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八月菊
  八月菊 [菊科] [翠菊属]
  别 名:江西腊、蓝菊、翠菊拉丁名:callistephus chinensis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北部,1728年传入法国,紧接着1731年被英国引种,以后世界各国相继引入,经过杂交选育,新品种不断上市。至今,英国的汤普森·摩根公司,以色列的丹齐杰花卉公司,荷兰的菲德斯公司等都从事翠菊的育种和生产,选育了许多新品种,使中国的翠菊成为欧洲花卉市场的重要草花之一。在亚洲,日本的坂田(sakata)种子公司也培育出不少翠菊好品种,使翠菊在日本草花中占有一定份额。
  形态特征:
  翠菊为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全株疏生短毛。叶互生,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花色丰富,有红、蓝、紫、白、黄等深浅各色。栽培品种繁多,有重瓣、半重瓣,花型有彗星型、驼羽型、管瓣型、松针型、菊花型等,按植株高度又分为高秆种45~75厘米、中秆种30~45厘米、矮秆种15~30厘米。常见品种有小行星(asteroid)系列,株高25厘米,菊花型,花径10厘米,有深蓝、鲜红、白、玫瑰红、淡蓝等色,从播种至开花120天。矮皇后(dwarfqueen)系列,株高20厘米,重瓣,花径6厘米,花有鲜红、深蓝、玫瑰粉、浅蓝、血红等,从播种至开花需130天。迷你小姐(minilady)系列,株高15厘米,球状型,花色有玫瑰红、白、蓝等,从播种至开花约120天。波特·佩蒂奥(potn'patio)系列,株高10~15厘米,重瓣,花径6~7厘米,花色有蓝、粉、红、白等,从播种至开花只需90天。矮沃尔德西(dwarfwaldersee),株高20厘米,花朵紧凑,花色有深黄、纯白、中蓝、粉红等。地毯球(carpetball),株高20厘米,球状型,花色有白、红、紫、粉、紫红等。彗星(comet)系列,株高25厘米,花大,重瓣,似万寿菊,花径10~12厘米,花色有7种。夫人(milady),株高20厘米,耐寒、抗枯萎病品种。莫拉凯塔(moraketa),株高20厘米,花米黄色,耐风雨。普鲁霍尼塞(pruhonicer),株高25厘米,舌状花稍开展,似蓬头,花径3厘米。木偶,株高15~20厘米,多花型,花似小菊,花色多。仕女系列,分枝性强,重瓣,花大,花径7厘米。以上品种均适合盆栽观赏。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怕高温多湿和通风不良。
  翠菊的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温度不低于3℃。若0℃以下茎叶易受冻害。相反,夏季温度超过30℃,开花延迟或开花不良。
  翠菊为浅根性植物,生长过程中要保持盆土湿润,有利茎叶生长。同时,盆土过湿对翠菊影响更大,引起徒长、倒伏和发生病害。
  翠菊为长日照植物,对日照反应比较敏感,在每天15小时长日照条件下,保持植株矮生,开花可提早。若短日照处理,植株长高,开花椎迟。
  园林用途:
  翠菊品种类型很多,花型多变,花色丰富,花期较长,在园林中广泛应用。矮型品种适用于毛毡花坛和花坛的边缘,也宜盆栽。中型和高型品种可用于各种园林布置。高型品种还常作背景花卉,是良好的切花材料。
  繁殖培育:
  翠菊常用播种繁殖。因品种和应用要求不同决定播种时间。若以盆栽品种小行星(asteroid)系列为例:可以从11月至翌年4月播种,开花时间可以从4月到8月。翠菊每克种子420~430粒,发芽适温为18~21℃,播后7~21天发芽。幼苗生长迅速,应及时间苗。
  翠菊出苗后15~20天移栽1次,生长40~45天后定植于盆内,常用10~12厘米盆。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盆栽后45~80天增施磷钾肥1次。翠菊为常异交植物,重瓣品种天然杂交率很低,容易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重瓣程度较低的品种,天然杂交率很高,留种时必须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