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系方式地址:湖南长沙宁乡县。
邮编:410000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投诉电话长沙市旅游投诉电话:0731-5810110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景区荣誉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门票价格30元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节庆活动四月八。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南朝时即有是日以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之习。长沙古有造乌米饭(俗称青精饭)之俗。无子者往佛寺许愿乞儿。浏阳的一些地方,此日将写有“四月八,佛祖先。毛姑娘,请上天”的纸条呈“十”字形贴于厅堂廊亭处,据说可防毛虫瓦蛆。
端阳节是与年节、中秋并列的民间重要节日。这一日,长沙人民为了纪念屈原特意举办龙舟竞渡比赛,人们从几十里以外向湘江、浏阳河、捞刀河两岸涌来,找有利地形观看。午饭后,赛船将龙王接上船头,竞渡开始。船上健儿随着锣鼓节奏,振臂扬波,奋勇争先,两岸如体育场之看台,人头攒动,铳炮喧天,喊声动地。赛事至傍晚犹酣,有的于初六日加赛,赛毕举行送龙王仪式。民间以为划龙船可禳灾(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多灾)。浏阳新开一带,在端午前一个月,即战鼓催人,谓龙舟鼓,村民欢聚演练,龙舟竞渡气氛提前到来。
六月六。古称天贩节,俗称“杯官生日”。官,亦称鄱官,相传是灾害之神。是日城内多设醮,以禳灾。农家则剪纸为田神,上涂鸡血,举之于竹竿,每田插一根,叫敬官。有的于五更时杀雄鸡祭于田间,叫祭官,以求禳灾丰稳。读书人曝晒书画,妇女翻晒珍贵衣服。寺庙词堂翻晒经书族谱和菩萨袍服,故是日又名晒谱节,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放时间9:00—16:30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最佳旅游时间总地来说,秋天去长沙旅游是比较合适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特别提醒要注意卫生保健,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外出春游时定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
以防雨淋,伤风感冒。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美食湘菜历史悠久,是中国八大风味莱系之一,讲究刀工,注重火候,调味丰富,侧重辣味。主味突出,尤重酸辣焦麻。讲究刀工和装盘,既注重内涵精当,又着眼外形美观,使色、香、味和谐统一。
湘菜的品种目前已达1000多种,长沙几大著名湘菜馆中,仍保持着日常供应上百种。长沙名酒有“白沙液”。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住宿长沙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其旅游配套设施相当完备,各类宾馆酒店遍布全市。
五星级宾馆有:解放东路380号的华天大酒店,芙蓉南路298号的神农大酒店,韶山北路149号的通程国际大酒店。
四星级的酒店有:八一西路88号的富丽华酒店,劳动西路386号的湖南佳程酒店,芙蓉中路465-467号的金源大酒店,八一西路68号的紫东阁华天大酒店等。
另外,还有众多各种档次的酒店可供游人自行选择。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购物长沙的繁华地段在湘江东岸的中山路、五一路、黄兴路,前两者都是商业集中地区,而黄兴路目前正在改建成一条步行街。
长沙工艺、土特产品素负盛名,湘茶是闻名中外的名贵茶,味醇可口;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构图优美,绣艺精湛;湖南瓷器,历史悠久,被人赞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畅销国内外;益阳的松花皮蛋现已远销国外;此外,鸭绒制品、竹刻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特产。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玩法参观、学习、旅游、
一、故居
⒈刘少奇故居基本情况说明:
刘少奇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871年,于1959年开始对外开放,在“文革”中被迫关闭并遭到破坏,1980年少奇同志平反后再次恢复对外开放。现在的故居为原状陈列,除按原貌恢复了原有的茅房和瓦房外,还陈列了190余件展品,通过这些展品,再现了湖南农家的典型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和活动的部分场景。
⒉刘少奇故居概貌说明:
刘少奇同志故居是一栋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农舍,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房5间。故居前临碧水,背靠青山,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环境十分优雅。
⒊刘少奇同志青少年时代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说明:
刘少奇同志于1898年11月24日在故居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从8岁开始刘少奇就进入附近柘木冲,罗家塘等地的私塾读书,他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博得了老师的喜爱和同学们的刮目相看。
作为一名农家的孩子,他每天放学归来总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家务,比如放牛、割草、洗菜等。聪明好学的刘少奇每次放牛的时候,总要带上一枝竹笛、一本书,一边放牛,一边看书,累了就吹一会儿笛子。劳动归来,刘少奇就悄悄的来到书房,聚精会神的读起书来,一看就是大半夜。为了让他早点睡觉,家里人只给他半盏灯油,于是他趁家人在书房旁的碓屋劳动时,就在书房和碓屋的间门口读书,到大人们都睡了,他再点灯就读。小小的年纪,他就读过了《资治通鉴》《了凡纲签》《西游记》《水浒》《辛亥革命始末记》等有益的书刊,被人们亲昵的称为“刘九书柜”。
⒋刘少奇同志1961年回乡在故居活动情况1961年4月1日,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回到阔别四十余年的家乡湖南作农村调查。
5月3日,少奇同志回到了炭子冲,他来到旧居,叫工作人员在他青少年时代的卧室搭起一张临时铺,把作陈列用的桌子临时改为办公桌,便不辞疲倦的工作起来。
在这里,他先后约请了老贫农成敬常和黄端生,青少年时的朋友李桂生,原炭子冲村党支部书记王升平等,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到了农业减产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公共食堂饿死人”,“万头猪场没有猪”等真实的情况。
5月7日,刘少奇同志把炭子冲村的干部,社员代表请来旧居开座谈会。他恳切的说道:“我将近四十年没有回家乡了,很想回来看看,回来了,看到大家生活很苦。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对你们不起。”他细心询问,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在这次座谈会上,他又提出了把旧居的房子分给当地的农民住,把楼板拆下来做农具。在家乡的这次农村调查,为期四十四天,其中在故居住了六天六晚。这次调查使少奇同志掌握了大量真实的情况,果断的解散公共食堂,拯救了千百万人民,也拯救了民族的命运。
二、纪念馆
⒈纪念馆概况说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于1988年11月24日,由-2-已故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剪彩开馆。
纪念馆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其主体是具有民族风格的自由分散型群体式园林建筑,正门楼上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门匾,广场上红旗烈烈,奇花斗妍,广场侧的亭台水榭,游廊亭廊建在涟涟碧水之中,美丽自然的风光与园林式的建筑相互点缀,别有一番情趣。
⒉陈列基本情况说明:纪念馆共有一个序厅8个展室,其中第1-7室为刘少奇生平基本陈列,第八室为音像室。
该陈列内容由省内和我馆专家拟定,采用生平历史和业绩专题相结合的方法,经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专家审定,认为突破了革命历史人物陈列的传统枢架与模式,克服了“千人一面”的弊病。
该陈列形式上由广州美术学院集美集团公司负责设计和制作。
序厅正面墙上是“刘少奇和人民在一起”的大型浮雕,他像征着“刘少奇一生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他所建立的不朽功勋与共和国同在”。序厅两侧分别有背景性浮雕,像征着少奇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展厅内共陈列有200余张照片,260余件实物和复制件,7个复原模型和景箱,10个电动图表,5件雕塑艺术品,4处音像点,这些陈列品,通过色调处理,空间构架设计,通过先进的陈列手段,使内容与形式紧密配合,给人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刘少奇故居纪念馆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改造的力度,尤其是故居的周边环境,尽量保持过去的田园风光。形成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自建了苗木基地,种植各色花草,装点馆区的不同季节。刘少奇故里就形成了集纪念、瞻仰、游览于一体的具有园林特色的景观。 |
|
花明楼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刘少奇而修建的。位于刘少奇故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1984年筹建,1988年开放。有 8个展室、1个声像厅和2个怀念亭,主体建筑3100平方米。纪念馆西南面的山地上,有高7.1米(基座高3.1米,铜像高4米)的刘少奇铜像。故居在纪念馆北面约250米的地方,是一栋半茅半瓦的土木结构农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馆陈列面积约为900平方米。有藏品3000多件,其中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遗物近800件。这些遗物中,有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有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用过的农具,1961年5月回乡考察时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草帽、眼镜、公文包等。特别珍贵的有刘少奇赴苏访问时穿过的水獭皮大衣和用过的袖珍收音机,还有一对一直使用到逝世前的海绵枕头。另有反映刘少奇生平业绩的照片1000余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