象旗子。
  [圣伯纳犬的颜色]
  白色带红色或红色带白色,红色包括了不同浓度红色斑点、碎块,带白色斑纹。红色和黄褐色是一样的。必须的斑纹是白色胸部、足爪和尾巴尖,颈部有“领子”或斑纹,后者和脸部有白筋比较理想。决不能只有一种颜色或没有白色。缺陷:除了面部和耳朵有深色“面具”外,其他任何颜色都属于缺陷。颜色可以分为披风型和斑块型。
  [圣伯纳犬的肩高]
  雄性最低肩高为27.5英寸;雌性最低肩高为25.5英寸。雌性的身体结构更漂亮、精致。
  [主要缺陷]
  任何背离标准的情况都属于缺陷,例如:下凹的后背,背部长度不合比例,飞节角度太大,过直的后躯,脚趾间有向上生长的毛发,肘部外翻,牛肢或软弱的脚腕。
  长毛型
  长毛型大致与短毛型一样,只是毛发不是短毛,而是中等长度、略呈波浪形的毛发,毛发不能卷曲、也不粗糙,尤其是从腰部到臀部的毛发,起伏的很厉害,相对短毛型的区别不大,只需要略做说明。毛发浓而密,中等长度。卷曲的毛发、旗帜状的尾巴都属于缺陷。脸部和耳朵的毛发短而柔软,耳根处长有长毛是允许的,前肢略有饰毛,大腿毛发浓密。
  标准通过日期:1998年4月13日
  标准执行日期:1998年5月31日
  圣伯纳犬AKC标准及介绍(Saint Bernard)
  Saint Bernard Breed Standard
  Shorthaired
  General
  Powerful, proportionately tall figure, strong and muscular in every part, with powerful head and most intelligent expression. In dogs with a dark mask the expression appears more stern, but never ill-natured.
  Head
  Like the whole body, very powerful and imposing. The massive skull is wide, slightly arched and the sides slope in a gentle curve into the very strongly developed, high cheek bones. Occiput only moderately developed. The supra-orbital ridge is very strongly developed and forms nearly a right angle with the long axis of the head. Deeply imbedded between the eyes and starting at the root of the muzzle, a furrow runs over the whole skull. It is strongly marked in the first half, gradually disappearing toward the base of the occiput. The lines at the sides of the head diverge considerably from the outer corner of the eyes toward the back of the head. The skin of the forehead, above the eyes, forms rather noticeable wrinkles, more or less pronounced, which converge toward the furrow. Especially when the dog is alert or at attention the wrinkles are more visible without in the least giving the impression of morosity. Too strongly developed wrinkles are not desired. The slope from the skull to the muzzle is sudden and rather steep.
  The muzzle is short, does not taper, and the vertical depth at the root of the muzzle must be great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muzzle. The bridge of the muzzle is not arched, but straight; in some dogs, occasionally, slightly broken. A rather wide, well-marked, shallow furrow runs from the root of the muzzle over the entire bridge of the muzzle to the nose. The flews of the upper jaw are strongly developed, not sharply cut, but turning in a beautiful curve into the lower edge, and slightly overhanging. The flews of the lower jaw must not be deeply pendant. The teeth should be sound and strong and should meet in either a scissors or an even bite; the scissors bite being preferable. The undershot bite, although sometimes found with good specimens, is not desirable. The overshot bite is a fault. A black roof to the mouth is desirable.
  Nose (Schwamm) - Very substantial, broad, with wide open nostrils, and, like the lips, always black.
  Ears - Of medium size, rather high set, with very strongly developed burr (Muschel) at the base. They stand slightly away from the head at the base, then drop with a sharp bend to the side and cling to the head without a turn. The flap is tender and forms a rounded triangle, slightly elongated toward the point, the front edge lying firmly to the head, whereas the back edge may stand somewhat away from the head, especially when the dog is at attention. Lightly set ears, which at the base immediately cling to the head, give it an oval and too little marked exterior, whereas a strongly developed base gives the skull a squarer, broader and much more expressive appearance.
  Eyes - Set more to the front than the sides, are of medium size, dark brown, with intelligent, friendly expression, set moderately deep. The lower eyelids, as a rule, do not close completely and, if that is the case, form an angular wrinkle toward the inner corner of the eye. Eyelids which are too deeply pendant and show conspicuously the lachrymal glands, or a very red, thick haw, and eyes that are too light, are objectionable.
  Neck
  Set high, very strong and when alert or at attention is carried erect. Otherwise horizontally or slightly downward. The junction of head and neck is distinctly marked by an indentation. The nape of the neck is very muscular and rounded at the sides which makes the neck appear rather short. The dewlap of throat and neck is well pronounced: too strong development, however, is not desirable.
  Shoulders
  Sloping and broad, very muscular and powerful. The withers are strongly pronounced.
  Chest
  Very well arched, moderately deep, not reaching below the elbows.
  Back
  Very broad, perfectly straight as far as the haunches, from there gently sloping to the rump, and merging imperceptibly into the root of the tail.
  Hindquarters
  Well-developed. Legs very muscular.
  Belly
  Distinctly set off from the very powerful loin section, only little drawn up.
  Tail
  Starting broad and powerful directly from the rump is long, very heavy, ending in a powerful tip. In repose it hangs straight down, turning gently upward in the lower third only, which is not considered a fault. In a great many specimens the tail is carried with the end slightly bent and therefore hangs down in the shape of an "f". In action all dogs carry the tail more or less turned upward. However it may not be carried too erect or by any means rolled over the back. A slight curling of the tip is sooner admissible.
  Upper Arms
  Very powerful and extraordinarily muscular.
  Lower Leg
  Straight, strong.
  Hind legs
  Hocks of moderate angulation. Dewclaws are not desired; if present, they must not obstruct gait.
  Feet
  Broad, with strong toes, moderately closed, and with rather high knuckles. The so-called dewclaws which sometimes occur on the inside of the hind legs are imperfectly developed toes. They are of no use to the dog and are not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judging. They may be removed by surgery.
  Coat
  Very dense, short-haired (stockhaarig), lying smooth, tough, without however feeling rough to the touch. The thighs are slightly bushy. The tail at the root has longer and denser hair which gradually becomes shorter toward the tip. The tail appears bushy, not forming a flag.
  Color
  White with red or red with white, the red in its various shades; brindle patches with white markings. The colors red and brown-yellow are of entirely equal value. Necessary markings are: white chest, feet and tip of tail, noseband, collar or spot on the nape; the latter and blaze are very desirable. Never of one color or without white. Faulty are all other colors, except the favorite dark shadings on the head (mask) and ears. One distinguishes between mantle dogs and splash-coated dogs.
  Height at Shoulder
  Of the dog should be 27½ inches minimum, of the bitch 25½ inches. Female animals are of finer and more delicate build.
  Considered as Faults
  Are all deviations from the Standard, as for instance a swayback and a disproportionately long back, hocks too much bent, straight hindquarters, upward growing hair in spaces between the toes, out at elbows, cowhocks and weak pasterns.
  Longhaired
  The longhaired type completely resembles the shorthaired type except for the coat which is not shorthaired (stockhaarig) but of medium length plain to slightly wavy, never rolled or curly and not shaggy either. Usually, on the back, especially from the region of the haunches to the rump, the hair is more wavy, a condition, by the way, that is slightly indicated in the shorthaired dogs. The tail is bushy with dense hair of moderate length. Rolled or curly hair, or a flag tail, is faulty. Face and ears are covered with short and soft hair; longer hair at the base of the ear is permissible. Forelegs only slightly feathered; thighs very bushy.
  Approved April 13, 1998
  Effective May 31,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