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凤山寺投诉电话 福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 郭圣王,俗名郭忠福,诗山郭山人,生于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八月十二日。传说郭忠福长工出身,7岁丧父,牧牛俸母,乡邻郭孝子。由于他自小辛勤劳动,身体不支死于荒野。后人念其孝,立庙奉为神明,四时祈卜吉凶于神,以将军礼祀之,故郭山庙又称将军庙。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敕封为“威镇广泽侯”,并赐庙额“威镇庙”。到了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乡邻增修庙宇,使之殿寝、廊庑、门庭、层阶齐全。直至宋理宗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加封“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并赐建寺宇以祀。因郭山地形类凤盘舞,从此改名为“凤山寺”。此后三百年,风荡雨淋,栋宇虽有修葺,但寺貌未作扩建翻新。 凤山寺规模,纵为16丈,横1.4丈。寺殿分前后三殿。主(中)殿高1.8丈,夹室各一,东夹室锶尊王、尊妃像,从其坐古藤化身之旧迹,室后为内寝;西夹室供奉释迦牟尼、南海观世音金身。前殿高1.85丈,中祀尊王,旁祀崇德侯、显佑侯、黄太蔚、陈将军,以其有功于王。殿宇疏以庭院,绕以墙垣。垣屋翼于左右,有30余间,为寺僧聚纳之处。庙门高1.4丈,明代举人、永春颜廷渠题寺匾“凤山览胜”。门内一巨石,山峭卓立,状若云鬟,昔人喻为凤髻。门外列砖为庭,曲磴层阶穿数而出。 |
|
1.揭东县新亨镇凤奎村罗山(又名琅山)东麓的凤山寺,原名凤奎庵,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1981年起修建,1989年至1993年扩建。1988年9月获登记开放。
古刹倡建者是清代海阳县(今潮安县)黄云师,后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其胞妹明春募捐扩建,再由黄圣莲、徐圣香继承常住。
1981年,潮阳灵山寺释光辉法师至此,不忍古庵荒废,发起募化修建前座。1989年,经当地政府批准,凤奎村施地2亩,由释光辉、潮州开元寺释弘澈法师合力发起,蒙海内外善信乐捐,而扩建大雄宝殿、两侧厝包等,至1993年完成。占地2亩多,建筑约1千平方米。大殿雄伟壮观,嵌双龙夺宝、八支楚尾凌空。
2.凤山寺位于南安诗山镇境内的文章山麓,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闽南古刹,也是闽台和世界各地广泽尊王宫阙庙宇的祖庙。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供奉广泽尊王、文昌夫子、释迦牟尼、观音佛像等,属多神庙,三教合一和睦相处。
自宋以来,凤山寺屡著灵异,受历代皇帝封号,香火十分鼎盛。广泽尊王的信仰也远播各地,一年四季进香朝拜者近百万人次,其中境外几十万人次。历代名士诗人墨客多招徕题咏,以志景仰,散发着浓厚的古文化气息。明代通判颜延渠赐额题匾“凤山胜览”,把凤山寺景区列为诗山十八景之冠。
凤山寺规模宏伟,寺宇为一派典型的四进宅皇宫式殿宇。屋顶为釉面陶塑的飞禽走兽、龙飞凤舞,燕尾形屋角飞、大门彩绘、拱斗间也附刻“飞天乐伎”翩翩飞舞,建筑布局奇特,造型雄佛。雕龙画栋,结构极为精巧,绣花鸟于窗栏,作书画于墙壁,使寺宇显得富丽堂皇,充满厚重朴实,精工巧饰具有古香古色的闽南传统风格。 |
|
凤山寺口 | 诗山凤山寺 | 凤山寺口村 | 天柱金凤山寺 | 同郭殿帅游凤山寺探桃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