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 China > Heilongjiang > Harbin > Harbin canton >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Show Map
Contents
No. 1
  黑龙江科技学院投诉电话 哈尔滨市旅游投诉电话:0451-84664315
  黑龙江省旅游投诉电话:0451-8701005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现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万余名。
  近几年,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时机,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个“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圆了几代科院人建设新校区、冲击硕士点的两个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和办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地(哈、鸡)四校区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固定资产14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经、文、法相协调的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7人,博士70人,研究生导师50人。学校开设36个本科专业, 21个专科专业。其中, 4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学科梯队,4个硕士学位点。学校下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5个教学机构,安全工程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外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标志性大赛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居全省领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本着“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强化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与利用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建成采矿工程、矿物加工与利用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立了矿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洁净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黑龙江省煤矿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几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国防科工委计划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以及省重大攻关项目160余项,共有3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学校每年为煤炭行业“对口单招、定向培养”400余名科技人才,还与国家和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劳动厅等联合举办煤矿矿长、非煤矿山矿长培训班,先后有3000余名矿长受到安全知识培训并获得了上岗资格。学校出版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煤矿机械》和《煤炭技术》等刊物。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与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与奥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黑龙江省高校为首家。学校坚持经营学校,建立了中外合作、产学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办学体制。
  学校党委班子被黑龙江省委领导评价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班子”,学校党委被黑龙江省委授予先进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正建设先进单位。全校教职员工求真求实、创业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办学环境。
  目前,黑龙江科技学院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深化“确保生命线、构筑增长线、强化保障线”的“三条线”内部管理改革,以评促建,充实内涵,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续写科技学院新的灿烂、新的辉煌!
No. 2
  [英]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现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万余名。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具有矿业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98年以前,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主要面向煤炭行业办学。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隶属关系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经过几代科院人60年的创业创新,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类综合性本科院校。学校地处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哈尔滨市,位于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学院依江而建,占地100余万平方米,设有14个教学系部,现设有一、二级学科研究生硕士点共18个,本专科专业60余个,学校具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四个省级重点专业,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博士80余人,硕士30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等30位专家为学院的特聘或兼职教授。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家。
  近几年,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时机,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个“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圆了几代科院人建设新校区、冲击硕士点的两个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和办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地(哈、鸡)四校区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固定资产14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经、文、法相协调的大学。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钱鸣高等30余位专家为学校的特聘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设41个本科专业,以工为主,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多个门类,现有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化学工艺、安全技术及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省级重点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企业管理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下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语系、数力系、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嵩山校区、利民校区等教学机构。 教学科技楼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硬化德育,强化实践,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外语、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标志性大赛中,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居全省领先水平。2003年、200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位居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
  学校坚持科技强校,本着“以作为求地位、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强化煤炭开采、加工、转化与利用等优势学科专业特色,建成采矿工程、矿物加工与利用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秀园建立了矿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黑龙江安全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省洁净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黑龙江省煤矿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几年来,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国防科工委计划项目等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以及省重大攻关项目160余项,共有3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学校每年为煤炭行业“对口单招、定向培养”400余名科技人才,还与国家和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劳动厅等联合举办煤矿矿长、非煤矿山矿长培训班,先后有3000余名矿长受到安全知识培训并获得了上岗资格。学校出版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煤矿机械》和《煤炭技术》等刊物。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在与俄罗斯、加拿大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了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制造工程中心,并以此为依托与奥地利合作成立了中奥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黑龙江省高校为首家。学校坚持经营学校,建立了中外合作、产学研、金政介多元合作的办学体制。
  学校党委班子被黑龙江省委领导评价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班子”,学校党委被黑龙江省委授予先进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正建设先进单位。全校教职员工求真求实、创业创新,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办学环境。
  目前,黑龙江科技学院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深化“确保生命线、构筑增长线、强化保障线”的“三条线”内部管理改革,以评促建,充实内涵,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续写科技学院新的灿烂、新的辉煌!
Related Phrases
Harb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rji College
Heilongjianghuman culturefaculty
human culture social science CollegeMachinery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campusParty commitee amanuensisMore results...
Containing Phrases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build Colleg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People the Faculty of Arts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Limin School District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Telecom Colleg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computer Colleg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Harbin School District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human culture social science Colleg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Exploit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urtyard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Electr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urtyard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Security Engineering courtyard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build Engineering courtyard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abidance a college of education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economics tube the Faculty of Scienc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Human culture society Academy of Scienc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International a college of education
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Heilongjiang technology college Period manufacture engineering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