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plant : 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 > Guizhou Phyllostachys
  贵州刚竹(p.guizhouensis c.s.chao et j.q.zhang)
  别名:白节斑(贵州土名)秆高16m,径8cm,新秆绿色,疏被短刺毛,略粗糙,老秆灰绿色,节下具白粉;节间长30~41cm,秆箨紫黄色,具紫色脉纹,疏被棕褐色刺毛,无斑点;箨耳镰刀状(下部的较小),紫色,遂毛紫色,稀疏;箨舌微弧形或截形,高2mm,紫色,紫色,先端密被白色流苏状毛;箨叶窄带状,紫褐色具绿色条纹,直立或开展。每小枝2叶,叶鞘无毛,鞘口疏生直立遂毛,易落,叶片披针形,长8~11cm,宽1.1~1.6cm。秆形较大,竹材优良,为当地重要材用竹种,可供竹器家具、建筑等用。
  分布:贵州。
  命名来源:[bull.bamb.res. 1982(1): 3. 1982]
  中国植物志:9(1):288
  组中文名:刚竹组
  组拉丁名:sect.phyllostachys
  亚族中文名:刚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phyllostachydi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竿高16米,粗8厘米,幼竿绿色,被稀疏短刺毛,略粗糙,老竿灰绿色,节下方具白粉;竿中部节间长30-40厘米,竿下部的竿环较平坦而上部者则可隆起。竿箨紫黄色,具紫色脉纹,疏被棕褐色刺毛,无斑点;下部的竿箨之箨耳小,上部的箨耳呈镰状,长约1厘米,紫色,缝毛紫色,稀疏生于箨耳末端;箨舌微呈拱形或截形,高2毫米,紫色,先端密生白色纤毛呈流苏状;箨片窄三角形至带状,直立或开展,紫褐色具绿色纵条纹。末级小枝具2叶,叶鞘无毛;鞘口疏生直立的缝毛,易脱落;叶片披针形,长8-11厘米,宽1.1一1.6厘米。笋期5月。
  用途:竹竿体形较大,材质优良,为当地重要材用竹种,可制作竹器或家具,亦供建筑等用。
  产地分布:产贵州。模式标本采自贵州毕节,栽培于海拔1440米溪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