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 名: macaca cyclopis
英 名: formosan rock-monkey
俗名:黑肢猴
英文俗名:formosan macaque或formosan rock-monkey
台湾特有种,属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学名中cyclopis是指圆的,macaca cyclopis意指「圆头的猕猴」。属于旧大陆猴(old world monkey)
在台湾是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灵长类。
形态特征:头躯干长36~45公分,尾长26~46公分,体重约5~12公斤。头圆脸平,面颊裸出具颊囊,耳壳小。全身毛被厚软,冬季为暗石板色,夏季转为橄榄绿色,腹面为浓灰白色,股间有明显之红棕色肉垫,四肢下部及尾端接近于黑色,尾部粗且长。
生态习性:杂食性,以植物之果实、嫩茎叶、浆果类为主,食物摄取种类依季节而改变,偶尔也吃昆虫。为群居性动物,一群约10至30只左右集体行动,活动区域以树林上层为主。白天活动,清晨和黄昏为觅食高峰,喜出现于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遇危险时会发出短促之吼声或摇动枝干来警告同伴。
栖地分布:为台湾特有种,广泛分布于各山区,栖息地从全岛海拔100~3200公尺之浓密天然林带皆可发现其踪迹。 |
|
台湾猕猴成年个体体长约60公分,雄猴一般都比雌猴大,尾长约体长的三分之二,体重约5-12公斤。两侧面颊有颊囊,进食时会先将食物塞满颊囊,再跑到安全的地方慢慢咀嚼。台湾猕猴臀部有两块角质化厚厚的皮肤肉垫,称为“髀胝”或“胼胝”,有利于在锐利的珊瑚礁岩或粗糙的石头、树干上休息与活动。[2] 台湾猕猴 (10张) |
|
台湾猕猴栖息于台湾从低海拔到二十二百公尺的高山,而以中低海拔分布较多。栖息于各种森林,尤其是浓密原始阔叶树林或岩石裸露地且近水源之处。[1] 台湾弥猴族群分布极普遍,因是白天活动,故很容易发现它们之活动及留下来的踪迹,主要分布于太鲁阁国家公园区内中低海拔各个溪谷附近,其中以陶塞溪谷、莲花池、神秘谷、南湖溪、中央尖溪谷、太鲁阁大山附近均可发现,而在较高海拔地区偶尔亦可见其踪迹如大禹岭、合欢山。国家公园境内自然环境较不易为人所破坏,极适合台湾猕猴的栖息。[1] |
|
台湾弥猴通常是白天活动,而以黄昏或清晨浦活动高峰,此时亦较易发现猴群踪迹。天气恶劣时,喜栖于岩壁洞穴间。 营群居生活,约十只至五十只一群,通常为二十只左右。群居于树上,有高度之社会组织,由一只强壮之雄猴领导,定点活动时会派出斥候,担任警戒。团体行动时,先派出斥候探路,然后由小猴及母猴先走,成熟雌猴垫后。行动路线极固定,有些猕猴群会随季节或食物的分布作栖息它的迁移。有时会到地面行走,由这棵树到另一棵树或到溪边喝水,留下脚印或排遗。 属于杂食性,食物包括浆果、核果、竹、植物嫩叶、甲壳类、软件动物、昆虫等,大部分以植物为主。为了应付环境的变化和威胁,它们吃东西的速度很快,来不及吞下的,就存放下颚两旁的颊囊,等有空时再慢慢咀嚼。[1] |
|
台湾猕猴的生殖有季节性,每年秋冬季交配十月到一月,交配季时雌猴臀部与尾基的皮肤会肿胀变红性皮变化,这是雌猴发情的特征;怀孕期约5个半月,春夏交会之际生下幼猴。育婴的工作完全由母猴担任,公猴与小猴无任何接触。小猴约留在母猴怀里2-3个月。[3] |
|
生长于印度的恒河猴,先是往北迁移,在数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迁移来台湾。冰融之后就慢慢演化成台湾特有的台湾猕猴。 台湾猕猴的学名为Macaca cyclopis,其中cyclopis是指“圆”的意思,主因当年英国驻台副领事史温侯从柴山抓了两只幼小猴子回英国鉴定,确认为台湾特有的物种;而幼猴脸比较圆,所以又称为圆脸猴。[2] 17世纪时,荷兰人所绘制的台湾地图上,将柴山写成“Apenberg”,意即“猴山”,表示柴山的猕猴早在17世纪之前就已存在,称得上是柴山的“原住民”。 在军事管制时期,猕猴因此受到保护。 1989年,柴山开放后,由于登山客积极保护,并开始喂食,所以猕猴不像一般野生动物对人类充满戒心,成为极易观察欣赏的对象。柴山上,处处可以看到母猴亲昵的照料小猴,以及它们互相理毛的温馨画面,堪称为柴山传奇。[4] 在高雄市,台湾猕猴也是濒临绝种的保育类动物。有关研究者自1993年7月至1999年12月,平均每年观察及追踪寿山台湾猕猴超过180天以上。同时经由个体辨识, 来确定猴群之成员组成变化以及行为。统计出2009年寿山台湾猕猴之猴群数有22群,其中有2群在追踪中;其数量约为780只,但增长率有趋缓之势。[5] |
|
无危。[6] |
|
台湾猕猴有人类约三岁智力,会模仿、也会学习。台湾猕猴常常集中在柴山栈道两旁,等候喂食,故时有猕猴抢食及人类干扰猕猴的事件发生。根据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在2005年对柴山10只个体做筛检,发现九成个体感染B病毒。[2] |
|
高雄市政府已订定寿山自然公园管理办法,并获行政院核备在案,现正进行范围之界定 ,及柴山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区。但自七十八年部份开放以来,经人类的践踏与蹂躏,寿山孕育大 自然无数的生命及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却逐渐地受到有形的破坏及无形的杀手,而走向资源枯竭 与生态毁灭的忧虑,使整个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了。 其实此种情形,有心人士与有关单位一再呼吁,其效果不佳,还是我行我素,有过之而无不 及,无知的行为使生态系之潜在危机,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为了进一步保护,其整个生态环境可早已列为保护区、环境教育区等,在此过渡的阶段,应有一套有效的经营与管理.并剑及履及地实行,否则为时已晚,再谈复育工作,那谈何容易?今日不做,明日就会后悔!藉此篇报告, 除对台湾猕猴有近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外,更盼唤醒人类的良知,保育寿山整个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以达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
|
1. 台湾猕猴.国中生物科教材资源.2012-01-01 2. 台湾猕猴.高雄市鼓山区内惟国民小学 柴山生态教育中心.2012-01-01 3. 台湾弥猴.第七届「台湾学校网界博览会」.2006-01-01 4. 欢迎熊猫来台 马英九拟向大陆回赠台湾猕猴.新华网.2005-05-03 5. 台湾猕猴.世新广播电台.2009-04-26 6. Macaca cyclopis.The IUCN Red List |
|
- n.: formosan rock-monkey, formosan macaque
- lat.: macaca cyclopis
|
|
黑肢猴, 岩栖猕猴, 台湾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