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人名 : 名人 > 伯颜
目录
伯颜 Ba Yan (1237~1295) 

诗词《【中吕】喜春来》   

  姓八邻氏,蒙古族人。长于西城。元世祖至元初年奉使入朝,受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于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统兵伐宋,宋亡,曾出镇和林,数平诸王叛乱。元成宗朝加太傅录军国重事,卒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安王,谥忠武。《元史》有传。伯颜是有元一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随身衣被。有文才,能诗能曲。
蒙古语 Mongolian
  蒙古 语。意为富,财物多。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 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吉祥。如伯颜者,富也。”
蒙古巴邻氏伯颜
  伯颜(1236—1295),元朝军事家,蒙古巴邻氏,蒙古帝国开国功臣。他的曾祖父失儿古额秃原臣属泰亦赤兀部首领,后臣属成吉思汗。他的祖父阿拉黑、祖叔父纳牙阿都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元勋,分别担任千户长、中央万户长。他的父亲晓古台和他本人臣属成吉思汗幼子托雷家族。
  生长于伊儿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信奉也里可温教(基督教)。1253年,跟随旭烈兀(托雷子)西征。1265年,受伊儿汗旭烈兀命出使大汗廷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留作侍臣,与谋国事。至元二年(1265),任中书左丞相,后迁中书右丞。七年(1270),改任同知枢密院事。1273年,忽必烈汗任命他为伐宋军最高统帅。十一年(1274),复任左丞相,总兵分三路攻宋,与阿术统中路,取鄂州、汉阳等地,沿长江东下,次年取黄州、蕲州、江州、安庆、池州等地,大败宋宰相贾似道军于丁家洲,收降太平州、滁州,下建康(今南京),寻进中书右丞相。十一月,分兵三路进军临安(今杭州市),与右丞相-阿塔海取中道,节制诸军并进。十三年(1276),陷临安,俘宋帝、谢太后等北还,取宋地三十七府、一百二十八州、七百余县。十四年,以宗王昔里吉等叛执北平王那木罕,自阿力麻里东犯和林,奉命率师北上,大败叛军于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十八年(1281),从皇太子真金抚军漠北,益藤州四千丸百余户为食邑。二十二年(1285),代宗王阿只吉总军西北。二十四年(1287),从元世祖讨平叛王乃颜之乱。二十六年(1289),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1292),招降叛王明理铁木儿,屡败海都叛军。因遭朝臣谗陷,被罢职,居大同。三十一年(1294),世祖卒,受顾命拥戴铁穆耳即位,复任知枢密院事。同年十二月(1295年初)病卒。大德八年(1304),追封淮安王。至正四年(1344),追封淮王。有《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以志其功。
蒙古蔑儿乞部伯颜
  伯颜:元大臣。蒙古蔑儿乞部人。1299年从成宗北征海都,立大功,后封“拔都儿”。武宗时,历任吏部尚书,江浙、江西、河南行省平章政事。1328年,他支持右丞相燕铁木儿立文宗为帝,以功拜御史大夫、太保。明宗时,任中书左丞相,知枢密院事。宁宗死后,他拥立惠宗为帝,以功拜中书右丞相、太师、监修国史,与燕铁木儿之子左丞相唐其势发生矛盾。1335年,杀唐其势和皇后伯牙吾氏(燕铁木儿女儿)。从此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变乱札撒(法律),“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杀无辜,诸卫精兵收为己有,府库钱帛听其出纳”(《元史•脱脱传》)。1340年,他与皇太后密谋废惠宗。当时任同知枢密院事的脱脱(伯颜之侄儿)得知后告发,诏徙南思州阳春县安置,病死于龙兴路(今南昌市)驿舍。
  【中吕·喜春来】
  伯颜
  金鱼玉带罗襕扣,
  皂盖朱幡列五侯,
  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
  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百科大全
  Boyan
  伯颜
  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蒙古八邻部人。曾祖术律哥图、祖阿□从成吉思□征伐有功。父晓古台从宗王旭烈兀西征,因罪死。至元元年(1264),旭烈兀遣伯颜出使大□廷,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留为侍臣。二年,拜中书左丞相。七年,任同知枢密院事。十一年,复拜左丞相,总襄阳兵大举攻南宋。十二月,下鄂州。命阿里海牙率军镇戍鄂州,分兵攻取湖南、广西等地,自与阿术率大军沿长江水陆东下,大败贾似道军于丁家洲,与取道淮西南下的合答、董文炳会合。十二年三月,下健康(今江苏南京)。伯颜以行中书省驻建康,阿塔海、董文炳以行枢密院驻镇江。五月,伯颜奉诏还朝商讨大计,然后还军。十一月,元军兵分三路,进军临安(今浙江杭州)。行省参政阿□罕为右军,从建康出四安取独松关;董文炳、张弘范为左军,取海道经澉浦、华亭进击;伯颜和行省右丞阿塔海为中军节制诸道,从建康向常州进发。十三年正月,三路军会师于临安;三月,南宋幼主赵□出降。同年,宗王昔里吉、玉木忽儿等自阿力麻里举兵叛乱,东犯和林,弘吉□部只儿瓦台等起而响应,漠南北震动。十四年,忽必烈命伯颜率军北上,平定只儿瓦台叛乱,击败昔里吉于斡耳寒河(今蒙古鄂尔浑河)。十八年,从皇太子真金戍守漠北。二十二年,代诸王阿只吉总军西北。二十四年,东北的乃颜和诸王哈丹等发动叛乱,忽必烈命伯颜自别失八里移军驻守哈□和林,阻止海都和乃颜军队会合。又派他亲至胜□哈处,侦察敌情。二十六年,伯颜任知枢密院事,分院和林。二十九年,进讨依附海都的明里帖木儿(阿里不哥)子,又获胜。因有人谗言伯颜驻军北方,保守无功,忽必烈遣玉昔帖木儿代总其军,召居大同。
  三十年,忽必烈病危,召伯颜入侍,与玉昔帖木儿、不忽木同受顾命。三十一年正月,忽必烈去世。同年,在诸王大臣参加的忽里台上,伯颜、玉昔帖木儿推举铁穆耳即皇位(见元成宗铁穆耳)。是年十二月,伯颜病逝。
  参考书目 刘敏中:《淮安忠武王庙碑》,《中庵集》卷1,北京图书馆藏元刊本。
  (叶新民)
英文解释
  1. :  Ba Yan
相关词
诗词文学散曲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