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 : 建筑 : 穴位 > 八风
目录
八方之风 Wind P Plus
  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陆德明 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
八种季候风 Eight monsoon
  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指八音 Means the eight tones
  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 襄 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 八音 ”。
佛教语 Buddhist language
  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 唐 王维 《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 宋 范成大 《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 岭南羽衣女士 《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八方之风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风翏)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
  《淮南子·墬形训》作:炎风、条风、景风、巨风、凉风、(风翏)风、丽风、寒风。
  《说文解字》则作:“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
八种季候风
  《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
八音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公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
针灸穴位名
  位于足背五趾畸缝间,左右共八穴。属经外奇穴。
  主治足趾痠痛,脚背肿痛及脚气麻木等症。
  经外穴名。出《奇效良方》。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头痛,牙痛,月经不调,蛇咬伤,脚气,脚背红肿,足趾麻木等。斜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佛教名词
  佛教名词,外人对某人的八种态度。
  又叫“世八法”。指尘世间煽惑人心的八件事: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详见《释氏要览·澡静》。
  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复将心奉八风。”
  1. 称:各种称赞,各种说好,人前人后为你宣扬,随时随地对你拥护,给你赞美,给你欢喜。
  2. 讥:冷嘲热讽,厌恶讥嫌,专说无中生有的行为,随便议论你的长短,给你生气,给你烦恼。
  3. 毁:言蜚语,毁谤中伤,使你信用蒙受损失,把你的为人说得一文不值,给你打击,给你阻难。
  4. 誉:说你功德,扬你贡献,赞你是菩萨再来,称你是圣贤再世,给你捧场,给你得意。
  5. 利:金钱物质,各项利益,有的当供养送来,有的作礼品赠到,给你受利,给你利益。
  6. 衰:减损所有,破坏所得,将成的事业忽然垮台,已有的资用忽然失去,给你贫困,给你衰微。
  7. 苦:身遭侵害,心遭恼乱,恶的因缘困扰生活,恶的境界折磨身心,给你艰难,给你逼迫。
  8.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物资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满足,给你欢欣,给你快乐。
  八风也作四顺四逆,就好像是八种境界风,能够吹动人的身心。当我们愚到顺境的时候,就欢喜快乐,当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苦恼愁怅,都因禁受不住这八种境界风啊!人若是为"称誉"而陶醉,人的品格修养就在称誉里损伤;人若是为"讥毁"而动心,人的成就就会败在讥毁的手中;人若是为"利乐"而所迷,人的尊严就会被利乐所葬送;人若是为"衰苦"而折服,人就会为被衰苦所打倒。
  宋朝苏东坡,号东坡居士,自小与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一日,东坡出关后做了一首诗偈洋洋得意,立刻叫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金山寺的佛印禅师观赏,偈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看后,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一见大怒,立即过江责问佛印禅师:"你不夸我也就算了,何必如此讥讽与我?"禅师回敬道:"从诗偈中看,你修养很高,既已八风吹不动,怎又会一屁打过江?"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远不及禅师。
  八风,这可怕的境界,若能如如不动,不为这八种境界风所震撼,那才算是一个顶天立地自由自主的人。
百科辞典
  八风
    经外穴。在足背侧,第1~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侧四穴,左右共八穴。
    
佛教百科
  【八风】  ﹝亦名八法,出佛地经论﹞
    谓此八法,世间所爱、所憎,而能扇动人心,名之为风。苟心所有主,安住正法,不为爱憎之所惑乱,即八风不能动也。
    [一、利],利者,利益。谓凡有益于我者,皆名为利。要览云:得可意事曰利。是也。
    [二、衰],衰者,减也。谓凡有减损于我者,皆名为衰。要览云:失可意事曰衰。是也。
    [三、毁],毁者,毁谤也。谓因恶其人,构合异语,潜地而讪谤之。要览云:阴为毁讪曰毁。是也。
    [四、誉],誉即赞誉,谓因喜其人,虽不对面,亦必潜以善言而赞誉之。要览云:阴为赞美曰誉。是也。
    [五、称],称即称道,谓因推重其人,凡于众中,必称道其善以美之。要览云:阳为赞美曰称。是也。
    [六、讥],讥者,诽也。谓因恶其人,本无其事,妄为实有,对众明说。要览云:阳为诽刺曰讥。是也。
    [七、苦],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八、乐],乐即欢悦之意,谓或遇好缘好境,身心皆得欢悦。要览云:适悦身心曰乐。是也。
佛教百科
  【八风】又名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利是令人得意的事,衰是令人失意的事,毁是背后被人毁谤,誉是背后被人称誉,称是当面被人称誉,讥是当面被人讥讽,苦是身心的各种痛苦,乐是身心的各种快乐。因此八法常为世人所爱憎,而且又能煽动人心,所以喻之为“八风”。
佛教百科
  【八风】 (名数)又名八法。世有八法。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动物情,名为八风。”法华文句一曰:“佛无食想,久离八风,不为损益。”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能入。”同辅行曰:“八风只是四违四顺。”思益经一曰:“利衰及毁誉,称讥与苦乐,如此之八法,常率于世间。”寒山子诗曰:“八风吹不动。”案,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见前排拨名毁,不见前赞美为誉,现前赞美为称见前排拨名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为乐,见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