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中草药 > 三棱草
目录
No. 1
  三棱草
  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的统称,通常指扁秆藨草、日本藨草和三棱藨草,因其以根茎及球茎繁殖体的危害为重,用除草剂只能杀死三棱草的地上部分,地下根茎及球茎不受影响,所以,三棱草的危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高可达1.5米,茎三棱型,轮生长矛状叶,顶端生棕色花,结果后逐渐变黄;生长于各地的水地带。剥皮后沸煮其坚硬的块根,或者将块根干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No. 2
  三棱草
  (《贵州民间药》)
  【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有喙红苞薹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生。秆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叶片线形,常与秆等长,宽约6毫米;有叶鞘。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长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顶生,稍纤弱,长2~5厘米;雌性小穗侧生,圆柱形,长2.5~5厘米;鳞片覆瓦状排列,雌花的鳞片卵形,淡褐色,有脉3条,脊延伸成一长尖头;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坚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采集】7~8月采。
  【性味】性平,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催生,解表。治妇人难产,小儿痧疹不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
  【选方】治小儿痧疹不出:三棱草二钱,三春柳二钱,鱼鳅串二钱,香樟皮一钱,芫荽一钱。煎水服,每次一汤匙,日服三次。
No. 3
  三棱草
  学名:Cyperus rotundus
  科 属:莎草科 莎草属
  是多年生莎草科杂草的统称,通常指扁秆藨草、日本藨草和三棱藨草,因其以根茎及球茎繁殖体的危害为重,用除草剂只能杀死三棱草的地上部分,地下根茎及球茎不受影响,所以,三棱草的危害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高可达1.5米,茎三棱型,轮生长矛状叶,顶端生棕色花,结果后逐渐变黄;生长于各地的水地带。剥皮后沸煮其坚硬的块根,或者将块根干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药 材 名】三棱草
  【拉 丁 名】Carex phacota Spr. (原植物有喙红苞薹)
  【别名】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
  【名称考证】大三方草、三棱马尾、仙鹤草(《贵州民间药物》)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莎草科植物
  【药用部位】有喙红苞薹的带根全草。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无毒。入肝、肾二经。
  【功效主治】舒筋活血、催生、解表。治妇人难产,小儿痧疹不出。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古籍考证】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相关选方】治小儿痧疹不出:三棱草二钱,三春柳二钱,鱼鳅串二钱,香樟皮一钱,芫荽一钱。煎水服,每次一汤匙,日服三次。
  【原生形态】有喙红苞薹多年生草本。根茎短,横生。秆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叶片线形,常与秆等长,宽约6毫米;有叶鞘。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长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顶生,稍纤弱,长2~5厘米;雌性小穗侧生,圆柱形,长2.5~5厘米;鳞片覆瓦状排列,雌花的鳞片卵形,淡褐色,有脉3条,脊延伸成一长尖头;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坚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生于山坡草丛中。
  【参考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包含词
三棱草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