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的1科。多年生草本,常生湿地。单叶﹐互生﹐具和叶柄连生的托叶。花两性﹐整齐﹐成穗状或总状花序﹐无花被﹔雄蕊3~6~8,下位或合著于子房而近乎上位﹐花丝分离﹐花药两室﹐纵裂﹔花粉粒具单槽﹐偶具3岐槽,外壁层次模糊,槽具颗粒状膜,子房上位或半下位﹐心皮3~4﹐分离﹐基部结合为一﹐通常每心皮有2~10个直生胚珠,但三白草属常每心皮只有一胚珠。果实为半浆质的蓇葖或肉质而顶端裂开的蒴果﹔种子有少量胚乳和丰富粉质的外胚乳﹐染色体基数=11。
本科有5属7种﹐分布于东亚和北美。中国有3属4种。裸蒴属为中国特产,有两种,分布于西南及华南﹔三白草属及蕺菜属各一种﹐广布於秦岭以南各省区﹐也见於日本及东南亚。蕺菜俗称鱼腥草﹐有特殊气味﹐微毒﹐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即癸醯乙醛)﹑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myrcene)﹑月桂醛(lauricaldehyde)﹑癸醛﹑癸酸﹐尚含蕺菜碱(cordarine)等﹐花穗﹑果穗含异槲皮(isoquercitrin)﹐叶含槲皮(quercitrin)﹐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癰疽肿毒等。三白草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基酮﹐茎含可水解鞣质﹐叶含槲皮素﹑槲皮﹑异槲皮﹑扁蓄(avicularin)﹑金丝桃(ayperin)﹑芸香和可水解鞣质。
本科和胡椒科相近﹐但本科雌蕊由多心皮组成﹐常侧膜胎座﹐茎的维管束连成一环﹐和胡椒科不同。
三白草属只有2种﹐除东亚产一种外,北美东部产有saururus cernuus 一种﹐蕺菜属在北美亦有一对应的单种属anemiopsis ﹐此为东亚植物和北美植物有联系的一些例证。 | | 多年生草本,常生湿地。单叶﹐互生﹐具和叶柄连生的托叶。花两性﹐整齐﹐成穗状或总状花序﹐无花被﹔雄蕊3~6~8,下位或合著于子房而近乎上位﹐花丝分离﹐花药两室﹐纵裂﹔花粉粒具单槽﹐偶具3岐槽,外壁层次模糊,槽具颗粒状膜,子房上位或半下位﹐心皮3~4﹐分离﹐基部结合为一﹐通常每心皮有2~10个直生胚珠,但三白草属常每心皮只有一胚珠。果实为半浆质的蓇葖或肉质而顶端裂开的蒴果﹔种子有少量胚乳和丰富粉质的外胚乳﹐染色体基数=11。
本科有5属7种﹐分布于东亚和北美。中国有3属4种。裸蒴属为中国特产,有两种,分布于西南及华南﹔三白草属及蕺菜属各一种﹐广布於秦岭以南各省区﹐也见於日本及东南亚。蕺菜俗称鱼腥草﹐有特殊气味﹐微毒﹐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即癸醯乙醛)﹑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myrcene)﹑月桂醛(lauricaldehyde)﹑癸醛﹑癸酸﹐尚含蕺菜碱(cordarine)等﹐花穗﹑果穗含异槲皮(isoquercitrin)﹐叶含槲皮(quercitrin)﹐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癰疽肿毒等。三白草全草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基酮﹐茎含可水解鞣质﹐叶含槲皮素﹑槲皮﹑异槲皮﹑扁蓄(avicularin)﹑金丝桃(ayperin)﹑芸香和可水解鞣质。
本科和胡椒科相近﹐但本科雌蕊由多心皮组成﹐常侧膜胎座﹐茎的维管束连成一环﹐和胡椒科不同。 | | - lat.: Saururacea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