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 中国 >湖北 >咸宁 > 九宫山
显示地图
目录
《九宫山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Mountain》
诗人: 谢枋得 Xie Fangde

  真人何人结幽栖,累世奎光焕紫泥。
  日月高奔黄道近,衡庐傍出玉绳低。
No. 2
  九宫山联系方式电话:0715—24220010715-2422078
  传真:0715—2422153九宫山投诉电话咸宁市旅游投诉电话:0715—8254548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九宫山景区荣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门票价格进山大门票20元(避暑节期间大门票50元)、石龙沟20元、铜鼓包6元、云关古寺5元、真君石殿3元、森林公园20元、闯王陵10元九宫山最佳旅游时间九宫山一日有三季,两里不同天,此时阳光灿烂,片刻乳雾飘飞。这端莺歌蝶舞,那头凉雨潇潇。中午气温宜人,夜晚寒气逼人。因而上山游客备带外套为宜。九宫山导游图九宫山交通图九宫山美食九宫山餐饮有着自己的特点,清新、自然、山菜野菜当家。吃过大鱼大肉的城里人,上山绝对要以品野山菜为乐。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点,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让你觉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罗卜、平豉等这些菜对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来讲,会味口大开。九宫山住宿九宫山上既有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也有很干净、很便宜的普通房间。不过山上湿气较重,最好选择标准双人间,一定要询问是否有热水,这是最重要的住宿要求。九宫山交通驾车路线:武汉--咸宁(80公里)--温泉--通山县(40公里)--横石潭镇(30公里)--九宫山山上云中湖景区(27公里)--闯王陵(30公里)--横石潭镇(32公里)
  乘车路线:武昌南站附近的宏基客运站每天从6:00—17:30,每半小时向通山发一班车,通山车站每天从7:00—15:00,每小时向九宫山发一班车。
  景区交通:从云中湖沿西路下山至闯王陵32公里,从闯王陵至宝石再返至横石27公里。环山公路大客车不大方便,面包车和依维柯比较合适。
  九宫山位于幕阜山脉中段,与江西省相邻,处东经114°59′,北纬29°23′,与通山县城直距28公里。主峰海拔1656米,比庐山高182米。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不超过30℃。是我国旅游避暑胜地,有“第二庐山”之称。
  九宫山历史悠久,原是一道教地。据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成书的《太平御览》记载:“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于此。”故取名九宫。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名道士张道清在九宫兴坛设教,开基传道,建起三宫十二院。
  从此,金炉香火,长年不断,朝山男女,络绎不绝。据《九宫山志》记载,当时,“朝山者众,日达万人”,成为与华山、崂山等齐名的全国五大道场之一。至今还保存有阅世690多年的古建筑“真君石殿”。它曾得到六个帝王的敕封。
  “敕建钦天瑞庆宫”匾额至今尚存。历代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碑刻。
  “庐山天下秀,钟灵数九宫”,九宫山奇峰耸立,幽谷纵横,飞云荡雾,古木参天,竹林似海,百川挂岩,千峰竞秀,万木争艳。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赏红叶,冬可领略北国风光。
  这里山青水碧,峰奇石秀,涧深谷幽,花繁树茂。九宫山以良好的气候,独特的地貌,奇异的风景构成了一个十分优美的旅游避暑胜地。
  九宫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有塞北岭岳之雄、险、奇、幽、秀,被誉为“九天仙山”。
  九宫山旅游区划分为五大游览区:云中湖游览区、林海深处游览区、吴楚天游览区、龙潭探幽游览区和山下游览区。
  在云中湖游览区,风景点最多(九宫八景皆在此区)。第一个风景点便是“怪松坡”。此坡在九宫山的半腰,是进入九宫山的门户。被誉为九宫山八大奇景之一的“迎客松”雄立路旁,其主干粗壮,合抱有余,挺拔高数丈,造型美观;其枝丫皆向一旁长伸,形如招手致意;其树冠则突兀向一侧倾倒,如同鞠躬行礼。迎客松旁还有“父子松”、“姊妹松”、“含羞松”等。父子松的主松苍老高大,枝干粗壮而多皱如手臂向外伸展,另一株矮松枝干直扑入父松怀抱,其依偎之状,确如父子。姊妹松为两株并立的松树,一松如姐,亭亭玉立,一松如妹,妩媚多姿。最奇特的要算含羞松,粗干一合抱不拢,树冠如华盖,荫覆十多平方米。如果用手轻轻牵动树枝,全树竟摇摆不已,恰似羞羞答答、含情脉脉的闺房小姐一般。
  我省最大的高山湖泊云中湖也在此游览区,湖的面积约一百亩,蓄水量可达百万立方米,水面时常凝聚白云,人们给它取名“云中湖”。这里风景奇幻,云在湖上飘,湖在云下移,令人有举袂欲仙之想。湖心有一座孤山,远远望去形似一只静卧的青螺,驮着一身碧绿,似披翠饰珠。湖滨四周,群峰耸立,岗峦连绵起伏,布满挺拔的松、杉树和珍贵的银杏。还有各种建筑精巧、风格独特的楼阁亭榭依山倚水分散在湖周,把云中湖点缀得更加瑰丽。傍晚之时,夕阳斜照湖面,峰峦倒映,霞光、水光、云影、山影、五彩缤纷,变幻无穷,恰似沉玉浮金,另人心旷神怡。
  “泉崖喷雪”位列九宫八景之冠,是九宫山70多处瀑布中最奇特最耐看的。云中湖之水从崖顶的石罅跌泻而出,喷珠溅玉,飞流直下70多米。那跌人涧底的湖水溅起千层雪浪,声如擂鼓,扣人心弦。每遇旺水季节,湖水如盆泼而出,落下约十余丈,便随风飞舞,化作雪雾轻烟,迷漫峡谷深壑,淹没倒树悬崖,笼罩深涧,神秘莫测。夕阳斜照,雾幕中现出条条彩虹,五彩缤纷,如天女散花,似虬龙戏雾。
  在“泉崖喷雪”的附近,有个古崖洞,人称“陶姚仙洞”,也是九宫八景之一。它背靠笔架山,前临喷雪崖,洞外有突兀巨石,在清晨和傍晚时,片片飞云,时隐时现,阵阵迷雾,若即若离,鸟从头上过,云在脚底飘;有时,缕缕云烟直灌入古洞深处,萦绕不散。洞内有汨汨清泉,如将一枚硬币置于水中,硬币便在水面漂浮旋转。人们传说,唐朝李世民杀了胞兄李元吉,当了皇帝后,李元吉的陶妃和姚妃就逃到九宫山下界牌村,陶妃生下李元吉的遗腹子阿宝,将他寄养在一老太婆家,然后和姚妃来到这个石洞里安身修道,十八年后双双跳下万丈深渊。据志书记载,过去陶姚洞,还有石床、石案、炼丹炉、捣药臼等物。现在已不复见,只有那一线泉水长流不断。
  “虎伏天门”与“吴楚雄关”。虎伏天门又称一天门,原建有巡爷殿,为香客朝山的第一炉香火之处。现大殿虽不存,尚有殿基和断瓦残砖供人追忆。站在天门向右看,可见一巨岩突兀在坡上,其形酷似猛虎蹲地。远看它有头有尾,近看有鼻有眼,甚至依稀可见数根虎须。传说这只石虎原是九宫山道教主爷张道清的坐骑,是张道清命它在此镇守一天门的。顺着虎颔下的石径前行数百米,就是“半山上下分晴雨,一岭东西判楚吴”的吴楚雄关了。吴楚雄关是古代吴楚两国的分界处,现存的关门据考是明代建筑,却也十分壮观。雄关上有一泓清泉,汨汨向东南方向流去此乃是鄂赣两省的分界点,称分界泉。吴楚雄关如鳌背,两边皆是万丈峭壁,一条古道嵌在悬崖峭壁上,绾连鄂赣两省,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这个游览区还有建于南宋(1995年),相传为供奉道教祖爷张道清腊尸的古建筑“祖爷殿”(真君石殿);有刻有南宋诗人谢枋得手迹的“云关石刻”;还有“胜似桃园”、“云海波涛”、“乌龟朝圣”、“铜鼓擂天”等景点。
  大森林似海、烟峰如涛的林海深处游览区中,有三级落差、胜过庐山三叠泉的安坪瀑布;有类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落差达四百余米的大崖头瀑布,可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媲美。
  在以古老庙为中心的吴楚浏览区,可站立在横跨鄂赣两省风光,脚下的千万重山峰像大海中的波浪,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流云过风的车口,可日观修水如彩练,夜望楚天如梦境,四周更有状如寿星,色似仙女的石山、仙人石、尼姑石群等。
  1999年新开辟的生态旅游区--石龙沟,距云中湖10公里左右,乘车进入大门后,所有的路程基本上走下坡路,共计划内12000个台阶,全程约5公里,其中有三道瀑布、三道吊索桥、七座石拱桥、跳石、栈道各一处,以悬崖、奇石、古树、叠泉、池潭等组成不同的景观,是一个原始森森带。几百个树种、花卉,潺潺流水,绿荫如盖,漫步其间,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是人们回归自然的好去处。
  以九宫山下西北边的船埠为中心的山下游览区,主要有狮子洞、九宫揽胜、小九龙等景观,还有李自成打最后一仗的李家铺古战场和相传李自成躲过清兵的皇躲洞等。
  九宫山,久为灵山圣地,历代名人登山者接踵而至,旧山志中记载:“宋代,谢枋得学士;元代集学士、虞邵学士;明代,宋濂学士、孟养浩、朱廷立等;清代,翰林、进士就举不胜枚举了。”大革命时期彭德怀、王平、滕代远、李灿、何长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自九宫山开辟为休养、旅游胜地后,胡耀邦、陈丕显等中央领导同志,姚雪垠、陈伯华等作家艺术家,都到这里来过。
  目前,已有70多个中央机关、省直机关、大专院校、文化科研机构在九宫山设有疗养基地,接待床位8000多个,九宫山镇的银行、商店、学校、医院、邮电局、电影院等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热情接待国内外游客。
湖北九宫山 Hubei Jiugongshan
  基本概况
  位于湖北省通山县城东南。绵亘百里,主峰海拔 1,583 米,境内千峰争翠,万壑竟幽,峰、岭、岩、台、洞、泉、池等奇丽景物引人入胜。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如今,修建于1979年的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人文历史
  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史载,南朝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避战乱建九座行宫于此,故名。南宋道士张道清至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之盛,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
  九宫山为道教名山。《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引《武昌记》:“九宫山西北陆路去州五百八十里闯王陵,其山晋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宋代淳熙十四年( 1187 ),道士张道清又于山上建造九座道观,遂成为道教胜地,元明各代屡有修葺,后大多建筑被毁。现仅存九王庙、真牧堂、石城门、一天门等建筑,并留有宋、明、清三代文人墨客摩崖题刻十余处。
  九宫山处于“三峡”、“三国”和“武(汉)岳(阳)庐(山)”旅游线中心,北距武汉178公里,106国道顺山脚而过,环山公路把旅游景点联为一体。山上有70余家休养院所。还有影院、书店、商场、医院、游乐场等设施,为游人提供周到的服务。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亲临九宫山视察,挥笔题写了“九宫山”三个大字。
  自1994年九宫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通山县加大了旅游景点开发力度,扩建了真君石殿、云关古寺,开发了云飞洞天、石龙沟等新景区。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块,即云中湖游览区、石龙沟游览区、铜鼓包游览区、森林公园游览区、闯王陵游览区。
  自然景观
  九宫山面积210平方公里,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2007年8月1日,九宫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被称之为鄂南第一峰。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锦;炎夏,清风徐徐,凉爽宜人;秋季,红枫耀脑,山清水秀;深冬,银装玉树,似北国风韵。相传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广著名道 士张道清寻山传道选中此地。自此,来自湖广、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长年络绎不绝,九宫山是成天香火缭绕,给这座名山涂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后数百年间,由于连年兵乱频 繁,山上名胜屡遭破坏,九宫山道场从此一蹶不振。建国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开辟九宫山风景区。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鄂南时,兴致勃勃地登上九宫山,对九宫山的自然风光给予高度评价。九宫山的自然风景观,富有浓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胜景有八处:青松迎宾、云湖夕照、泉崖喷雪、云海波涛、真君石殿、伏虎天门、云关石刻、陶姚泉洞、奇观异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铜鼓包也叫铜鼓峰,是九宫山的主峰,距云中湖4.7公里,海拔1546米,峰顶极像一只巨大的圆鼓,故名铜鼓包。它与三峰尖、龙瑞山、老鸦尖四峰并列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都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形成幕阜山脉段的高耸奇峰,都为冰川角峰。1986年修通了铜鼓包至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
  九宫山餐饮有着自己的特点,清新、自然、山菜野菜当家。吃过大鱼大肉的城里人,上山绝对要以品野山菜为乐。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点,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让你觉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萝卜、平豉等这些菜对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来讲,会胃口大开。
  景点介绍
  风车口
  风车口也叫“大风口”,位于铜鼓包之西,距云中湖7.7公里,海拔1400米,九宫山至森林公园公路横跨风车口。大风车口宽约2000米;小风车口宽约30米,风更大。由于东西两面断崖耸立,形成剪刀叉形状的谷口,大陆南北气流为高山所阻,交汇于此山峰岔口,因而一年四季,天天 都是疾风呼啸。游人在此,常常难以站立,总觉得好像有一百台电风扇在对着你齐吹,日夜流云过风,如同新疆昆仑山有名的大风口――阿里拉山口。这里南边视野极为开阔,可远眺赣中,遥望华夏南天,赣北群山,犹似大海波涛,在你脚下奔腾起伏。风车口顶部为30米宽的山脊,北边下方是十几里长的幽谷石垅沟,南坡下为石船,是神话传说中的水将军与逆龙大战之地,至今有一巨大的山峰如船,为水将军所斩,那只逆龙要“把江西造成海,湖广立洲城”,最后被水将军降伏。向下步行一个多小时即是小九宫,再前方是温汤温泉。
  雪海翠园
  风车口旁边的山坡峰谷,都堆积着雪白的沙子,夏日游人到此,会惊得目瞪口呆,以为是下了厚厚的“六月雪”。若有云雾弥漫,就像到了海滨,这片雪海里,长着许多低矮的青松,远望江西修水白沙山如同雪龙飞舞。由于风车口风大之故,这里的植物甸化,满山青松像一朵朵翠花,开放在茫茫雪地上,总是可爱的童年,好像永远都长不大。这些大自然的小盆景,点缀得那么优美,把这里的扮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盆景园。白沙在碧翠的青松掩映下,显得更加雪白,青松在白沙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翠绿。雪海涌翠,白浪扬波,好一片天下难觅的雪海翠园!
  尼姑石
  尼姑石与和尚石正在风车口至古老庙的群龙吸水前方。这两块耸立在树林上的奇石,高约丈余,一上一下,状如人形,正向上奔跑,相距百余米。前者为尼姑石,它身向前倾,如披衣御风。胖和尚在下紧追不舍,此景叫“和尚赶尼姑”。更为奇妙的是,在古老庙与和尚石、尼姑石之间,还耸立着另一巨石,高约7米,上大下小,形似火炬,像一尊清秀观音,在庙前严肃看守,不准动了凡心的和尚、尼姑回庙,真是巧夺天工,天然成趣。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说从前云关半山有座和尚庙,一天,有个上山的尼姑路过云关和尚庙歇脚,不小心把帽子丢在庙里,和尚发现后急忙拿起帽子追赶送还,尼姑发现和尚追赶,怕他起心不良,这样你追我赶,恰被张道清发现,他认为不成体统,有辱仙家风范,于是他略施小术,用定身法让尼姑和尚都变成了两个小石峰。而位于公路上的另一个最大岩石则叫“道士解劝”,那长在嘴上的一棵小树如同一撮胡子呢。
庐山九宫山 Lushan Jiugongshan
  九宫山是位于江西庐山的辐射景点,景色秀丽,气候宜人。九宫山,久为灵山圣地,历代名人登山者接踵而至,旧山志中记载:“宋代,谢枋得学士;元代集学士、虞邵学士;明代,宋濂学士、孟养浩、朱廷立等;清代,翰林、进士就举不胜枚举了。”大革命时期彭德怀、王平、滕代远、李灿、何长工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在以古老庙为中心的吴楚浏览区,可站立在横跨鄂赣两省风光,脚下的千万重山峰像大海中的波浪,真可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流云过风的车口,可日观修水如彩练,夜望楚天如梦境,四周更有状如寿星,色似仙女的石山、仙人石、尼姑石群等。
  以九宫山下西北边的船埠为中心的山下游览区,主要有狮子洞、九宫揽胜、小九龙等景观,还有李自成打最后一仗的李家铺古战场和相传李自成躲过清兵的皇躲洞等。
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
  Jiugong Shan
  九宫山
  Jiugong Shan
  湖北省名山、道教圣地、著名风景区和旅游地。位于省境东南通山县南部,处鄂、赣边界湖北一侧,属幕阜山脉中段。为新华夏构造体系隆起带的组成部分,燕山运动褶皱成山,北东—南西走向,主要由花岗岩构成。主峰海拔1543米,山体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4条山溪将山顶呈掌状分割成5个山头,凤凰岭居中。森林面积40平方公里,1/3为楠竹林。有马头狼、石耳、龙须草、灵芝、猕猴桃等野生动植物和一山三洞三峰六石十崖等天然胜迹。山巅龙潭湖侧有灵泉;喷雪崖为瀑布,下注70余米;还有温泉。南北朝时依山建宫殿 9座。宋道士张道清在此建道院,宋□封“钦天端庆宫”;元、明、清又多次受□封,至清代乾嘉时期达于鼎盛,成为中国五大道场之一。1949年后,在此沿山溪建梯级水电站,并建有疗养与游览设施,为旅游、避暑地。西麓牛迹岭有李自成墓,建有“闯王陵”园和李自成纪念馆等。
  (刘盛佳)
近义词
九宫山镇
相关词
通山景点通城县旅游滑雪滑雪场通山县隐水洞
通山大理石江西旅游江西中国旅游更多结果...
包含词
九宫山镇九宫山滑雪场九宫山虚拟村
九宫山风景名胜区九宫山封道士饭因赠湖北九宫山无量寿禅寺
通山县九宫山荣军疗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