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喉阻塞
laryngeal obstruction
喉腔狭窄或闭锁引起的严重症状。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称为喉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和死亡。由于小儿喉腔相对狭小,一旦发生喉梗阻,进展快,病情重,常因缺氧造成窒息,应予重视。喉阻塞的病因有:①炎症。小儿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成人急性会厌炎,以及喉白喉、喉结核、喉梅毒和喉硬结等(见喉炎)。②喉外伤。喉切割伤、顿挫伤、烧伤、气管插管和喉部手术所致的外伤等。③异物。多见于小儿,嵌顿于声门或气管内,异物造成机械性阻塞。④喉水肿。除炎症、外伤引起的喉水肿外,变态反应所致的喉水肿,起病急,发展快。⑤喉肿瘤。中老年患者以喉癌多见,所引起的喉阻塞发展较慢,小儿以喉乳头瘤多见。⑥喉麻痹。双侧声带麻痹不能张开而致喉阻塞,多由于甲状腺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所致。⑦喉痉挛。破伤风患者和喉异物刺激导致喉痉挛引起喉阻塞。⑧喉畸形和瘢痕狭窄。前者为先天性,后者由于外伤所致。喉阻塞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可闻吸气性喉鸣。在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各肋间隙向内凹陷,并伴有面色苍白或青紫的缺氧表现。治疗手段为施行气管切开和解除喉阻塞病因的治疗。 |
|
喉阻塞(laryngeal obstruction)是喉部或邻近器官的病变使喉部气道变窄以致发生呼吸困难者。其并非一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症候群。由于喉阻塞可引起缺氧,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窒息,危及病人生命。由于发病急、缓不同,喉阻塞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
|
(一)炎症:如急性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部邻近部位的炎症,如咽后脓肿、咽侧感染、颌下蜂窝组织炎等。
(二)喉部异物:特别是较大的嵌顿性异物,如塑料瓶盖、玻璃球、大的中药丸等。
(三)喉外伤:如喉部挫伤、撞伤、挤压伤、切割伤、炸伤、烧伤、喉气管插管性损伤、内窥镜检查损伤等。
(四)变态反应性<U>[font color=#0000cc]水肿[/font]</U>或神经血管性水肿。
(五)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多见于甲状腺切除手术)。
慢性喉阻塞
(一)喉外伤后遗症:如瘢痕性喉狭窄,医源性损伤(如气管切开、内窥镜检查、气管插管特别是长期带气囊插管)引起的喉部肉芽组织增生或软骨支架坏死性病变。
(二)喉部良、恶性肿瘤手术后引起的瘢痕性增生(如较为广泛的声带乳头状瘤、各类半喉切除术)。
(三)颈部病变的压迫:如颈部肿瘤、巨大甲状腺肿,颈部转移性癌等。 |
|
(一)吸气性呼吸困难:其原因是声带上在平而下面倾斜,正常情况下,吸气时气流推声门斜面向内下,但因声带外展,声门开大,呼吸通畅,但当声门变窄时,吸入的气流将声带推向下方,使两侧声带游离缘彼此靠近,故声门更为狭小而出现吸气困难。
(二)吸气性喉鸣:因气流通过狭窄的喉腔产生振动和涡流而发生的鸣声。当声门下粘膜肿胀时,可产生犬吠样咳嗽(croup)。
(三)吸气性软组织凹陷:由于吸气时胸腔内产生负压,使胸壁的软组织内陷而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上腹部等处的吸气性凹陷现象。
(四)声音嘶哑:病变在声带处,由于声带活动障碍而发生嘶哑症状。
(五)根据病情轻重,喉阻塞可分为四度:
一度:平静时无症状,哭闹,活动时有轻度吸气性困难。
二度:安静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缺氧症状不明显。
三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外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明显。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不愿进食。患者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心跳强而有力,即循环系统代偿功能尚好。
四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体内二氧化碳积聚,患者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可因窒息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
|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喉阻塞的诊断产并不难,但应与肺源性,中枢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困难。支气管哮喘时出现明显的呼气性困难,无声嘶。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如为肺部炎症,则肺部吸诊可有湿罗音。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
(二)中枢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引起。呼吸次数慢或不规则,如潮式呼吸、间歇性呼吸,点头呼吸等。
(三)心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气都困难,坐位或立位时减轻,平卧时加重,患者有心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
|
喉阻塞能危及生命,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处理。应按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原因,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
一度:应明确病因,积极治疗。由喉部炎症引起者,应及时使用激素加抗生素,配合蒸气吸入或雾化吸入等。
二度:积极治疗病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作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工作。如为异物,应立即取出;如为肿瘤,可考虑气管切开。
三度:根据病因医疗条件,患者体质等全面衡量而决定。如为异物应及时取出,如为急性炎症,可先试用药物治疗,若观察未见好转或阻塞时间较长,全身情况较差时,应及早施行气管切开。因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喉阻塞,宜先行气管切开,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根据病因,给于其他治疗。
四度:因病情危急,应当机立断,行紧急抢救手术。利用麻醉喉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或插入气管镜解救呼吸或行环甲膜切开。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常规气管切开术,然后再寻找病因进一步治疗。 |
|
houzuse
喉阻塞
laryngeal obstruction
一个重要的喉病体征,各种原因导致喉腔狭窄或闭锁均可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又名喉梗阻。喉阻塞时出现的呼吸困难称为喉源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窒息和死亡。尤其是小儿喉腔相对窄小,一旦发生喉阻塞,进展快,病情重,常因缺氧造成窒息,故更应引起重视。
喉阻塞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起病急,病情重,预后较差。一般说来喉阻塞虽然临床表现严重,但经及时诊断,正确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转危为安。
病因 一切能引起喉腔狭窄和闭锁的疾病都是喉阻塞的原因。
急性喉阻塞 常见病因如下:
① 喉部炎症性疾病。引起喉阻塞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和特异性炎症。前者较多见,包括急性喉炎,特别是小儿急性喉炎和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成人急性喉炎主要表现为喉痛和嘶哑,无明显呼吸困难。后者较少见如喉白喉、喉结核、喉梅毒和喉硬结症等,除喉白喉外一般发展较缓慢,有些病例表现为慢性喉阻塞。喉部临近组织的炎症,如口底的炎症、咽部脓肿等,可波及喉部产生喉阻塞。
② 喉外伤。包括来自喉外和喉内的两种损伤,前者如喉切割伤(刎颈)、钝挫伤等。后者如吸入沸水、化学物质的烧灼伤等,喉部手术、气管插管和气管镜检查等也可损伤喉部粘膜或引起喉内小软骨骨折或关节脱臼等。
对呼吸衰竭的患者插入带气囊的气管套管,连接呼吸器,应用正压呼吸进行抢救,可引起喉、气管损伤。插管过粗、气囊压力过大以及插管随呼吸不时活动等都是造成损伤的因素,主要引起声门下和气管的损伤,其部位见图容易发生气管狭窄的部位。可导致狭窄或闭锁。
③ 喉异物。多见于小儿,嵌顿于声门或声门下的异物。除机械性阻塞喉腔外,还可引起喉痉挛,更加重了喉阻塞的程度。较大的喉异物常致患儿立即窒息,甚至死亡,来不及送到医院抢救,所以主要在于预防。异物的种类主要有豆类、花生米、骨片和口哨等。
④ 喉水肿。除喉部炎症和外伤所致的喉水肿外,主要是变态反应所致的喉部血管性水肿和变应性喉炎,变应性喉水肿起病急,发展快,但经正确治疗可迅速痊愈。
⑤ 喉麻痹。即声带不能活动,双侧声带不能外展时声门不能张开而有喉阻塞的表现,甲状腺切除手术损伤喉返神经是常见的原因,这是因为在解剖上喉返神经从甲状腺旁通过的缘故。
⑥ 喉痉挛。破伤风患者全身痉挛发作时也可有喉痉挛发生,喉异物刺激和行喉插管时也可引起。此外,动物试验证实溺水致死主要原因是喉痉挛,气管内并没有积水。
⑦ 先天性喉畸形。较少见,如喉蹼为一水平膜状物联结于两声带之间,巨大喉蹼致喉腔完全闭锁或仅留一小孔隙,常出生后即死亡,临床上难以见到。中等大小的喉蹼呈现喉阻塞的表现,并妨碍小儿的生长发育。
慢性喉阻塞 常见病因如下:
① 喉部肿瘤。良性或恶性肿瘤若阻塞喉腔可致喉阻塞,良性肿瘤中以小儿多发性乳头状瘤多见;恶性肿瘤中以喉癌多见。
② 喉瘢痕狭窄。由于喉外伤处理不当或喉部放射治疗后喉软骨、粘膜坏死所致。治疗困难,需要较长时间,可采用各种喉模行喉部扩张术。
临床表现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吸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为吸气运动加强,吸气深而费力,重者吸气时头后仰。其发生机制的解释是:声带上面较平坦,下面稍向外倾斜,当喉阻塞时患者用力吸气,将声门推向下方,两侧声带游离缘靠拢,使狭窄的喉腔更为狭窄;呼气时气流冲击声带下面,使之向两侧分开,声门较开大,故表现为吸气困难而呼气基本无碍。
吸气性喉鸣 为吸入的气流急速通过狭窄的喉腔和声带颤动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