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华清(1916- ) : 湖北大悟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十五军团敌工部科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8年毕业于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后历任国防科委副主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1987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199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
生于1916年10月,湖北大悟人。
1929年10月入团。
1935年10月转党。
1929年10月参加工作。
1930年12月入伍,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毕业,上将军衔。
1929—34年,任湖北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中国少年先锋队总队长、游击中队长,陂安南县塔尔岗少共区委书记、八里湾区委书记,陂安南县军区指挥部少共团委书记,红安中心县军区指挥部团委书记,鄂东北道委会秘书,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交通队指导员、参谋、秘书、秘书科科长。
1934—37年,任红二十五军政治部组织、宣传、文印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敌工部科长,红七十八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三十一军司令部机要科科长、作战科副科长,红三十一军干部大队长兼政委。
1937—41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秘书主任、师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师供给部政治部主任。
1941—45年,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平原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鲁豫六分区副政委、冀南军区第七支队政委。
1945—49年,任第二野战军二纵队六旅政委,二野三兵团十一军政治部主任。
1949—51年,任二野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校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主任。
1951—54年,任二野十军副政委,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
1954—58年,赴苏联海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专业学习。
1958—65年,任海军旅顺基地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
1965—66年,任六机部副部长、部党委常委兼第七研究院院长。
1966—75年,任国防科委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
1975—79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国防科委副主任。
1979—82年,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
1982—87年,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央顾委委员。
1987年起,任中央顾委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1992年十四大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当选为中央顾委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委委员,十三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
|
Liu Huaqing
刘华清
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16年10月15日生于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属大悟县)。192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少共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任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1934年任第25军政治部科长。参加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并参加长征。后任第15军团政治部科长、第31军司令部科长等职。参加陕甘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和东征、西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秘书主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1941年后任冀南军区和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第6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曾参加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和冀南反“扫荡”等战役。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第6旅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等战役后,随部队进军大别山。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第11军政治部主任,参加渡江战役。后任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西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第10军副政治委员,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等职。1954年 7月到苏联入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回国后,曾任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长,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海军副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总参谋长助理,副总参谋长,海军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被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88年 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曙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