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zuò rú shì guān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泛指对某事物作如此看法
解释: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资料来源: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例子: 鲁迅《而已集·大衍发微》:“只~,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
|
|
语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后用于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宋 苏轼 《答孔子君颂》:“物去空现,亦未尝生。应当正远,作如是观。” 鲁迅 《而已集·大衍发微》:“只作如是观,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然而我的眼光这样,也就无法可想。” |
|
词目 作如是观
发音 zuò rú shì guān
释义 如是:如此,这样;观:看,看法。抱这样的看法。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泛指对某事物作如此看法
出处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事例 只~,虽然太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 ★鲁迅《而已集·大衍发微》 |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
【作如是观】 作这样的看法,表示对某一事物所持的观点。这句话出于《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佛教徒应持这样的观点: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如是”是指示代词,犹言如此,是这样。在佛经中,“如是”往往特指佛说的教义。过去注经者或谓当理为“如”,无非为“是”;或谓“真空”为“如”,“妙有”为“是”。文章中引用如鲁迅《而已集·大衍发微》:“将冠冕堂皇的‘整顿学风’的盛举,只作如是观,虽然大煞风景,对不住‘正人君子’们,然而我的眼光这样,也就无法可想。”(李明权) |
|
后园老格为园丁斧而薪之有所存者直干危梢耳近亦放三四花吁嗟梅兮生非其地傥移在离骚园中肯作如是观耶故诗以吊之 | 也不是真也不是假愿天下痴男怨女作如是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