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宰相 : 伊斯兰教教职 > 使节
目录
No. 1
  今特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shǐ jié shǐ jié
  ∶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No. 3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No. 4
  ∶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 Bureaucrats employed by the emperor of ancient nobility held when the letter symbol
  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郑玄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 宋 徐铉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诗:“我持使节经 韶石 ,君作閒游过 武夷 。”
使者 Messenger
  使者。亦用以称派驻一方的官员。《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璽,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 汉 使节法冠,欲如 伍被 计。”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 川 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宋 王安石 《张工部庙》诗:“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诗:“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No. 7
  使节
  shǐjié
  [minister;diplomatic envoy]∶一国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一国派往另一国办事的代表
  得任命大使、其他政府使节和领事
  [tally]∶古时指使者所持的符节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的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使他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其“虎节”;在平原地区任职的授其“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其“龙节”。作出使凭证的“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故又称“庭节”。张骞出使西域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语出】:《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英荡:指带画的盛器。
英文解释
  1. :  ambassador
  2. n.:  embassador,  envoy,  internuncio,  legate,  minister,  tally,  diplomatic envoy,  (diplomatic) envoy
法文解释
  1. n.  envoyé diplomatique
近义词
大使
相关词
人物小说家历史名人历史外交大汉汉朝法国
总统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