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 江西 >九江 >九江市区 > 乌龙潭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乌龙潭联系方式地址:九江市庐山东林大峡谷剪刀峡内。
  邮编:332000乌龙潭投诉电话九江市旅游投诉电话:0792—8225571
  江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791—626996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乌龙潭节庆活动板龙灯
  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
  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后代窑工为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先辈,把童宾称为“窑神”,遇上窑上盛事都要祭拜这位“窑神”,祈求“窑神”保佑窑火兴旺,窑工生活富庶。
  徽剧
  原名“徽调”、“二黄调”,1949年后定现名。明末清初,徽州腔和青阳腔与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形成该剧种,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昆剧的一定影响。其主要腔调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也唱西皮、高腔、昆腔。清初,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清乾隆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风靡全国。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本世纪30年代初期,徽州有徽剧戏班约20个。目前,黄山市京徽剧团里仍保留部分徽剧剧目。乌龙潭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季节。乌龙潭美食九江风味佳肴:莲藕汤、杂烩、云雾茶芯、云雾茶叶烹虾仁、豆鼓烧肉、豆鼓爆辣椒、黄花炒鸡蛋、玫瑰排骨、虾米煮鸡蛋、虾米煮粑、山药炖肉、金钱山药饼、板栗烧鸡……
  乌龙潭住宿星级酒店有:九江宾馆、中景宾馆、五丰宾馆、其士大宾馆。
  普通宾馆:九江江银宾馆、九江航空宾馆、九江市教育宾馆、九江船物宾馆。乌龙潭购物九江土特产有陈年封缸酒,九江茶饼,酥糖。乌龙潭玩法观光、摄影、旅游、
  沿着芦林大桥西端的石径小道下行,便是黄龙谷。谷中浓荫遮空,枝柯掩日,这十里古木之中,有无数溪涧瀑潭,其中以黄龙、乌龙命名的黄龙潭、乌龙潭最为著名。中国是龙文化的故乡,庐山的山山水水,更是到处充满了龙的传奇。相传黄龙潭中,曾经潜游着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一发怒就会卷起九天狂风,引起山洪暴发,成为庐山一害。
  
  后来,一个叫彻空的和尚云游到此,用降龙术降服了这条黄龙。黄龙归善,然而它的后代却不改秉性,化为群蛟,继续兴风作浪。为了彻底根除祸患,彻空和尚在离黄龙潭不远处建起了黄龙寺,并在寺畔掘下“制龙洞”。后人为纪念彻空的功德,书“降龙”二字于潭边的降龙石上。与桀骜不训的黄龙相反,黄龙潭西下里许的乌龙潭中,往着一条温驯的乌龙,这条乌龙通解人意,乐施好善,每逢大旱,便为山林喷云吐雾,催降甘霖,乌龙的举止深受寺僧和山民的喜爱,每年农历六月六,都要采来鲜野果,投入潭中,祭祠神龙。还有一传说:黄龙山谷里的黄龙与乌龙虽为近邻,却不能和睦相处,争斗之时,各化作浊浪冲天而起,凌空作战,后来还是彻空和尚将它们分别镇入碧潭之中,镇压黄龙的潭叫黄龙潭,镇乌龙的潭叫乌龙潭
  前一种说法显然是古人观念的附着,后一种说法则多少反映出人们对“龙”的憎恨,神话毕竟是神话,它们只像云彩一样飘浮在千姿百态的碧潭上空,作为风景的点缀。
  黄龙潭的特点是深、静谧、古木翳青的峡谷之间,一道溪涧围根藤石垒,天矫而下,银色瀑布通过落差,冲击着暗绿色的深潭,坐在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而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侍大雨初过,伫立潭边,看万斛明珠尽抛涧底,一丛飞瀑澌裂苍崖,耳边隆隆不尽的闷雷。从这里扩散开去,顺荡在深山密林之中,一股豪气油然涌上心头乌龙潭的美确与黄龙潭的美殊异,它由3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
  
  桑乔《庐山纪事》一书记载:“乌龙潭边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有虫如鲇而黑,长三、四寸,叫龙师。下潭稍平夷,两旁有大石,东林寺祭龙之所也。”乌龙潭瀑布领芦林和长冲之水,潭水分五股从巨著石隙缝中轻飘而下,短而有力,坐而静昕,像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婉转悠扬的丝昡,这一泓清澈的山泉,其甜美、其柔润、其清净、其淡雅,令人“观之、饮之、戏之、爱之”,正如民国时期的大律师吴迈说的那样:科头赤足坐石梁,时复枕石卧羲皇。濯缨濯足人自取,即此依稀到沦浪。
No. 2
  名称: 乌龙潭
  地理位置:江西庐山
  所属景区: 山上部分
  景点介绍
  景点文字
  乌龙潭位于东谷山冲底头 ,两山夹峙,中为一线幽涧,树木交翠,绿荫掩映。潭上平列着一排一丈多高的巨岩,彼此乱杂形成瀑床,泉源来自长冲、芦林之水,终年流不间断,水分五股从隙缝中轻飘而下,就象五把灿烂银梭斜立崖前。下端潭面平阔不深,河水清澈,是观瀑佳处。潭旁石上刻着“龙泉”二字。相传潭里有条乌龙,性情温顺,修炼从善,乐施好助,每逢大旱,便为山林喷云生雾,脆降甘霖,因而深受民间崇敬,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山民们都到这里来祭祀。
包含词
乌龙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