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厦门小吃
小吃是厦门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由于厦门小吃体现了厦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品种的丰富多样,全国罕见;也不仅由于厦门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厦门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没有一个厦门人不吃小吃,它已经深深溶于厦门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对于厦门人来说,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烧肉粽",那马路边骑楼下点着"臭十"(乙炔)灯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可以说,不了解厦门的小吃,就不仅无法了解厦门的食俗,也无法了解厦门人。
据厦门民俗学会近年的调查,目前厦门的小吃大约有200多种,制作售卖小吃的摊点、酒楼、餐厅仅在岛内就有2600多家,许多黄昏之后才出现的流动摊贩尚不计算在内。这么庞大的数目,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负盛名的摊点、酒楼简略介绍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小吃有;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千、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捆蹄、夹饼、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鲨肉、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杨、炒面线、豆包仔馃等等。
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加工制作的,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厦门、海沧、安海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厦门百谷港出产的品质最佳。可惜围海造地,芫当已不再成港,现在的土笋冻只有靠高浦、海沧、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极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蚝仔煎则是选黑耳白肚(黑白对比越强烈,说明越新鲜)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搅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锅后,撒点胡椒,放数叶芫荽,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香酷,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虾面的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先把虾去壳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食时,将面搅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糖葱饼,过去有许多小贩挑着担沿街走巷叫卖,现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约五六厘米直径的小春饼皮,包上一小段专门炼制的油葱糖和酸萝卜、葱、蒜、辣酱、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普遍的小吃了,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辣酱、花生酱等熬成的,又鲜又辣,别具口味。
芋泥、芋枣、芋包,则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烂。主要喝稀饭汤。
传统中,一种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如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棕,"碰记"和"真好味"的鱼丸场,"章记"的虾面,关隘内治姐的美人薄饼,思明北路程阿树的蚝仔煎,二舍庙陈汉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吴唇的韭菜盒,打锡箔巷叶栋梁和笛仔仙陈金水的土笋冻,福茂街口何金钗的沙茶面,海关边王奕然的油葱馃,思明北路猫车的贡鱿鱼,赖厝埕蔡淑贞的芋包,十六崎脚陈玲的麻嵫等等。
岁月流逝,数十年前的这些老字号能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楼为代表。像"九龙盘",借成套餐具为媒介,将九种小吃组成一道风味梅花拼盘,构思相当奇巧。同时将芋包、肉粽、油葱馃、夹饼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们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尝多种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厦门街头巷尾可见的风味小吃,但又较那些小摊点工料精致,风味更佳。
另一潮流则是将小吃"家常化"。像芋枣、卤鸭、五香、卤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场都有许多摊点,专卖给顾客带回家做家常饭菜。
无论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厦门人对小吃的喜爱是何等深切。相信厦门的小吃还会再发展,发展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 | | 厦门小吃厦门小吃
厦门小吃
小吃是厦门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由于厦门小吃体现了厦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品种的丰富多样,全国罕见;也不仅由于厦门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厦门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没有一个厦门人不吃小吃,它已经深深溶于厦门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对于厦门人来说,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烧肉粽",那马路边骑楼下点着"臭十"(乙炔)灯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可以说,不了解厦门的小吃,就不仅无法了解厦门的食俗,也无法了解厦门人。
据厦门民俗学会近年的调查,目前厦门的小吃大约有200多种,制作售卖小吃的摊点、酒楼、餐厅仅在岛内就有2600多家,许多黄昏之后才出现的流动摊贩尚不计算在内。这么庞大的数目,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负盛名的摊点、酒楼简略介绍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小吃有;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干、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汤、炒面线、炒米粉、豆包仔馃等等。
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加工制作的,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厦门、海沧、安海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厦门百谷港出产的品质最佳。可惜围海造地,芫当已不再成港,现在的土笋冻只有靠高浦、海沧、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极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蚝仔煎则是选黑耳白肚(黑白对比越强烈,说明越新鲜)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搅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锅后,撒点胡椒,放数叶芫荽,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香酷,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虾面的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先把虾去壳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食时,将面搅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糖葱饼,过去有许多小贩挑着担沿街走巷叫卖,现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约五六厘米直径的小春饼皮,包上一小段专门炼制的油葱糖和酸萝卜、葱、蒜、辣酱、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普遍的小吃了,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辣酱、花生酱等熬成的,又鲜又辣,别具口味。
芋泥、芋枣、芋包,则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烂。主要喝稀饭汤。
传统中,一种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如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棕,"碰记"和"真好味"的鱼丸场,"章记"的虾面,关隘内治姐的美人薄饼,思明北路程阿树的蚝仔煎,二舍庙陈汉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吴唇的韭菜盒,打锡箔巷叶栋梁和笛仔仙陈金水的土笋冻,福茂街口何金钗的沙茶面,海关边王奕然的油葱馃,思明北路猫车的贡鱿鱼,赖厝埕蔡淑贞的芋包,十六崎脚陈玲的麻嵫等等。
岁月流逝,数十年前的这些老字号能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楼为代表。像"九龙盘",借成套餐具为媒介,将九种小吃组成一道风味梅花拼盘,构思相当奇巧。同时将芋包、肉粽、油葱馃、夹饼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们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尝多种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厦门街头巷尾可见的风味小吃,但又较那些小摊点工料精致,风味更佳。
另一潮流则是将小吃"家常化"。像芋枣、卤鸭、五香、卤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场都有许多摊点,专卖给顾客带回家做家常饭菜。
无论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厦门人对小吃的喜爱是何等深切。相信厦门的小吃还会再发展,发展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
厦门小吃地址大全
从厦大西村坐2路或48路到思明南路的中山路站下,旁边就是中山路步行街。
从思明南路这端开始逛....如图,右手边第一条支路就是传说中小吃汇聚的局口街,有出名的阿卿薄饼和红记德的北仔饼和鱼香夹馍。(突然发现中山路一带较出名的美食大都分布在图中的右侧支路里)
在到局口街之前,还有一条小巷子,叫局口横巷。起先我还误认为它就是局口街,横巷1号是家厦门薄饼,老板是个蛮顺眼的眼镜JJ,她说阿卿在隔壁的局口街,让我们先试试她的,再去阿卿那里对比一下。
两家的薄饼都是1.5元/个,就像我们这的春卷。
眼镜JJ家的貌似放了甜辣酱,口味重些;阿卿家的放了海苔,有特别的香味,料也蛮足的。我还是比较喜欢前者。
在局口街没找到红记德,有点遗憾....一扭头,看到对面街有一辆叶氏麻糍的推车,但看卖麻糍的小弟,总觉得那模样很不专业,还是打算等上鼓浪屿后再吃。
再往前走,看到一个卖冰激凌的推车,号称“欧洲人自制的冰激凌”,有6种口味,我承认我是被老外帅哥吸引过去了,花6块钱买了一个小小的水蜜桃口味的冰激凌球,唉,真的很一般啊........
走到大中路,看到大中沙茶面的招牌,好大好多个...貌似有两家店面,不晓得是同一家,还是像我们朱紫坊破店那样为了竞争。没进去吃,拍完照就走人了~~
陈佳甜品在镇邦路65号(在中山路上看不到这家),要走进去一点(详看美食地图),听说这家不错,特意拍了照,但当时兴趣不大,也没进去。
午饭还没解决,赶紧杀进靠近轮渡那端的黄则和,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啊...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看着五花八门的食物和拥挤的人群,突然不知道吃什么好,先来碗花生汤(1.5元/碗)和一个曲曲龟(1.5元/个)。
花生汤太甜腻了,喝不完,和5年前到这里喝过的一样,还是那么那么甜!!!
曲曲龟名字真奇怪,样子也奇怪,黑乎乎的一坨,里面是花生碎、芝麻之类的东西,我现在已经忘了,总之也是非常甜的东西!
也许还没点到最好吃的吧,觉得黄则和一般般。
对了,要买吃的还得先买票,真麻烦啊,我无比厌烦这样的方式,吴再添也是这样的。
月华沙茶面在镇邦路78号,民立小学斜对面的小路进去。
一定要看看我们可爱的面包说mm为我特制的美食地图~~~无比可爱
面的味道还不错,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有点遗憾这次厦门行最终还是没去品尝乌糖沙茶面。
某人说,这就是黄面嘛,不要吃完了,留点肚子吃别的。
ps:这碗加了豆腐和罗汉肉的沙茶面是4元。
传说中雅子泡芙又大又好吃,我寻寻觅觅....大概位置就在巴黎春天百货的对面,露天的泡芙站。
果然很大个,但价格也不便宜,普通香草味的5元/个,抹茶味的要6元,我买了个5元的,再加一杯抹茶雪泥(8元/杯)。
泡芙里的鲜奶油冰冰凉凉,很好吃,不过吃一个就好了,多了应该也会腻的。雪泥就一般了,看起来挺漂亮,味道就是加了抹茶粉的奶昔吧。
逛着逛着经过三真丸子,我的攻略里没有,但貌似在网上搜索时有看到,拍张照,然后飘过~~~
大热天的很容易口渴,走累了,一抬头看到福伯烧仙草,试试吧~~~我还蛮喜欢仙草的。厦门好多家福伯,厦大附近也有两三家,不知道味道一样不。
这家我就要了最便宜的3元一杯的,里面有西米、花生、椰果、仙草、红豆,还蛮丰富,冰冰的也蛮爽。喜欢放了花生后的口感,香香的...
小店里很多学生模样的顾客,一面墙上贴着满满当当花花绿绿的留言...都是小男生小女生才会干的事吧
福伯在中山路黑底白字招牌“新概念”进去,就到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