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罗纹鸭
学名:anas falcata
又名:葭凫、罗文鸭、镰刀毛小鸭、镰刀鸭、扁头鸭、早鸭、三鸭
英文名:falcated teal
分类:雁形目、鸭科、河鸭属
特征描述:罗纹鸭系中等体形的河鸭属鸟类,体长约为50厘米左右。本物种雄雌异形异色,雄性头部为带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额部近嘴基处有一很小的白色色块;后颈及颈侧的羽毛略长,垂于脑后,为带金属光泽的绿色,自头顶的紫红色到颈部的绿色过渡平缓,没有突兀的颜色变化;颌部有一月牙形的横白斑,白斑下部为一条很细的暗绿色颈环,上背及肩部灰白色,下背和腰部暗褐色;胸部密布黑色的波状纹,远看呈灰色,两胁亦密布波状纹,但纹路较细,远看呈淡灰色,两侧的尾下覆羽奶油黄色,在臀部形成两块类似雄性绿翅鸭的“奶油屁股”;本物种雄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伸长并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的三级飞羽,长长地拖在水中,这是其他鸟类所不具有的。雌性以深棕色和黑色为基色,不具有雄性特有的镰刀状三级飞羽,造成辨识上的困难,尾羽略长而尖,但不似针尾鸭雌鸟那般体形修长,头形和躯体体形隐约可见雄性的影子可以作为辨识的依据。
生态环境:罗纹鸭喜栖息于内陆湖泊、沼泽、河流等处的平静水面,较少见于沿海地区。白天本物种喜在近水的灌丛中休息,晨昏飞向农田湖泊的浅水处觅食。
分布地域: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的中部和东部;越冬于朝鲜、日本、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北部,中国东部自河北以南直到海南的大部分省份均可见本物种越冬。
食物:绿翅鸭是植食性鸟类,他们的食谱包括水藻、植物种子等。
繁殖:罗纹鸭一窝产6-9枚卵,呈淡黄或乳白色,孵化期24天。
保护:本物种未列入濒危目录,但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造成本物种数量锐减,需要投入特别关注。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
罗纹鸭(图2)罗纹鸭体长48-54 cm,雄鸭体重713 g,雌鸭体重585 g。该物种雄雌鸭异形异色,雄性头部为带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额部近嘴基处有一很小的白色色块;后颈及颈侧的羽毛略长,垂于脑后,为带金属光泽的绿色,自头顶的紫红色到颈部的绿色过渡平缓,没有突兀的颜色变化;颌部有一月牙形的横白斑,白斑下部为一条很细的暗绿色颈环,上背及肩部灰白色,下背和腰部暗褐色;胸部密布黑色的波状纹,远看呈灰色,两胁亦密布波状纹,但纹路较细,远看呈淡灰色,两侧的尾下覆羽奶油黄色,在臀部形成两块类似雄性绿翅鸭的“奶油屁股”;该物种雄鸟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伸长并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的三级飞羽,长长地拖在水中,这是其他鸟类所不具有的。雌性以深棕色和黑色为基色,不具有雄性特有的镰刀状三级飞羽,造成辨识上的困难,尾羽略长而尖,但不似针尾鸭雌鸟那般体形修长,头形和躯体体形隐约可见雄性的影子可以作为辨识的依据。 |
|
罗纹鸭分布图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及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
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繁殖鸟);台湾(旅鸟)。在黄河下游、长江以南、海南岛越冬。 |
|
罗纹鸭(图3)多见于内陆湖、沼泽、河流、水库等地,越冬迁徙时常常与其他鸭集结成大群后,飞往越冬地。白天多在湖边和河岸栖息,或躲在蒲苇中。到了早晨、黄昏时,飞向农田、湖泊的浅水处寻找水生植物、软体动物、小鱼等食物。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根、草籽、叶、草果、稻谷等为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 |
|
罗纹鸭(图4)繁殖期在4~6月,雄鸭在求偶时头部冠羽耸起表态。配对以后,它们把巢建造在池塘、河流的岸边低洼处,沼泽地茂密草丛、苇丛间,巢穴很简陋,用灯心草、芦苇、柔草建成,内部垫有羽毛。每窝产卵6~9枚,通常为8枚;卵呈淡黄或乳白色。5月下旬雌鸭开始孵卵,24~25天后,孵出幼雏,到9月末向南迁徙。 |
|
罗纹鸭(图5)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
- n.: Anas falcate
- lat.: anas falc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