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眼桥投诉电话岳阳市旅游投诉电话:0730-8232528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在市区东郊,又名万年桥,横跨南湖650米长的大堤中,宋庆历年间始建。全桥由麻石门缝对砌,稳如泰山。 |
|
三眼桥在广东南海盐步镇河东村,始建于明未,清代重修。为红砂岩石砌筑的墩拱式石桥,长28.2米,宽3.2米,高5米,两墩三孔,拱桥的桥面和壁拱用红砂岩日字形叠砌成,拱壁,桥墩以花岗石为基底,桥面无桥栏。
平塘古渡“三眼桥”
武汉人或许都知道江岸区有个三眼桥,殊不知汉阳琴断河上有比江岸更早的三眼桥,且至今河上两座相邻的三眼桥尚存。
关于古三眼桥的来历,汉阳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古时汉阳县某大盐商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她拒绝嫁给官家的浪荡公子,逃婚到一渔船,与年轻渔夫相爱成亲。他俩打鱼兼营盐运,后成为拥有3条盐船的盐商。
数年后,丈夫陪妻子回娘家,来到平塘渡,渡船停在河对岸,要等人坐满才划过来。姑娘思亲心切,便隔岸与摆渡人商谈,贪心的摆渡人提出给足10两银子,才肯专程接送他们。
年轻渔夫听罢,好不心烦:“我将来一定要在这里建一座桥,在桥上卖茶卖汤也罢。”事后,小两口真的卖掉3条盐船,出巨资在此修起3孔石桥,在桥上卖茶卖鱼汤,一直到老。乡民们由此便将此桥唤作“三盐桥”。因桥下为3孔,天长日久,又被称作“三眼桥”。
关于汉阳三眼桥,旧志多有记载。清乾隆《汉阳府志》载:“三眼石桥:在平塘渡,邑人刘肇远建。”
今此桥连接的汉(阳)蔡(甸)路,在隋唐时是汉阳城通往京城的一条驿道,琴断河上的平塘渡就坐落在这条古驿道上,为官差和四方百姓过往的重要渡口。此河道水涨时宽达六七百丈,枯水期最窄处也有数十丈。显然,架桥并非易事。
明成化年初,汉水改道,平塘渡水流减弱,人们便在此筑堤修桥。三眼桥始建于何年不详,乾隆年间的《汉阳府志》也未曾述及。
清道光年间重建此桥。今尚存的三眼桥闸上刻有“建于1839年,修复于1955年,由汉阳县人民政府出资修复”字样。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原三眼桥北侧约 10米处又建起一座公路桥,也称三眼桥。
三眼桥历经数百年,桥名早已衍化成地名,今为永丰街的一个行政村。三眼桥村所辖 5个自然湾就分布在桥西琴断岭两旁。古老的三眼桥,见证着琴断河畔知音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着这里发生的辛亥阳夏保卫战的悲壮一幕,也见证着城市郊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实为汉阳区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文化遗迹之一。 |
|
三眼桥村 三眼桥居委会, 三眼桥社区 三眼桥街道 |
|
三眼桥村 | 三眼桥酒 | 三眼桥路 | 三眼桥头 | 前三眼桥 | 三眼桥街道 | 三眼桥酒庄 | 三眼桥四村 | 三眼桥北路 | 蔡甸三眼桥 | 三眼桥居委会 | 三眼桥省粮油市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