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 南朝
目录
·朝代·作者: 南朝 Nan Chao·《李商隐 Li Shangyin: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李商隐 Li Shangyin: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曹松 Cao Song: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李宗谔 Li Zonge: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更多诗歌...·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a southern area of the Song, Qi Chen 4 ﹑ ﹑ beam toward the general·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Pan said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south ﹑ Ming
·南朝概述 Southern Overview·宋(公元420—479年) Song (AD 420-479 years)·齐(公元479—502年) Qi (AD 479-502 years)
·梁(公元502—557年) Liang (AD 502-557 years)·陈(公元557—589年) Chen (AD 557-589 years)·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英文解释·相关词·包含词
·分类详情·更多结果...
朝代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方的北齐、北魏、北周等国合称为“南北朝”。
  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南朝历史作用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南朝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南方工商业也得到发展。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南朝的经济
  南朝对南方的经济进行了大开发,南方人口大量增加。464年,宋国户口90万6千余,人口468万余。发达地区如会稽郡,人口就有35万。到了陈宣帝时,人口为60万户,隋灭陈,得户仅50万,口200万。
  南朝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闽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宋(公元420—479年)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前四二二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刘宋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文帝贸然北伐,与北朝的魏国交战,反而被北魏太武帝率领骑兵集团大举穿插突击,短短两个月就由黄河北岸攻到了长江北岸,使南朝损失比北朝更为惨重;而北朝的远征军将士染病者颇多,国人对此也颇为怨恨,北国政治随即陷入混乱。南北双方无能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四五四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但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仅对诸将疑忌,而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四七九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告灭亡。
  南朝-宋帝王世系表
  武帝刘裕(420-422)420年称帝在位2年
  少帝刘义付(422-424)
  文帝刘义隆(424-453)
  孝武帝刘骏(453-464)
  齐(公元479—502年)
  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自己的兄亲、叔侄,至东昏侯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齐国的江山又被动摇了。公元五零一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了齐的统治。
  南齐-唐寓之暴动
  南齐时庶族地主企图挤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权而发动的暴乱。南朝庶族地主为了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政府的黄籍上注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改成百役不及的士族。刘宋以来,这种改注籍状,诈入仕流的庶族地主很多,自宋明帝泰始三年(467)至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扬州九郡的黄籍上,被检查出诈注户籍的就有七万一千余户。萧齐政府为了增加直接控制的户口,提高赋税收入,扩大徭役的负担面。齐高帝萧道成即位的第二年(建元二年,480),专门设立校籍官,置令史,指派虞玩之主持黄籍的清查。齐武帝萧颐即位后,继续清查,鉴定士族的真伪。那些被认为有“巧伪”的户籍,都须退还本地,名为“却籍”;核查出本应服役纳赋而户籍上造假的,便恢复原来的户籍,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后来甚至要把被却籍者罚充远戍,这种做法危及曾在户籍上弄虚作假的庶族地主的切身利益,于是爆发了唐寓之事件。
  唐寓之(?~486),富阳人,世代图墓为业,侨居桐庐(今浙江桐庐西)。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冬,他在新城(今浙江新登东)一带结党四百余人。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暴动,首先攻下富阳。三吴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浙江东部)的被却籍者纷纷参加,众至三万。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他们的户籍本为白籍,因此暴乱者被称为“白贼”。唐寓之又攻下桐庐,进占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盐官(今浙江海宁南)、诸暨、余杭等县,并在钱唐称帝,置太子,改国号为吴,建元兴平。以钱唐新城为皇宫,县廨为太子宫,设置百官,以寒门出身的钱唐富人柯隆为尚书仆射、中书舍人,兼领太官令、尚方令。唐寓之还派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郡(今浙江金华),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齐武帝急派禁兵数千,战马数百讨伐。唐寓之临时组合的军队,一战即溃,寓之被杀,各郡县相继被平定。事后,参与暴乱的不少民丁,被罚修白下城(时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或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
  此暴乱虽很快平定,庶族地主反检籍的斗争并没有停止。永明八年,萧齐政权被迫停止检籍,并宣布“却籍”无效,对“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宋末升明(477~479)以前户籍所注的原状。许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赋役的特权。
  梁(公元502—557年)
  梁朝的建立者萧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五四八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五五一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王僧辩,陈霸先等南朝将领集结余部,终于打败了侯景。公元五五七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
  南朝-梁帝王世系表
  历史 南朝-梁(502-557)武帝(464-549)
  502年称帝在位48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503-551)
  549年即位在位2年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508-554)
  552年即位在位3年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543-557)
  555年即位在位2年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陈(公元557—589年)
  公元557年,陈霸先
  南北朝地图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便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陈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时为最广。太建五年伐北齐,得和、南司、衡、巴、罗、定、扬、霍、合、江、西楚、东广、淮、泾、南谯、东豫、光、建、谯、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仅恢复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复了淮北的部分州县。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南朝陈一家。公元五八三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 Nan Chao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诗人: 李商隐 Li Shangyin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
  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诗人: 李商隐 Li Shangyin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诗人: 曹松 Cao Song

  三篱盖驰道,风烈一无取。时见牧牛童,嗔牛吃禾黍。
《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诗人: 李宗谔 Li Zonge

  仙华玉寿夜沉沉,三阁齐云複道深。
  平昔金铺空废苑,于今琼树有遗音。
  珠帘映寝方成梦,麝壁飘香未称心。
  惆怅雷塘都几日,吟魂醉魄已相寻。
更多诗歌...
请鉴赏:

  刘筠 Liu Jun: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石延年 Dan Yannian: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杨亿 Yang Yi:南朝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a southern area of the Song, Qi Chen 4 ﹑ ﹑ beam toward the general
  我国 南北朝 时期,据有 江 南地区的 宋 、 齐 、 梁 、 陈 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 建康 ,即今 南京市 ,故后人或借指 南京 。 唐 周贺 《送绍康归建业》诗:“ 南朝 秋色满,君去意如何?帝业空城在,民田坏塚多。” 清 陈恭尹 《秋日西郊宴集》诗:“欲洒 新亭 数行泪, 南朝 风景已全非。”详“ 南北朝 ”。
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Pan said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the south ﹑ Ming
  泛称位于南方的 南宋 、 南明 。 宋 范仲淹 《奏为契丹请绝元昊进贡利害》:“今有见虏主亲信,须指挥 夏州 令 杨守素 入南朝勾当,必是动有关报。今来虏使却言北朝并不子细。”《宣和遗事》后集:“ 金 人已渡河,乃呼曰:‘使南朝若遣二千人守河,我辈怎生得渡哉。’”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何意南朝天子,竟投大将之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小引》:“《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 田汉 《看成都京剧团演<杨八姐盗刀>》诗:“雉尾娥眉胆气豪,如飞双骑转南朝。”
南朝概述 Southern Overview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之后,在南方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国家,而它们存在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中最长的不过五十九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较快的一段时间。此时,中国正处于南北分裂的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南朝与北方的北齐、北魏、北周等国合称为“南北朝”。
  南朝继承了东晋的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
  南朝历史作用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南朝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为汉族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传播作出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南方工商业也得到发展。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说: “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梁萧子显所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南齐书·文学传论》),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鲍照的乐府诗,唱出了广大寒士的心声,他在诗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继陶渊明的田园诗之后,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南朝的经济
  南朝对南方的经济进行了大开发,南方人口大量增加。464年,宋国户口90万6千余,人口468万余。发达地区如会稽郡,人口就有35万。到了陈宣帝时,人口为60万户,隋灭陈,得户仅50万,口200万。
  南朝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另外,闽江、珠江流域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
宋(公元420—479年) Song (AD 420-479 years)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赵氏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前四二二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刘宋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文帝贸然北伐,与北朝的魏国交战,反而被北魏太武帝率领骑兵集团大举穿插突击,短短两个月就由黄河北岸攻到了长江北岸,使南朝损失比北朝更为惨重;而北朝的远征军将士染病者颇多,国人对此也颇为怨恨,北国政治随即陷入混乱。南北双方无能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四五四年,文帝薨。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先后为帝,但他们俩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仅对诸将疑忌,而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四七九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告灭亡。
  南朝-宋帝王世系表
  武帝刘裕(420-422)420年称帝在位2年
  少帝刘义付(422-424)
  文帝刘义隆(424-453)
  孝武帝刘骏(453-464)
  前废帝刘子业(465)
  明帝刘彧(465-472)
  后废帝刘昱(苍梧王)(473-477)
  顺帝刘凖(477)
齐(公元479—502年) Qi (AD 479-502 years)
  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自己的兄亲、叔侄,至东昏侯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齐国的江山又被动摇了。公元五零一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了齐的统治。
  南齐-唐寓之暴动
  南齐时庶族地主企图挤入士族行列,享受封建特权而发动的暴乱。南朝庶族地主为了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政府的黄籍上注入伪造的父祖爵位,改成百役不及的士族。刘宋以来,这种改注籍状,诈入仕流的庶族地主很多,自宋明帝泰始三年(467)至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扬州九郡的黄籍上,被检查出诈注户籍的就有七万一千余户。萧齐政府为了增加直接控制的户口,提高赋税收入,扩大徭役的负担面。齐高帝萧道成即位的第二年(建元二年,480),专门设立校籍官,置令史,指派虞玩之主持黄籍的清查。齐武帝萧颐即位后,继续清查,鉴定士族的真伪。那些被认为有“巧伪”的户籍,都须退还本地,名为“却籍”;核查出本应服役纳赋而户籍上造假的,便恢复原来的户籍,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后来甚至要把被却籍者罚充远戍,这种做法危及曾在户籍上弄虚作假的庶族地主的切身利益,于是爆发了唐寓之事件。
  唐寓之(?~486),富阳人,世代图墓为业,侨居桐庐(今浙江桐庐西)。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冬,他在新城(今浙江新登东)一带结党四百余人。次年正月,利用会稽太守王敬则去京城建康“朝正”(正月朝拜皇帝)的机会,举兵暴动,首先攻下富阳。三吴地区(即今江苏南部、浙江东部)的被却籍者纷纷参加,众至三万。却籍的民户,大都是北来侨民,他们的户籍本为白籍,因此暴乱者被称为“白贼”。唐寓之又攻下桐庐,进占钱唐(今浙江杭州西南)、盐官(今浙江海宁南)、诸暨、余杭等县,并在钱唐称帝,置太子,改国号为吴,建元兴平。以钱唐新城为皇宫,县廨为太子宫,设置百官,以寒门出身的钱唐富人柯隆为尚书仆射、中书舍人,兼领太官令、尚方令。唐寓之还派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郡(今浙江金华),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和长山令刘国重并遣将孙泓进攻山阴。齐武帝急派禁兵数千,战马数百讨伐。唐寓之临时组合的军队,一战即溃,寓之被杀,各郡县相继被平定。事后,参与暴乱的不少民丁,被罚修白下城(时为南琅邪郡治所,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或发配到淮河一带作戍卒十年。
  此暴乱虽很快平定,庶族地主反检籍的斗争并没有停止。永明八年,萧齐政权被迫停止检籍,并宣布“却籍”无效,对“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宋末升明(477~479)以前户籍所注的原状。许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赋役的特权。
梁(公元502—557年) Liang (AD 502-557 years)
  梁朝的建立者萧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五四八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五五一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王僧辩,陈霸先等南朝将领集结余部,终于打败了侯景。公元五五七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
  南朝-梁帝王世系表
  历史 南朝-梁(502-557)武帝(464-549)
  502年称帝在位48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503-551)
  549年即位在位2年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508-554)
  552年即位在位3年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543-557)
  555年即位在位2年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陈(公元557—589年) Chen (AD 557-589 years)
  公元557年,陈霸先南北朝地图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便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陈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时为最广。太建五年伐北齐,得和、南司、衡、巴、罗、定、扬、霍、合、江、西楚、东广、淮、泾、南谯、东豫、光、建、谯、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仅恢复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复了淮北的部分州县。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南朝陈一家。公元五八三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Nanchao
  南朝
    5世纪初至6世纪末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南方与北朝对峙而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宋(420~479)由刘裕建立,传八帝;齐(479~502)由萧道成建立,传七帝;梁(502~557)由萧衍建立,传四帝;陈(557~589)由陈霸先建立,传五帝。 581年,隋灭北周,是为开皇元年。九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南朝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其疆土以刘宋时最广,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大片地区皆属于宋。大明八年 (464)计有扬、南徐、南兖、南豫、徐、青、冀、兖、豫、东扬、江、郢、荆、湘、雍、梁、南秦、益、宁、广、交二十一州。宋明帝时,淮北的徐、兖、青、冀四州和豫州的淮西诸郡被北魏占领,南朝疆土从此压缩到淮水以南。齐对刘宋的州郡进行了部分调整,据《南齐书·州郡志》,齐世计有二十三州。梁设州转多,最多时达一百零七州。陈朝时,雍州、益州归北周,荆州归后梁,北面与北齐划江为界,疆域最为狭小,全境初分为四十二州,后来又多设新州,史称数倍于前。政区划分的加细,反映土地的开发和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人民加重剥削的表现。南朝还有双头州或双头郡(即两州或两郡同治一地),大都设在军事要地或边荒区域。
    宋齐梁的政治 刘裕彭城郡人,侨居京口。萧道成和萧衍是兰陵郡人,侨居武进,都出身于侨人中的低级士族。他们建立军功后,主要依靠侨人及土著中出身寒门的谋士与武将,分别以军事重镇京口、淮阴、襄阳为根据,形成政治军事势力。然后乘前朝皇帝或昏庸暴虐,或年幼无能,进入首都建康,以禅让方式夺取了政权。
    加强皇权 宋武帝刘裕从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势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以巩固统治。晋宋以来,皇室多与高门联姻,外戚易有权势。所以刘裕临终遗诫:“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宋齐梁朝较有作为的皇帝,大都继承了刘裕的传统。南朝一百七十年间,没有出现母后听政,因而也杜绝了外戚专权。南朝世家大族虽然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实际政治权力主要已不掌握在他们手里。
    南朝的中央官制,基本沿袭东晋,又有其特点。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位高望重,而实权不大,但往往仍由宗室诸王任尚书令和中书令。吏部尚书及所属的吏部郎,掌握官职的任命,在南朝还一直受重视。宋孝武帝置两名吏部尚书,以分其权。但宋齐两代皇帝主要倚靠中书通事舍人(四名)处理政务。通事意为呈递文书,凡臣下陈奏和皇帝诏令,都通过他们,实际上成为最接近也最能左右最高决策者皇帝的人。刘宋时,江夏王刘义恭任录尚书事,而尚书省无论大小事,都由中书通事舍人戴法兴专断,义恭畏服而已。齐时中书通事舍人茹法亮威权甚盛,位至三公、出身琅□王氏的王俭只得慨叹:“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齐武帝曾说,“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宋齐两代都任中书通事舍人)足矣!沈约王融数百人,于事何用 ?”齐明帝时,诏命专出舍人之手,天下文簿版籍的副本,也归他们掌管,俨然兼中书省与尚书省的长官于一身。“宁拒至尊□,不可违舍人命”,成为当时朝廷官僚中的信条。梁武帝时,仍选拔有才干者任中书通事舍人,或以他官兼领此职。但他主要依靠的不在寒庶,而是明习吏事的低级士族,如范云、徐勉任吏部尚书,周舍、朱异任中书通事舍人。宋齐以来,中央的军事统帅权和武器的控制权,也由中领军、中护军转移到寒人操纵的外监与制局监手中。有时制局监也由中书舍人兼任。但南朝中央朝廷所能支配的兵力,远不如地方兵力强大。
     仪仗画像砖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
    地方官制如都督、
英文解释
  1. :  nan chao
  2. 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druing the 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from 420-589 A.D.
相关词
文学家历史人物史学家梁代百科大全思想家天文学家
御史中丞诗人历史人物作家小说家中国文学
古典文学名著百科辞典文学批评家官吏中国历史刘宋琅琊王氏
书法家古代更多结果...
包含词
南朝宋
分类详情
张开南朝宋张开南朝梁张开南朝陈南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