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北京 > 北京中山公园
显示地图
目录
旅游
  北京中山公园投诉电话北京市旅游投诉电话:010-65130828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中山公园原名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北侧,与天安门东北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相对,是明清皇帝祭祀土神和谷神之处。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以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坛四周有三重围墙,内墙四面各辟一座汉白玉门,名“棂星门”。中间一道名“坛墙”,坛墙与外墙之间,北有拜殿和戢门,西有神库和神厨、宰牲亭等。社稷坛分拜殿中山堂、坛南区、坛西区、东坛门外、坛北区等建筑。坛南区内有长廊、保卫和平坊、柏树林、南坛门石狮、水榭、四宜轩、唐花坞、兰亭八柱亭和习礼亭。1949年,人民政府对该园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堆土叠山,增植花木,园林面貌焕然一新。但其中仍保存着多处明朝建筑,古木参天,环境优美。门票:3元开放时间:6:00--21:00交通:1、4、5、10、22、37、52、726、802、特1路可达。或乘地铁一号线天安门西下车即到。
公园简介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天安门西侧,面积22余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
  1913年民国政府接管了社稷坛,开始募集捐款,准备将其辟为公园。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对普通民众开放,称中央公园,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之一。公园开放前,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面积的整修,开辟了面对长安街的正门,凿开了东坛门的围墙,修成了月亮门的样式。1915年以后,又在园中添建了河塘、叠石和其他建筑,社稷坛的戟门也被改为殿堂。1925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曾停放在园内的拜殿。1928年由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 等爱国人士把中央公园改为中山公园。在辟为中央公园后,除保留社稷坛外,先后营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园等景观,还把习礼亭、兰亭八柱亭、保卫和平坊及河北大名古刹的宋代石狮移入园中,园中还安放了多块清代宫苑中的名石。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后,改为北平公园,10月后又改成中央公园,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中山公园的名称,沿用至今。1988年中山公园被中国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在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公园的主体建筑为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上铺着由全国各地进贡来的五色土。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构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白石台基,无天花板。明露着梁架和斗拱,绘和玺彩画。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由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 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堂。
  中山堂于2002年经过经过半年多的大规模整修,于2002年11月重新对游人开放。整修后的中山堂大厅内新建了一座汉白玉孙中山塑像。雕塑作品是由中国雕塑家学会会长程允贤历时1年创作的,塑像高2.1米,基座和月台高1.5米。雕塑作品上方匾额写有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天下为公”。展出有《孙中山与北京》展览。展览分为序幕及“世纪伟人”、“三莅北京”、“永恒的纪念”三部分,共展出图片200余幅,手书、语录、图表等30余幅,孙中山先生的文稿、衣物、书籍、印章、生活用品等复制品30余件。展览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孙中山先生去逝的详细病因,展出了反映治疗情况的病历和尸检报告的复制品。并增设了大屏幕电视、触摸屏及灯光设备。
  北京中山公园里的名胜古迹有社稷坛,松柏交翠亭,兰亭八柱听,格言亭,孙中山塑像,保卫和平牌坊,来今雨轩,中山音乐堂等。
地理位置
  公园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中华路4号 邮政编码:100031
包含词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