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 医学心理学 : 中药材 > 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录
No. 1
  呼吸窘迫综合征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为示区别,1972年ashbauth提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命名。现在注意到本征亦发生于儿童,故欧美学者协同讨论达成共识,以急性(acute)代替成人(adult),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缩写仍是ards。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也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nrds) 多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缺乏所致,表现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弱,死亡率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阶段或类型。其临床特征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本症与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颇为相似,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为示区别,1972年Ashbauth提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命名。现在注意到本征亦发生于儿童,故欧美学者协同讨论达成共识,以急性(acute)代替成人(adult),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缩写仍是ARDS。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也叫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NRDS) 多见于早产儿,是由于肺成熟度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简称PS)缺乏所致,表现为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弱,死亡率高.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极度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增速,X线透视肺部呈弥漫性浸润阴影。病情危重,需要积极抢救。典型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呈现阶段性。第一期:为创伤复苏阶段,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创伤后的反应性呼吸增快。第二期:逐渐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青紫。但体格检查和X光肺部检查,没有异常。及时治疗,可望迅速恢复。第三期: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青紫,即使吸入高浓度氧气也不能纠正。第四期:为通气衰竭,有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合并酸中毒,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应对措施
  在治疗急救中应采取的措施:脱水以减轻肺水肿。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缓解某些致病因素对肺的损伤。应用氧气疗法和机械呼吸器,以维持肌体生命功能,以便为治疗疾病赢得宝贵的时间。输血输液切忌过量,呼吸道必须保持通畅,吸氧浓度不宜过高。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疾病编码:
  
  归属系统:
    呼吸系统
  药疗方案:
     预后和治疗 如果不治疗,严重的低氧血症将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但是如果给予新生儿适当的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会开始产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在4~5日内被治愈,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加快患儿的恢复。 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减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通过测定动脉血气、胸部X线可了解严重程度,并且能快速减少呼吸机支持。判断早产儿在生后有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度危险后,可立即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预防;当诊断患儿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并且病情稳定时,作为治疗用药给予。重复Survanta(天然小牛肺中存在,包含蛋白B、C,Colfoscerrl棕榈酸,棕榈酸和三棕榈酸甘油酯)剂量,每6小时1次(可给予4次);或Exosurf(一种不含有蛋白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包括Colfoscerrl棕榈酸,十六烷基油酯和Tyloxapol),可根据需要每12小时1次(可用3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当时及以后,应严密监测患儿的情况,以确保对治疗的耐受、氧和的变化、通气的变化以及全身血压的迅速反应;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后,肺顺应性可迅速改善,因此可能需要迅速降低呼吸机的最高气道压力,以避免肺气漏的危险,其他呼吸机参数(FiO2,呼吸频率)也同样需要降低。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能消除由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或其他未成熟的问题,或确保良好的预后。在NICU中进行这一治疗时仍需很小心,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存活是由于降低了肺气漏(张力性气胸、肺间质气肿)发生的危险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呼吸和循环状况需要严密监测,以保证随着肺功能的改善而使治疗保持适当。当电血氧仪发出一束光,透光指(趾)可连续监测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能连续且无创伤地监测CO2分压和O2分压的经皮装置能减少抽取血标本的次数。脐动脉插管(UAC)常旋转于中重度患儿,因为他们需要吸入氧的FiO2≥40%。如果不旋转UAC,应旋转经皮的桡动脉插管,以连续监测血压并获得动脉血气标本。 早产儿PaO2是50~70mmHg,这样的氧分压可提供几乎完全饱和的血红蛋白,是因为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是胎儿型血红蛋白,它们和氧的亲和力高。维持这高的氧分压会增加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的危险性。在成人,正常的氧分压为40~50mmHg。
  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过氧罩供氧就能恢复很好,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通过其自主呼吸和CPAP的支持亦可恢复很好,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需要呼吸机支持。 当使用氧罩或鼻导管供氧时,氧气和空气混合,氧气的百分比供给应通过氧气分析仪测定并经常记录。氧供通过直接的分钟流量比例既不能精确计算,又不能评估。氧气必须加温(36~37℃)加湿,以防止分泌物变干和气道痉挛。 CPAP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他们需要FiO2≥40%以维持氧分压在50~70mmHg。如果患儿情况恶化,应早期使用CPAP,正压使肺泡在呼吸周期始终张开,从而改善氧合,并减少大量血液经过肺不张区域。
百科大全
  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JP〗 syndrome
  包括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前者又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未成熟肺,主要见于未成熟儿。病理以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性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二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临床上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突出的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吸频数。病程早期肺部体检可正常。晚期双肺在吸气时听到细小湿■音。X线表现为两肺野普遍性透亮度减低,内有均匀的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血气分析PaO2明显下降,PaCO2增高。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X线表现,对新生儿可作Fulham评分。治疗主要措施为给氧以纠正低氧血症,腹水,纠正酸中毒,早期短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新生儿可使用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打入肺内防治该病。
包含词
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