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世纪 一般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鄂图曼土耳其攻陷为止。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更早或者更晚。西罗马帝国灭亡导致西欧政治体制崩溃,但确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基督教统治结构。基督教神权超越世俗政治权力。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西欧再次形成一个暂短政治统一时期,但是查理曼死后,他的后代将帝国瓜分,西欧重新陷入分裂。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从11世纪末期开始,天主教西欧对穆斯林世界进行了长达2个世纪之久的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质疑,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萌发。
社会学家称中世纪 是封建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最先出现在意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经济中。中世纪 见证了北欧和西欧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化的过程。许多现代欧洲国家把自己国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纪 的重大事件。现代欧洲的政治疆界在很多方面是这一混乱时期的军事和王朝政治的产物。
中世纪 (又称中古时代;英文:Middle Ages;约476年-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计算,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民族国家抬头的时期为止。但是也有人认为中古时代是由约476年-1492年,而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更有人认为中古时代是由395年开始的,在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中世纪 ”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 或者中世纪 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 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希腊和拉丁文著作,志在重新恢复原先罗马古典拉丁语、艺术及文化,对自公元410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 ”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起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时代”和“中世纪 ”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们也把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Sutton Hoo)宝窟,及著名中世纪 研究学者查理·H·哈斯金(Charles Homer Haskins)的研究,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20世纪中叶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 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 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广传。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 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欧洲历史。
历史
中世纪 的城堡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底、奥多亚克、勃艮第、汪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萨克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其中盎格鲁-萨可逊、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墨洛温王朝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克洛维通过和罗马教廷的联合,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随着法兰克王国不断的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征服了勃艮第、图林根、巴伐利亚和萨克逊的一些部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并建立了封建采邑制。
卡洛林王朝
751年,宫相矮子丕平成为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统治期间国力达到最盛,吞并了伦巴底王国,夺取西班牙边区,占领东巴伐利亚,征服阿瓦尔汗国,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发生兄弟战争而分裂,在843年8月签订《凡尔登条约》经国家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现代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英格兰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1135年)统治时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约翰(无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1264年的内战期间,亨利三世被西蒙·德·孟福尔俘虏。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从1343年起,国会分成了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代表骑士、市民的下院,确立了议会君主制。
法兰西
与此同时,西法兰克王国演变成了法兰西王国,并加强了王权,罗马教廷被迫迁往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并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一级为高级教士,二级为贵族,三级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议会君主制。
奥托王朝
德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地方政权很强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结束后,国王由地方权贵选出,但更多是名誉,国王的权利和地方诸侯平等。这个特点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其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原因。951年,奥托一世率军占领了伦巴底地区,其后的奥托二世进军罗马。
神圣罗马帝国
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兰,教皇为其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时领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意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岛,捷克、瑞士、爱沙尼亚、普鲁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个城市联合抵抗(即伦巴第联盟),并被打败。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溺水而死,占领区也纷纷独立。
宗教
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另外为了对抗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并复天主教圣地之一的耶路撒冷,教皇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此举对后来欧洲与伊斯兰世界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文化
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中世纪 文化的主要地位。泥金装饰手抄本、格里高利圣咏和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 文化的代表。
中世纪 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卡洛林文艺复兴和奥托文艺复兴。
在德国宗教改革后,意大利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扩展到欧洲很多国家。这是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哈维、弗兰西斯·培根等等。
经济
中世纪 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巴黎、里昂、都尔奈、马赛、科隆、特里尔、斯特拉斯堡、汉堡、威尼斯、热那亚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16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场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随后是佛兰德尔,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发生了地理大发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工场手工业也使进行战争的武器产生了飞跃,火炮和毛瑟枪逐渐代替了骑士的刀剑,也使旧式的城堡丧失了防御能力。而工场手工业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到中世纪 中后期,各种手工行业由个别经营,渐渐演变为成立公会,“专业”这个概念在这时期萌生。
The Middle Ages are commonly dated from the fall of the Western Roman Empire (or by some scholars, before that) in the 5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in the 16th century, marked by the rise of nation-states, the division of Western Christianity in the Reformation, the rise of humanism i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and the beginnings of European overseas expansion which allowed for the Columbian Exchange.
The Middle Ages witnessed the first sustained urbanization of 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 Many modern European states owe their origins to events unfolding in the Middle Ages; present European political boundaries are, in many regards, the result of the military and dynastic achievements during this tumultuous period. 中世纪 (Middle Ages)
中世纪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 ”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 或者中世纪 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 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迄年代的认识也不同。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 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定为下限 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早已在500多年以前走完了超过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注意:这里“封建社会”,不是我们通常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相提并论的“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下的社会。主要是夏、商、周三朝,以西周最为典型。这种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基本一致)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 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 ”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 ”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19世纪初, 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观念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风俗画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Sutton Hoo)宝窟,以及中世纪 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 Haskins)的研究发现,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20世纪中叶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 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 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广传。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 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欧洲历史。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汪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撒克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其中盎格鲁·萨可逊、法兰克王国存在的时间比较长。
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法兰克人,在486年打败高卢军队,由克洛维建立起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克洛维通过和罗马教廷的联合,占领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全部领土。随着法兰克王国不断的扩张,到了6世纪中叶,征服了勃艮第、图林根、巴伐利亚和萨可逊的一些部落,成为当时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并建立了封建采邑制。751年,宫相矮子丕平成为法兰克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在查理大帝统治期间国力达到最盛,吞并了伦巴德王国,夺取西班牙边区,占领东巴伐利亚,征服阿瓦尔汗国,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成为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土。查理大帝死后,法兰克王国发生兄弟战争而分裂,在843年8月签订《凡尔登条约》经国家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现代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疆域就是以这个条约为基础的。
日耳曼人的另外一支盎格鲁人、萨克逊人、朱特人在5世纪中叶进入大不列颠群岛,在6世纪末,7世纪初,形成了7个王国,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从此诞生了英格兰(England)。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拒绝后,以武力夺取了英王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建立了诺曼底王朝,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百年战争的根源。在亨利一世(1100年 ~1135年)统治时期,随着王权的加强,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约翰(无地王)被迫签署《自由大宪章》。1264年的内战期间,亨利三世被西门.德.孟福尔俘虏。1265年孟福尔召集国会,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从1343年起,国会分成了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代表骑士、市民的下院,确立了议会君主制。与此同时,西法兰克王国演变成了法兰西王国,并加强了王权,罗马教廷被迫迁往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并自上而下召开三级会议(一级为高级教士,二级为贵族,三级为富裕的市民),也形成了议会君主制。
德国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地方政权很强大。911年加洛林王朝结束后,国王由地方权贵选出,但更多是名誉,国王的权利和地方诸侯平等。这个特点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其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原因。951年,奥托一世率军占领了伦巴德地区,其后的奥托二世进军罗马。1155年腓特烈一世攻占米兰,教皇为其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全盛时领土包括了德意志全境,意大利中、北部,西西里岛,捷克、瑞士、爱沙尼亚、普鲁士。在腓特烈一世遭到15个城市联合抵抗(即伦巴第联盟),并被打败。腓特烈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溺水而死,占领区也纷纷独立。 中世纪 哥特式教堂的玻璃花纹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 ~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在德国宗教改革后,意大利产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扩展到欧洲很多国家。这是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像但丁、薄伽丘、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马基雅维利、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开普勒、哈维、弗兰西斯·培根等等。 中世纪 时的经济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园式自然经济。出现了一批商业城市:巴黎、里昂、都尔奈、马赛、科隆、特里尔、斯特拉斯堡、汉堡、威尼斯、热那亚等等,形成了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16世纪以后,兴起了工场手工业,最初是佛罗伦萨,随后是佛兰德尔,而圈地运动使英国迅速发展。这种经济模式加速了贸易,从而发生了地理大发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工场手工业也使进行战争的武器产生了飞跃,火炮和毛瑟枪逐渐代替了骑士的刀剑,也使旧式的城堡丧失了防御能力。而工场手工业业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到中世纪 中后期,各种手工行业由个别经营,渐渐演变为成立工会,“专业”这个概念在这时期萌生。 中世纪 城堡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中世纪 的战争,是由组织散漫的战斗团,在需要运用策略和调动的战场上互相对峙、冲突,然后再一步一步演进而来。演进中的一个部分,反应在不同的兵种和武器的发展上,以及如何去运用它们。黑暗时代的早期军队,是一群没有组织的徒步士兵。当重骑兵兴起后,最好的军队就是一群没有组织的骑士。徒步士兵会对沿途的农田造成破坏,在攻城战时则会造成更大的打击。不过,在作战的时候,骑士们会试图与他们的敌人作一对一的交战,而徒步士兵又会夹在敌我双方的骑士之间。这种战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中古时代早期的徒步士兵,大部分都是在封建制度下被征召的农民,并未受过作战训练。弓兵在攻城战上十分适用,但在战场上也一样冒着被消灭的危险。
到了14世纪后期,指挥官加强了骑士的纪律,使他们的军队更能发挥团队的合作。但是在英国的军队里,尽管长弓兵在很多的战场上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可是骑士并未给予这些射手太多的重视。纪律也让越来越多的骑士为报酬作战,罕有为忠诚和光荣作战者。在意大利的雇佣兵以长期作战但少有损伤而闻名。在这个时期,各阶级的士兵都是军队的资产,不会被轻易遗弃。这使得过去追求光荣的封建军队,逐步成为只关心他们会收取多少报酬的专业军队。
骑兵会被特别地划分为三支队伍或三个部分,然后一队接一队衔命作战。第一波的攻击会突破或冲散敌军,接着第二或第三波的攻击就能加以制服。敌军一旦逃走,就可以予以杀戮或俘虏。
事实上,骑士如果采取个人行动,对任何指挥官的计划都是很大的伤害。骑士最关心的是忠诚、光荣和骑乘在一流队伍的第一行列位置。为争取个人光荣,在战场上获得全面的胜利反而沦为其次。在战场上开始作战之后,不用多久骑士就会攻击他们所看到的敌人,如此一来便破坏了整体作战计划。
指挥官在必要时把麾下骑士自马上卸下,是控制他们的最佳手段。这是小型军队普遍采用的方式,因为这些骑士很少会期望在作战中表现。卸阵下来的骑士可以适时加强战斗力量,并提振一般徒步军队的士气。这些骑士和其余徒步士兵,会被用在减缓敌骑冲锋的标桩、或其他战地工事的后方作战。
1346年的克里斯战役,是骑士不遵守纪律行为的一个例子。当时法国的军队在数量上超过英国的军队(四万对一万),并且拥有非常多的骑士。英国人把长弓兵分成三个队伍,在标桩的防护下投入战场。在这三个队伍之间的,是两队卸下马的骑士,而第三队卸下马的骑士则被保留作预备军。法国国王亦将麾下骑士组编为三个部分,并且指派热那诺斯的雇佣弓兵去射击英国的骑士,但因弓弩被弄湿而起不了作用。此外,法国骑士又忽视法王在组织上的努力,在开战不久后,一见敌军就立刻狂怒不已,张口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杀啊!杀啊!」由于法国国王忍受不了热那诺斯人一再箭上失准,便命令骑士前进,并击倒在他们前面的热那诺斯弩兵。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最后由英国的骑士和长弓兵(他们保持了其弓弦的干燥)打败了那些骑着马匹但作战时毫无纪律、乱成一团的法国骑士。
到了中古时代末期,重骑兵在战场上的价值不如以往,几与投射部队和徒步军队无异。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了解何以审慎部署的攻击仍然失效的原因以及训练步兵的重要。作战的规则改变了,标桩、马匹陷阱和壕沟都常常被军队用作防护工具,以抵抗骑兵的攻击。如果骑兵对大批各个等级的长枪兵和弓兵(或枪炮手)作出攻击的话,只会产生一大堆受创的马匹和骑兵。骑士会被迫徒步作战,或等待适当的攻击时机。只有敌军在移动、混乱、或从临时的战地防御工事中走出来的情况下,毁灭性的攻击才能奏效。 中世纪 的《圣经》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伪造了《君士坦丁赠礼》文件,声称当年君士坦丁大帝把罗马城,拉特兰宫等地交给了教皇。教会统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另一方面圣职买卖现象又很严重。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了服务于神学。在教皇格高列里一世(590年~604年)时期,古罗马图书馆也被付之一炬。
发起了八次十字军东征。
宗教对科学的迫害
自从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布合法化基督教后,基督徒就从被迫害者变为迫害者。他们敌视一切不合乎圣经的东西,包括新思想及科学等。历史上就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及科学家被基督徒迫害。到中世纪 ,更出现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尔文的“宗教法庭”等合法机构迫害所谓的“异端”。
1.哥白尼: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著有《天体运行论》,遭到教会残酷迫害。1543年5月20日病逝。
2.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布鲁诺,先被投入监狱,当他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地对这伙凶残的刽子手轻蔑地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后于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鲜花广场被烧死。
3.希柏提亚(375-415) 是史上第一个为人所知的女数学家。吉朋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叙述时说:“她由车上被拉下来,剥脱衣服到一丝不挂,被拖至教堂,为一群野蛮而无人性的狂徒,用尖利的蚝将她的肉由骨上剥削下来,手脚砍下,抛掷火燄之中。
4.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因捍卫科学真理,于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逝,其时已双目失明。
5.希腊女数学家海帕西娅,坚持传播科学知识,被暴徒施以肉刑,投放火中。
6.科学家帕利西因说化石是动物的遗体而不是“造物主的游戏”,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
7.塞尔维特在《基督教信仰的复兴》一书中提出血液循环的见解,被烤两个多小时后死去;
8.比利时生理学家维萨留斯,由于出版了解剖学著作《人体结构》,于1564年被迫去圣地——耶路撒冷作忏悔,归途中遇难;
9.阿莫里:巴黎大学教授,1210年,因宣扬泛神论被死后追审,墓穴被挖,十个弟子全部被处决。
10.西克尔:巴黎大学教授,因在物理研究上有所谓异端言论,被教会活活打死。 第一次大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称为查士丁尼瘟疫,共有两次,发生在540年~590年。并没有明确的数字统计多少人因此死亡,不过一般相信这个疫病导致东地中海约2500万人死亡。这场瘟疫衰弱了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企图恢复罗马帝国光荣的梦想也因此失败。
第二次大流行
黑死病在1346年到1350年大规模袭击欧洲,导致欧洲人口急剧下降,死亡率高达30%。黑死病被认为是蒙古人带来的。约1347年,往来克里米亚与墨西拿(西西里岛)间的热内亚贸易船只带来了被感染的黑鼠或跳蚤,不久便漫延到热内亚与威尼斯,1348年疫情又传到法国、西班牙和英国,1348年~1350年再东传至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最后在1351年传到俄罗斯西北部。估计欧洲有约2500万人死亡,而欧、亚、非洲则共约5,500万~7,500万人在这场疫病中死亡。当时无法找到治疗药物,只能使用隔离的方法阻止疫情漫延。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袭欧洲;但死亡率及严正重情度逐渐下降。
有人认为,这场黑死病严重打击了欧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削弱封建与教会势力,间接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基督教美术的基本特征 一.罗马式美术的特点 几乎所有的罗马艺术,特别是造型艺术,都体现出一种宏伟的观念和强有力的技艺。罗马式建筑具有受雕刻形体总体影响的空间处理特征。在纪念性雕塑上,以雄健、苍劲的风格为主要特征,突出庄严感和神圣感,这与罗马式建筑的后墙小窗、雄浑坚实的风格是一致的。在壁画上,有防骄雕塑风格的倾向。在手抄本插图中,也可以看出线条风格有追随雕塑的倾向,以抽象的线条构图,在变形和风格化中产生形象。 二.哥特式美术的特点 哥特式艺术出现在12世纪之16世纪初期的欧洲。他以新型的建筑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也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在建筑上,哥特式建筑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造型,厚重的穹顶被线条轻快的尖拱券、造型作为重要的室内装饰手段,造成一种向上生化、天国无限的神秘幻觉。 三.拜占庭美术的特点 从公元 4 世纪到公元 15 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相结合的官方艺术,以崇拜帝王、宣扬基督教神学为核心内容。在造型艺术上表现的特点是将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建筑上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圆顶式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权威。在中世纪 欧洲各国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又与交汇的束缚,后期拜占庭艺术在风格上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 公元 4 世纪到公元 15 世纪,拜占庭美术综合了古西雅的艺术风格,在建筑上将希腊的古典柱式、罗马建筑的宏大气派与小亚细亚艺术重内部装饰的特点融为一体,明显反映出王权与基督教神权的超任力量和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在浮雕、镶嵌壁画和工艺装饰方面也显示了这些特点。 伊斯兰教美术的酝酿与诞生 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出现较迟,但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凝聚力。在建筑、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伊斯兰教艺术开创了独特的体系。在世界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伊斯兰教美术设计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颇多,这里仅介绍西亚和南亚在这方面的成就。伊斯兰教徒自称穆斯林意即:皈依安拉顺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徒相信:凡信仰安拉在市为善者,来世进天堂。凡不信仰安拉在市为恶者,来世下地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伊斯兰教的美术得以诞生,并创造出了自己的特征。 在形式上,细密工整、精巧华丽是伊斯兰教美术在具体对象上表现出来的特色;在内容上,包容性和延续性是伊斯兰教美术的突出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他受到诸如希腊、罗马、拜占庭、波斯帝国、安息王国、萨珊王国,特别是中亚和印度美术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伊斯兰教美术的基本特征 • 伊斯兰装饰工艺 在伊斯兰的工艺美中,装饰纹样独具特色,称为其装饰工艺中最核心的表现形式。无论是避免装饰,还是植物印染;无论是玻璃陶器,还是牙雕玉石,都被视为画眉、富丽、具有伊斯兰是幻想的纹样。伊斯兰装饰纹样似乎是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无限的延续,并施尽了性与线变化之妙趣,构成了著名的“阿拉伯风”的纹样装饰。 伊斯兰工艺装饰纹样大致上可分为三类,即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和文字装饰纹样。在纹样的组织上,采取铺满整个起舞的手法,具有“慢”、“平”、“匀”的装饰特色,细腻而不繁缛、充实而不拥塞、华丽而不矫作、工整而不匠气。在伊斯兰工艺装饰中,特别是在清真寺建筑的壁面绘饰和地面镶嵌上,几何形纹样运用非常广泛。伊斯兰几何形纹样的特点是以圆形、三角形、方形或棱形等为基础性,称 90 度或 60 度相互交叉,从而组成各种变化不定和结构复杂的几何纹样。 伊斯兰植物纹样的代表是缠枝纹。 n.: chivalry, Middle Ages, medieval n. Moyen-Âge 欧洲 骑士团 军事组织 宗教修会 历史 人物 文学 外国文学 国家 世界历史 百科辞典 英国 国王 百科大全 日耳曼人 音乐 宗教 古典音乐 古代音乐 意大利 神学家 哲学家 思想家 传说 武器 骑士 外国文化 科学家 中亚 伊斯兰 花剌子模 文化 科学 哲学 更多结果...
在中世纪 中世纪的 中世纪史 于中世纪 中世纪蓝 中世纪早期 中世纪晚期 英国中世纪 中世纪传说 仿中世纪的 中世纪性质 中世纪精神 中世纪英语 走出中世纪 你好中世纪 中世纪暖期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美术 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文明 中世纪文学 重返中世纪 中世纪宝贝 西欧中世纪 中世纪文化 黑暗中世纪 中世纪大学 中世纪巫术 中世纪神判 告别中世纪 中世纪艺术 中世纪教堂 中世纪铠甲 中世纪武器 华中世纪星 中世纪欧洲 中世纪刑具 波兰中世纪 回到中世纪 中世纪古城 中世纪匕首 中世纪专制 欧洲中世纪 中世纪的城堡 上溯到中世纪 中世纪人穿的 中世纪丑角的 中世纪的一种 中世纪贵族的 中世纪研究家 英国中世纪至 指欧洲中世纪 中世纪传说中 中世纪的欧洲 新中世纪主义 中世纪朝鲜语 中世纪天文学 欧洲中世纪史 中世纪的信仰 中世纪炼金术 中世纪语言学 剑桥中世纪史 中世纪哲学史 精中世纪匕首 中世纪的德意志 中世纪鼎盛时期 中世纪骑士故事 中世纪意大利的 中世纪的雇佣兵 中世纪的弦乐器 中世纪北欧传说 古罗马和中世纪 中世纪吟游诗人 中世纪的无袖衣 中世纪千年史话 中世纪哲学精神 欧洲中世纪逻辑 欧洲中世纪大学 西欧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饮食文化 西方中世纪史学 罗得中世纪古城 中世纪法国文学 欧洲中世纪法律 中世纪攻城武器 欧洲中世纪行会 欧洲中世纪音乐 图说中世纪服装 中世纪教会体系 英国中世纪戏剧 中世纪比武大会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中世纪全面战争 中世纪风格建筑 中世纪2全面战争 中世纪国际象棋 欧洲中世纪数学 中世纪:全面战争 中世纪宴会面具 中世纪旅行乐团 托伦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的一种铠甲 中世纪地中海贸易 意大利中世纪园林 中世纪插画手抄本 科索沃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天文学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阿拉伯文史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中世纪的思维方式 中世纪士兵用的战斧 威尔士的中世纪名称 古罗马或中世纪 的教师 中世纪 埃及的奴隶骑兵中世纪时的一种锦绣 原指中世纪 的武士比武 中世纪 的连头巾的披肩中世纪的一种狂欢节 西欧中世纪政教冲突 西欧中世纪 的城市经济 中世纪 有关死亡的生活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化 剑桥中世纪 政治思想史 汉中世纪 阳光商厦有限公司 中世纪Ⅱ:全面战争 西欧中世纪 农业经济史 西欧中世纪 农业经济思想 中世纪 西欧的犹太妇女坐落在河畔的中世纪 城市 利马索尔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 中世纪 英国:征服与同化中世纪2:全面战争 中世纪 2:全面战争之王国剑斗兽的斗器中世纪 之戟 中世纪 霸主建造保卫扩张中世纪藏传佛教艺术 欧洲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 末期以来的德国史中世纪 欧洲社会经济史中世纪 欧洲生活和劳动欧洲中世纪刑事法律 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 中世纪 天主教追封人为圣徒时欧洲中世纪 根据耶稣和圣徒生平事迹编写的戏剧 中世纪 欧洲传说女巫与妖魔一年一度在该日深夜聚会中世纪 时一种带蓝的紫色染料中世纪 法国和英国的游吟诗人中世纪 意大利共和国的长官中世纪 的高领无袖短铠甲中世纪 教堂内壁上的窄窗古格王国-西藏中世纪 王朝的挽歌 大裂变--中世纪 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的兴起 中世纪 霸主:建造,保卫,扩张中世纪 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兴起:大裂变中世纪 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兴起中世纪 贸易制度比较和西方兴起大裂变再论诗经和圣经的寓意解读汉儒解诗和西方中世纪 解经比较研究之二张立新上饶师专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