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湖南 >张家界 > 五雷山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五雷山联系方式 地址:张家界慈利县南。
  邮编:427000 五雷山投诉电话 张家界旅游投诉电话: 0744-8202020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五雷山门票价格 28元/人 五雷山节庆活动 “高花灯”:每人手中拿一盏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剪成戏文故事来表演舞蹈。 “三棒鼓”:一人击鼓唱词,一人锣钹配乐,一人耍花棒。 五雷山开放时间 7:00——18:00 五雷山最佳旅游时间 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4月和10月,在这两个月份,张家界的自然风光最美。
  张家界7月会有雨,雨天路滑,并且有大雾,不宜登山,雨后1、2个小时的山景最美,烟雾缭绕,有如仙境;冬天会下雪,但不会封山,大雪中的张家界别有一番情趣。 五雷山特别提醒 别在雨天去爬山,一则路滑,二则山顶会有大雾,什么也看不见,应该是雨后的1、2个小时内去山顶观景最好;也不要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去爬山,一则体力消耗太大,二则几处山顶均无绿荫遮阳,人会被晒得很晕。 张家界风景区每年以春节、劳动节、暑假、国庆节为旅游旺季。 五雷山美食 湘味极具地方色彩,小吃更以辛香酸辣而闻名。 臭豆腐、春卷、龙脂猪血、红烧猪蹄、麻辣子鸡、发丝牛百叶、土家腊肉、 石蛙、岩耳烧鸡、侗家腌鱼、芷江鸭、洪江鸭血粑、临武鸭、湘黄鸡等都别具特色。
  另外,土家腊味菜系列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狗肉、腊猪蹄、腊猪肠、腊血豆腐等;酸辣菜系列有酸野薤、酸青菜、酸猪肉、酸鱼、酸辣玉米糊等 ;土家家常系列有和渣、南瓜汤、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炖鸡、泥鳅煮豆腐、鱼儿辣子等 ;腌菜类有腌肉、腌鱼、腌辣椒、腌萝卜、腌辣玉米粉、腌生姜等;野菜类有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姜等都不可不尝。
  在张家界景区的餐饮比较贵,一份肉菜至少要30元,一份野味要80元或更多,蔬菜每份15元,张家界郊区的餐饮不那么贵。晚上,旅游者在街上随处可见小吃摊,土家火锅不错。但景区中有不少小摊,可以买到便宜的土家小吃,麻辣酱汁是不可不尝的土家风味。 五雷山住宿 一般到张家界旅游最好是住在风景区内,尽管那里的住宿价格要比市区贵些,但可以省却来回奔波之累,还节省了时间。
  市内有四星级的祥龙国际酒店、张家界国际大酒店,还有金都大酒店、南航富丽来大酒店等都是理想的住处。景区内有天子国际大酒店、亘立国际大酒店、江汉山庄、湘水宾馆等,条件都还不错。
  提醒:背包族也许会觉得住宾馆比较奢侈,那也可住单位招待所或私人旅馆,服务热情,价格低廉,如果想卫生些,自己带上一个睡袋就有备无患了。 五雷山购物 腊猪头、苞谷白糖、泥鳅钻豆腐、石耳炖鸡、荷渣等。 五雷山交通 从慈利县城出发仅需25公里即可到达。 五雷山玩法 观光、旅游、摄影、
   张家界市以东的慈利县,于1994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五雷山宗教文化首游式”。那天游山的群众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从这一天起,楚南胜境五雷山正式向中外游人开放了!从这一天起,张家界市在诸多的景观中又新添了一大风景名胜区!五雷山交通方便,风光绮丽,与石门、桃源两县相邻,有大小山岭十余座,主峰海拔970多米。峰顶终年云雾缭绕,危崖绝壁,气势磅礴,很值得一游。
  一、五雷山名称的由来
  五雷山因真武祖师命五雷神擂响五声霹雷,镇压五条孽龙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有“五雷扫电”一景而得名。
  相传,真武大帝当年在武当山修成正果以后,由妙乐天尊带他上天拜见玉皇大帝。玉帝见他气宇轩昂,不同凡响,便当面封他为真武大将军,在太阳宫供职。玉皇还赐给他三台七星宝剑一把,黄金铁甲一件,专事镇妖斥邪,为民除害。真武大将军得到玉皇赐的这些宝物以后就不断巡视天庭。一天中午,当他巡视到楚南方向一带时,突然发现天空怒云翻滚,狂风大作。他拨开云头一看,原来是5条孽龙争斗,它们是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中方黄龙。这5条妖孽各显神威,大摆武场。它们有的掀起滔天大浪,有的刮起阵阵妖风,一时间搅的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使黎民百姓惨遭不幸。真武大帝见状,怒不可遏。他掐指一算,原来是5条孽龙在争夺五雷山圣地的王位。于是他立即指挥五雷神举起神锤,擂响5声霹雳,一齐朝5条孽龙劈去!霎时,只见天空道道白光,怒云妖雾一扫而去。随即天空放晴,五龙俱降。真武大将军见状,又取出三台七星剑一一指向5条孽龙,五妖就立即变成了5座山。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五龙朝圣”一景。至今这五座山仍如栩栩如生的活龙朝圣一般矗立在那里。
  二、五雷山的地理位置与气候
  五雷山,位于慈利县东部,地处城关镇、广福桥镇、石门县蒙镇,以及零溪乡、花薮乡与桃源昌蒲乡的交界处(简称“三三”交界处,即三县、三乡与三镇)。它东接临澧,南临桃源,西处城关,北抵石门。东经111°15′—111°18′,北纬29°23′00"—29°27′30"之间。海拔最高976米,最低123.7米。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15℃,年平均气温11℃。这里气候适中,四季分明,是一个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朝圣的好地方。
  
  五雷山,交通十分方便,距慈利县城仅25公里,距苗市火车站仅3公里,距张
  
  家界飞机场也只有108公里。特别是火车,苗市每天有3对火车东西来往,贯通枝(城)柳(州)线。往东,可以去石门、澧县、枝城、宜昌、襄樊直至郑州、北京;往西,可以到达张家界、猛洞河、吉首、怀化,然后转车可以去重庆、成都、
  
  贵阳、昆明与南宁等地。如到张家界站转车,还可以乘特快直达长沙、株州、衡阳、郴州、韶关、广州。
  现在,张家界一级民用机场已开通,可乘波音飞机直达长沙、广州与深圳。从
  
  1995年3月28日起,又可直接飞往北京,从第二季度起,又可飞上海、成都、重庆、武汉、桂林、宜昌航线。今后,还可以直飞香港、东京、新加坡、马来西亚、曼谷等地。因此,来五雷山朝圣观光,你不愁来去不方便!
  
  三、道教、道观与道人的称呼
  道教,是我国主要的宗教之一,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齐名。
  中国道教产生在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如果加上战国时期传播神仙方术的“方仙道”与西汉时期托黄帝而立的神仙之术,以及托老子而言修道养寿的”黄经道“,那么,道教在我国流传就已经有2000多年了!由此可见,道教是我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
  据史籍记载,道教创始人为张道陵。他开始创米道,主要经典是《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
  道教奉老子为始祖,把老子写的《道德经》作为道教的主要经典。关于老子,学术界与道教界持有不同观点。老子又名老聃,河南人,是我国春秋末年著名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他曾经作过守藏室史(相当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学问渊博,著有《道德经》等书。
  老子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道教为了与佛教抗衡,将他神话了,并且无限度地夸大,说得十分玄乎,传的神乎其神。比如他们说老子是经过许多过个81万亿81万岁,托胎于玄妙玉女腹体内,并且怀孕怀了81年之久,最后才从玄妙玉女左肋降生下来的,所以,因怀孕太长(81年),一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故名唤”老子“。又因为老子降生在一棵李子树下,便指树为李,方的”李“姓。
  道教的一些书上还说,2500年前,周朝有一个“门宫”叫尹喜的,他有一天在“草楼观”观测天气,忽见紫气东来,便预言一定有圣人路过。不久,果然老子骑青牛入关,于是尹喜便请老子入草楼,还请老子写了书,即《道德经》。他们还说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无影无踪地去了。
  老子被神话以后,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拜。特别是唐朝,因皇帝姓李,他们为了抬高李氏门弟,强拉硬扯,硬是把距唐朝1000多年前的老子做了李家天子的祖宗,还封为“玄元皇帝”。正因为如此,道教在唐朝便盛极一时,几乎成了唐朝的国教。道教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道教敬奉“三清”为最高神。所谓“三清”,就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与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亦即老子),“三清”是三位神君的总称。
  元始天尊是“三清”第一大神,经书上说他住在玉清仙境,生在宇宙形成之前,还说他在天地初始时,以秘道传授于诸仙,用来开劫度人。后来,又把他与我国远古神话中的盘古扯在一起,因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大神,二者不谋而合,这就更为元始天尊神话提供了佐证。
  灵宝天尊是道教第二大神,他象征混沌初开,阴阳分明。据说他住在清仙境。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说他住在最高三天界的第三层太清仙境。说他著的《道德经》是道教的主要经典。
  道教敬奉的主要神明,除“三清”外,还有“四御”。这“四御”是辅佐“三清”尊神的四位大帝,即:皇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勾阵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元效法后王皇地祗。
  在“三清”、“四御”下面,道教还有许多小神,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道教的道术有占术、符录、祈禳、禁咒、内丹、外丹、炉黄白、壁谷、行跻、房中、仙药、服气等。道教崇拜神与仙。
  道教的主要法规戒律,少者有五戒、八戒、十戒;多者有一千二百戒;一般也有三百条左右,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些戒律主要是用来约束教徒思想言行的,防止他们“恶心邪欲”与“乖言戾行”,提倡积善、修德、理身。
  道教的道观、道宫,就是祭祀诸神的祠庙。最早的道观是陕西草楼观。道观主要是修建三清、五皇、灵官等殿堂与山门。道观在全国闻名的有白云观(在北京,供奉“三清”天尊)、楼观台(在陕西终南山)、延头观、万福观、永乐宫、万寿宫、玄妙观、常道观、无量观、玉泉观、紫霄宫等。五雷山的宫殿,其名称也与它们大同小异。
  我们游五雷山,看道观各宫、殿、门,如遇道教人员如何称呼?
  按道教规矩,凡道观中的主持者称“主持”。一般称“道长”、“道人”或叫“仙客”。道士还可称“黄冠”、“羽人”。对女道士称“女冠”或“道姑”。对道士中学识渊博、修养很高的,则称“法师”或“真人”。对道士中未成年的称“道童”或“仙童”。
  四、五雷山的主要景观与景点
  五雷山是张家界市的东大门,也是全市诸多景点中的又一大风景名胜区,又是道教旅游朝圣地。
  五雷山有山120多座,溪流15条,山体表面面积达160平方公里。据《慈利县志》载:“五雷山高屏环县南30里,顶为真武,有龙头岩、会仙桥……诸胜,道水所出。五雷山寺观为常德荣王建,澧州华阳王助修。”从人文景观来看,五雷山主要是道教修建的祠宇宫殿。据有关史书记载,这里的道观建筑群始建于元,峻工于明,共建有大小寺庙100多座,计有36殿、72宫、48寨。这片古建筑群的其本格局分内8家与外7家。整个建筑群倚山势而建,聚建在长达1公里多的山脊背上,犹如长龙托屋,非常好看。内8家宫殿仅凑,外7家分散。内8家由南至北,宫殿摆设依次为金殿、观音阁、王爷殿、玉皇殿、财神殿、赤帝宫、斗姆宫、朝圣门等。这片古建筑群共有建筑面积达8500多平方米,是我国道教建筑仅次于湖北武当山的又一大片古建筑群。这些寺庙建筑最著名的有金殿、观音阁、翰林祠、紫金宫、朝圣门、梳妆阁、斗姆宫、王爷殿、关圣殿、马爷殿、赵爷殿、温爷殿、赤帝宫、一天门、二天门、朝圣门以及牌楼等。在这一大片古建筑群中,因五雷山的寺庙名称与建筑风格均与湖北大武当山其本相同或相似,加上它的地理位置在长江以南,故五雷山又有“南武当”之雅称。
  从供奉的神像来看,五雷山与武当山也其本相同。两山金殿供奉的大神都是真武大帝。不过,武当山乃真武大帝的发祥地,所以,殿堂、神像、气势都比五雷山大一些。在武当山金殿里的真武大帝,只见他稳坐金殿,披发黑衣,手持宝剑,脚踏龟蛇,卫将执黑旗,两边有金童玉女,还有
  
  水火二将,威风凛凛,好一位威震环宇的大帝之神像!
  关于真武大帝,其来历是这样的,他原是
  
  爬虫类——龟与蛇的合体之形,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的星宿崇拜。我国古代,人们将天上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俗称“二十八宿”。人们又把二十八宿分为为东西南北四组。不仅如此,人们还把每组7个星座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又根据古代五方配五色的说法,分成“四象”。这就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不是别的,就是“龟蛇”,也就是“真武”大帝的别名。“玄武”又为何成了“真武”?原来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赵玄郎”之名讳,故改“玄武”为“真武”。根据我国远古时代人们的说法,龟为“四灵”之一(其他三灵为龙、凤、麟),蛇也被认为是有神灵的动物,于是玄武作为龟蛇的化身之神,便越传越神,因此,他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被历代帝王树为“帝君”。而道教为了兴教的需要,
  
  又编造出一套玄而又玄、神而又神的故事。说玄武曾托胎于净乐国善胜皇后,并从他左肋生下,长的十分勇猛。本来皇后想要玄武继承王位,但他不想王位,只一心想学道成仙。后来得紫元君所授秘法,玉帝又赐他宝剑,所以,他在武当山修炼42年便大功告成,白日升天,成了“真武大帝”。
  因为真武成了“帝君”,所以,武当山为供他修建的金殿便举世无双,特别辉煌。金殿全部建筑都是铜铸鎏金,而真武大帝也是铜铸鎏金,耗铜重达万斤。五雷山的金殿乃真武大帝,虽然其建筑规模与装金不如武当山辉煌,但除武当山以外,同其他道观建筑群比较,五雷山还是有过之而无过及的。
  
  据地方志书记载:“五雷山……磅礴百里,列其共瞻,每逢朝会,祷祈如林,人流似海,多达三万余人。”自古民间就有对子句:“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每当道教节日来临,如农历三月初三(真武祖师生日),九月初九日(神师升天元日)、八月十五日(翰林会)与冬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生日)到五雷山朝圣的香客便蜂拥而至,一天24小时庙里不断香,路上不断人,灶里不熄火,木鱼不断声,真是庙门若市,人流如织,晨钟暮鼓,热闹非凡。
  五雷山不仅寺庙建筑金壁辉煌,同时,文物古迹也异常珍贵。明代天顺六年间
  
  
  (公元1462年)杭州一位县令到五雷山携妻带小观光游览,在龙头胜景留下这样的墨迹:“观其岩形,若飞龙头,头角峥嵘,真武古迹,巧出天成,楚南第一胜境也。”他的这块碑刻成了珍贵文物。山上还有石狮、石象与石坊《二龙戏珠》等各种碑刻300余块,不仅是碑林之胜地,同时也是荟萃书法艺术。在一天门,还有一块保存完好的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的大碑刻,不仅书画艺术堪称上乘,同时也是研究李自成归宿的历史见证。其文曰:“从来庙宇辉煌,神像威灵,先皇供奉,丕振四方,嗟哉!蓬莱飘渺,数十年来,引引自知,道纳竭力修持庙宇神像,石三宇落成……”除了这些文物古迹以外,五雷山还有千斤铜佛、石龙与石虎等文物。
  
  五雷山的人文景观突出,自然景观也非常丰富而又秀丽。登山时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之上,可以看到许多自然景观。如造型多样的奇山异峰,清澈见底而又碧绿如绸的溪流,汨汨的山泉与古井,还有珍贵的树木与奇花异卉,上得山来,危崖耸翠,百鸟争鸣,步移景换,举目有景,在这里游览,既可以看到山河壮丽的美景,又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又可见到一派金碧辉煌的丛林风光。
No. 2
  五雷山(五雷仙山)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它位于慈利县城东,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公里处,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五雷(仙)山,原名雷岳,海拔一千米,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因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更名为五雷(仙)山。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植被茂密,沟壑纵横,空气清新,自然景观独特,是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同时五雷(仙)山更是著名的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它与湖北武当山齐名,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被尊为“中国南武当”。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仙)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五雷(仙)山,在五雷(仙)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仙)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 P 到了明代,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仙)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仙)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7天)、“八月十五”(15天)、“九月初九”为朝圣节,信徒昼夜朝拜,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炮声如雷,热闹非凡,形成了五雷(仙)山盛大的传统庙会,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的壮观景象。时至今日,三大传统庙会代代传承,年年举行。后因战争和文革的原因,五雷(仙)山的殿宇遭到破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慈利县委、县政府为落实党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发展旅游,投资数百万元,修复了部分古建筑,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设立了五雷(仙)山风景区,再现了昔日香火鼎盛的局面。2004年10月,张家界五雷(仙)山旅游有限公司对五雷(仙)山进行开发建设,整合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鼎力打造中国南武当——五雷(仙)山道教文化特色旅游品牌。不仅使五雷(仙)山道文化得以保护和弘扬,而且使五雷(仙)山容入大湘西的旅游圈,以张家界旅游为依托,以常德市、长株潭为衔接口,接轨全国旅游大动脉,当前五雷(仙)山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人们旅游目的地的新宠。
  五雷(仙)山神秘、神奇、神圣,古朴而幽深,空灵而厚重,它是大湘西东大门户一颗璀璨的明珠。
  湖南省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风景名胜区,距慈利县城18公里,距张家界市城区35公里,距常德市城区69公里,与常德市接壤,是进入张家界的必经之地。是集朝拜、观光及休闲度假、探险健身为一体,道教文化深厚的宗教旅游区,原名雷岳,海拔1000米,因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所以又叫大维山。后来,因大维山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又名五雷山
  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温昼高夜低,冬寒夏凉,最高温度为32℃,平均温度11.6℃,是旅游避暑和道教圣地,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据史书记载,五雷(仙)山道教“始于庸、盛于明”。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归隐于此,在五雷(仙)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明神宗封五雷(仙)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为朝圣日。明代成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仙)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
  五雷(仙)山古朴幽深,神秘峻美,分四大特色游览区:金顶祖师山道教文化旅游区,慈济塔国际避暑大山庄度假区,星子山、插旗山太极文化旅游区和三王老棚自然景观探险旅游区。
   五雷山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天门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为朝圣日,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之说。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
  官方网站:http://www.wuleixians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