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八月春
目录
秋海棠的别名 Begonia alias
  秋海棠的别名。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中:“《採兰杂誌》: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恆洒泪於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緑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竹根的别称 Another name for bamboo root
  竹根的别称。《海录碎事·草木》引 宋 释 赞宁 《竹谱》:“竹根曰鞭,以鞭行时,八月为春,二三月为秋。凡百穀皆以始生为春,熟成为秋也。”
No. 3
  四季秋海棠,又名瓜子海棠。植株矮小,叶色娇嫩光亮。花朵成簇,色泽柔丽,花色有红、白、粉红以及中间色等。养护得好,四季均可开花,但以秋季最盛。
  盆栽四季秋海棠用土可用腐叶土、园土各半,加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饼肥末作基肥。刚上盆的花苗浇水不宜多,缓苗后再转入正常浇水。
  早春放室内向阳处培养,注意通风。晚霜过后移至阳台半光处。浇水要"见干见湿",每10~15天施1次氮磷结合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则枝叶繁茂,开花不绝。生长适温为20~c~24℃,气温高时可放北面阳台上培养,注意适当遮荫。四季秋海棠夏季怕强光暴晒,而且此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一定要控制浇水,停止施任何肥料,并把花盆移至通风凉爽及有散射光地方,防止强光直射。放室内培养时夏季要打开电扇吹风,使空气流通,以利其安全度夏。
  夏季养护是否得法,是养好四季秋海棠的关键时期,如养护不当,常易发生叶片蜷缩或焦边等现象。为此夏季除注意避免阳光暴晒外,浇水一定要适量,以盆土略湿润为度。过干叶片要萎蔫;过湿极易导致根腐。但四季秋海棠既怕盆土积水,又怕空气干燥,它喜欢较高的空气湿度。为此夏季必须天喷水,并向附近地面洒水,以降温增湿。
  深秋以后天气渐凉,光照强度减弱,这时是四季秋海棠又一个生长旺盛期,应移至半光处,并加强水肥管理,保持盆土湿润,每7~10天施1次腐熟液肥,这样就会花繁叶茂。四季秋海棠喜半荫环境,既怕强光,又要有一定散射若长期光照不足,植株徒长,柔弱细长,开花不多,花色浅淡不艳,故冬季放室内培养时要放向阳处接受光照。
  冬季室温如能保持15℃以上,可继续施些薄肥,保持盆土湿润,仍可继续开花不绝。
  秋海棠
  【秋海棠的功效介绍】:
  秋海棠 (《纲目拾遗》)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朵。
  【植物形态】秋海棠,又名:八月春、断肠花(《群芳谱》),相思草(《漳州府志》),断肠草(《大观录》)。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块茎。
  茎直立,光滑,高约60厘米。
  叶斜卵形,先端尖,边缘有细锯齿,基部斜心脏形,上面具细刺毛,下面和叶柄带紫红色,叶腋间生有小珠芽,落地生新苗。
  花粉红色,雌雄同株;雄花花被4,外2片形圆而大,雄蕊多数,花丝成一总柄,药黄色;雌花花被5或较少,在内者较小,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
  蒴果具不等大3翅,胞背裂开。
  花期8~9月。
  多栽培于庭园。
  全国各地有分布。
  本植物的茎叶(秋海棠茎叶)、根及块茎(秋海棠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全草含草酸。
  【性味】《药性考》:味酸,性寒,无毒。
  【功用主治-秋海棠的功效】《百草镜》:擦癣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