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系统工程系
目录
No. 1
  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多年来,系、所根据可靠性系统工程学科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结合国情,面向航空航天及武器装备等高科技工程领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大力开发了可靠性系统工程的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为推进可靠性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系、所拥有可靠性系统工程领域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条件,共有教学科研人员80余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7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5人。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与管理高度综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硬件和软件互相渗透”、“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人才培训体系。本系现设有可靠性系统工程、可靠性实验工程、软件工程、元器件工程、可靠性信息工程等五个教研室(研究室)及可靠性与环境实验室(部级)、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实验室(国家级)等多个实验室。同时,可靠性工程研究所还挂靠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可靠性技术与管理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总公司级单位。系、所建立以来共承担了300多个国家级、部委级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型号的技术攻关与研究开发工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0余项,并在2000年被北京市授予“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No. 2
  工程系统工程系、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创建于1985年。二十多年来,按照“需求牵引、面向工程、技术创新、集体发展、争创一流”的发展原则,在国防科技领域开展了大量开创性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已发展并建设成为一个“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教学、科研、工程紧密结合的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化研究单位”。
  目前,在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挂靠有“总装备部武器装备可靠性工程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航空工业第一及第二集团公司可靠性工程技术和管理中心、总装备部可靠性技术专业组、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空军武器装备研制可靠性技术支撑单位、总参陆航部可靠性办公室、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工程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可靠性技术与管理机构,同时建立有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DPA实验室、航空工业可靠性综合重点实验室、中航第一集团及第二集团软件可靠性管理和测评中心、中航第一集团及第二集团元器件管理中心检验站等国内试验设备与综合试验研究能力一流的国家级和部委级重点实验和评价机构。这些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平台为系、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证。
  系、所现拥有专业齐全的研究方向,奋发有为的教学研究队伍和先进配套的实验设备。多年来为各级领导机关及型号研制单位开展可靠性工作提供了大量决策支持、工程应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服务。“九五”以来,先后承担完成了400余项国防“973”、国防预先研究、国防基础科研、国防技术基础、国家“863”等科研项目,直接承担了多个国防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的可靠性试验、软件测试、电子元器件DPA及筛选等试验和检测任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部(市)级、校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及各级立功奖励50余项。
  在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领域,工程系统工程系开创了国内高校第一个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工程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将理论研究、科研型号攻关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培养了大批可靠性系统工程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针对实际需求为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各军兵种、各工业集团及有关重点型号研制单位举办了数百期各种类型的可靠性系统工程培训班,参加培训人数近万人次,普及推广了可靠性专业知识,为推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中可靠性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与支持。
  在跨进新的一年之际,面对当前可靠性事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我们将继续在上级机关的领导和支持下,与兄弟单位协作配合,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实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可靠性系统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究基地、试验评价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发展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