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 Red stripe wool skin chiton
Contents
No. 1
  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lischke)
  红条毛肤石鳖,身体长椭圆形,长28毫米,背部八块壳板。环带宽具密集的棒状棘刺,并有18丛针束。鳃21~24对。鳃列长为足长的2/3。生活于潮间带岩石间。
  【药 名】:红条毛肤石鳖
  【来 源】:为隐板石鳖科动物红条毛肤石鳖的全体。
  【功 效】:软坚散结、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主 治】:适用于久疟、疟母、经闭、症瘕诸症,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作痛,用于麻风。
  【性味归经】:苦、咸,寒。入心、肝、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一6克。
  【别 名】:海石鳖、石鳖、八节毛(《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海水退潮海滩或岩石缝捕,捕后洗净,沸水中略烫,取出阴凉通风处干燥,用时置瓦上焙干,研末。
  【拉丁名】: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lischke)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No. 2
  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Lischke)
  红条毛肤石鳖,身体长椭圆形,长28毫米,背部八块壳板。环带宽具密集的棒状棘刺,并有18丛针束。鳃21~24对。鳃列长为足长的2/3。生活于潮间带岩石间。
  【药 名】:红条毛肤石鳖
  【来 源】:为隐板石鳖科动物红条毛肤石鳖的全体。
  【功 效】:软坚散结、活血止痛、清热解毒。
  【主 治】:适用于久疟、疟母、经闭、症瘕诸症,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作痛,用于麻风。
  【形体特征】:身体呈长扁形,壳片中部有3条红色色带,环带较宽。头板半圆形,表面布有粒状突起,嵌入片中有5个齿裂。中间板的宽度与长度相近,峰部具有纵肋,翼部具有较大的颗粒状突起。尾板小,前缘中央微凹,后缘弧形,盖层布有颗粒突起。
  【性味归经】:苦、咸,寒。入心、肝、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一6克。
  【别 名】:海石鳖、石鳖、八节毛(《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海水退潮海滩或岩石缝捕,捕后洗净,沸水中略烫,取出阴凉通风处干燥,用时置瓦上焙干,研末。
  【拉丁名】: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 (Lischke)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