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对联 > 两袖清风
目录
两袖清风 Clean hands
拼音: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资料来源: 元·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例子: 他一生为官~,深受群众爱戴。

谜语: 马蹄服

No. 2
  比喻做官廉洁。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原指人迎风潇洒,飘飘欲仙之态。后比喻为官清廉。现也指家贫,一无所有
No. 4
  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元· 魏初《送杨季海》
No. 5
  谓除两袖清风之外,别无所有。形容居官清廉,没有余财。 元 魏初 《送杨季海》诗:“交亲零落鬢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明 吴应箕 《忠烈杨琏传》:“入计时,止餘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 楚 ,至不能治装以去。”《说岳全传》第七回:“这位县主老爷在这里歷任九载,为官清正,真个‘两袖清风,爱民如子’。”《诗刊》1977年第1期:“我们的 周总理 ,粗茶淡饭,两袖清风,一世清贫。”
No. 6
  两袖清风 ( liǎng xiù qīng fēng )
  【解 释】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
  【出处】: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 例】 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近义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
  【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典 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英文解释
  1. n.:  have clean hands,  remain uncorrupted,  have unsoiled hands
  2. v.:   attain high official ranks without money in the bank (usually said of an honest public servant)
法文解释
  1. adj.  intègre, incorruptible (成语)
近义词
廉洁奉公, 一尘不染, 硕果仅存, 廉政自守, 一介不取, 岿然独存, 一介不苟
反义词
垂涎三尺, 尖嘴薄舌, 尖酸刻薄, 一网打尽, 一扫而光, 一扫而空, 人头畜鸣, 人面兽心, 利欲熏心, 唯利是图, 唯利是视, 兽性的人, 粗野残暴的人, 狼子野心, 衣冠禽兽, 贪婪无餍, 贪得无厌, 野心勃勃, 雁过拔毛, 雄心壮志, 蛇蝎心肠, 掐尖落钞, 扫地以尽, 扫地俱尽, 扫地出门
包含词
一肩行李两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