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当初西蒙先生的定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所谓的"后摇滚"到底又是什么?它和所谓一般的"摇滚乐"又有何区别?如果说"后摇滚"音乐便如同"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动,那么它主要便是企图颠覆摇滚乐的基本概念与传统架构,或是甚至针对整个所谓音乐工业的运作做一消极的反抗。
譬如说,同样是玩电吉他、鼓及贝斯的摇滚团体,但换到玩"后摇滚"的乐手中,却可能完全转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创作观念。简略地说,所谓"后摇滚"其实就是一种由概念或理论去颠覆传统摇滚音乐创作的模式(如主旋律-桥段-主旋律-桥段)。而如果你听过一点"后摇滚"的音乐的话,你或许就会发现,他们所引用的理论则大都是援用所谓"解构主义"或西洋文学理论里头的"后现代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观念。也因此,就像十年前南辕北辙的"解构主义"作品一样,现在你若去找寻所有的"后摇滚"乐队,那你可能会发觉他们听起来没有一个乐队是相近或相类似的风格(或许在他们的脑中,风格早已被 打破或不存在了)。
所以,当初西蒙先生心里所想的定义应该是很广泛的,因为当94年芝加哥乐队Tortoise和Sea And Cake发表同名专辑时,这两张专辑便已呈现出两种颇为不同的风格:Tortoise深受七十年代前卫摇滚乐队Can及电子乐实验乐队Kraftwerk的理念影响,但有的作品又直承现代音乐、极简主义(如Philip Glass)或是Free Jazz大师Miles Davis、Ornette Coleman 及Sun Ra的影响;至于Sea And Cake,则反而专注于营造漂浮低调的情感;甚至在"后摇滚"领域较为知名的Stereolab则是大量运用流行音乐的基调,然后再加以解构重组而成另一种风貌的。
实验运动失败的例子
然而就在几年论述交替纷沓的时候,一些情势跟着改变,Grunge或另类音乐逐渐面临衰退期,而Electronica则逐渐兴起。那时候西蒙先生视为新的音乐创作手法的概念,如今却已经变成时下电子音乐的基本技巧与常识;从新世代青年代言人Beck到电子乐新宠Massive Attack、Prodigy或Chemical Brothers 等,或多或少都应该受到这些"后摇滚"团体的启发与影响。结果,后摇滚运动及当初被西蒙先生所指涉的乐队,不得不朝着更艰涩前卫的方向走去,甚至导致有人已将这个运动视为一个实验运动失败的例子。
尽管在这样严厉的各方误解与争论下,Tortoise、Gastr Del Sol及Tran AM等芝加哥团体 却仍还是陆续发表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以宣告"后摇滚"时代的来临。除了从94年开始从芝加哥独立厂牌发行的专辑外,Tortoise在96年发表的《Millions Now Living Will Never Die》后 来被Alternative Press视为九十年代跨世纪的经典;而冷峻精准的Gastr Del Sol则在98年的《Camoufleur》被评为"后摇滚"新的里程碑;甚至其它较不知名的欧美团体如Dirty Three、Labradford、Oval、Ui、Shellac、 Flying Saucer Attack、Spiritualized、Mogwai、U.N.K.L.E、Cul de Sac、Spectrum、Third Eye Foundation等等也都不断有着让人激赏的佳作.如果你稍微注意的话,甚至连在去年推出新专辑,美国最具影响力的R.E.M. 乐队也转而开始向这些后摇滚团体学习。
当然,有的媒体预测下一波新的潮流应该就会轮到后摇滚音乐。而这些"后摇滚"乐队也将会慢慢地浮出水面。只是,这样逐渐的被主流拉拢,对于一些坚持理想,追求前卫新观念的人来讲,他们则又再度提出质疑与反对,认为当初这些"后摇滚"团体所实验出的方法,如今已被使用的太频繁了,也失去了当初追求革新的意义。
1998年一位Paul Dickow先生曾为文提出,现今已没有任何新的后摇滚作品足以让他感到兴奋,也目前没有新的创作者来挑战这些后摇滚团体,这让他感到忧心。于是他接着提出三个值得思考的概念,以供未来的创作者去努力:
1、将主旋律去中心化;
2、开始采用非丰富表情的乐器来表现;
3、以最便宜的数字化机器做为每个人创作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