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云南娑罗双
拉丁名 shorea assamica dyer
拉丁科名 dipterocaceae
中文科名 龙脑香科
保护级别 2 极危 cr a1cd; b1ab(v)+2ab(v)
分布 云南(盈江) |
|
常绿大乔木,高约40米,有时可达60米,具白色芳香树脂;幼树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树树皮浅灰褐色,呈大块状剥落。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琴形,长6一12厘米,宽3一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或微心形,侧脉12一19对,下面被绒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萼裂片5;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具纵脉11条;雄蕊15,两轮排列;子房3室,被疏毛,花柱细柱状,柱头3浅裂。果具萼片增大的翅3长2短,长3一10厘米,被短疏毛,基部扩大包围果实。 |
|
主要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酸性赤红壤区域的热带雨林中,有些地方形成单优势群落。所在地年平均温22.7℃,最冷月平均温15℃,极端最低温2℃以上,年降水量2856毫米,90%集中在5一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2%。花期8一9月,果期11一12月。 |
|
稀有种。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主要树种之一,我国仅云南西部的少数地方有分布,由于毁林开荒的严重破坏,森林面积日益缩小,林地环境恶化,更新困难,将有灭绝的危险。
该种是婆罗双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境内的唯一代表种类,分布局限,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有科学价值。其木材材质优良,有多种用途。 产地已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植物学及林业机构应极积加以’引种驯化。 |
|
参考盈江龙脑香,但种子比较小,撒播。 |
|
云南娑罗双介绍
云南娑罗双 (Shorea assamica Dyer)
科属:
龙脑香料
别名: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约40米,有时可达60米,具白色芳香树脂;幼树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树树皮浅灰褐色,呈大块状剥落。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琴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或微心形,侧脉12-19对,下面被绒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萼裂片5;花瓣5,白色或淡黄色,具纵脉11条;雄蕊15,两轮排列;子房3室,被疏毛,花柱细柱状,柱头3浅裂。果具萼片增大的翅3长2短,长3-10厘米,被短疏毛,基部扩大包围果实。
分布与习性:
分布于云南盈江,其范围约30平方公里。印度,缅甸也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酸性赤红壤区域的热带雨林中,有些地方形成单优热群落。所在地年平均温22.7℃,最冷月平均温15℃,极端最低温2℃以上,年降水量2856毫米,90%集中在5-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2%。花期8-9月,果期11-12月。
繁殖与栽培:
参考盈江龙脑香,但种子比较小,适宜撒播。
应用:
稀有种。该种是娑罗双属植物分布于我国境内的唯一代表种类,分布局限,对研究我国热带植物区系有科学价值。其木材材质优良,有多种用途。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