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学名:睡鼠
中文目名:啮齿目
中文科名:睡鼠科
中文属名:林睡鼠属
中文俗名:林睡鼠
拉丁文名:dryomys nitedula
英文名:forest dormouse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pallas,1778 |
|
睡鼠——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
啮齿目的 1科。通称睡鼠。因有冬眠习性而得名。体型皆小,外形颇似鼠科动物,而多数种类的尾却很像松鼠科的林栖种类;身体被覆厚而密的软毛;尾长,多被以长毛;头骨的听泡膨大,内部被骨质膜分隔成几个室;具20枚牙齿,每颗臼齿的咀嚼面均具有几列横向的珐琅质齿脊;没有盲肠。
睡鼠是英国境内最小最害羞的哺乳动物,尾巴与身体差不多长。它们的寿命通常是5年,但在其中3/4的时间里,都在睡觉。也就是说,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约9个月时间里,睡鼠都处于冬眠的状态。而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里,它们也是终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间,才出来到处活动,在有刺的树枝上跳来跳去,觅食它们喜欢的浆果。
四川毛尾睡鼠为1985年报道的在中国四川省平武县王朗保护区发现的一个新种。 |
|
共7属15种,分布较广,西起英国,东到日本,即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中国有2属2种: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别名林睡鼠,体长 8.5~12厘米,体型与姬鼠类相近;耳壳略短圆;尾长7.5~11.5厘米,尾轴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侧毛较长,向两侧生长;头部两侧从耳基部经眼到鼻各有1条黑色毛斑,体背和头顶的毛从黄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体侧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黄。分布很广,从意大利和瑞士向东一直分布到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山地。 |
|
睡鼠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体长85-120mm,尾长60-113mm。体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带黄色。体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浅黄或白色略带浅黄色。体侧面毛色界线分明,尾扁而蓬松,尾污灰,较体背面略暗。尾端稍带白色,足白色,眼眶黑色。分布于新疆北部山区(阿勒泰、霍城、精河、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博格多山、尼勒克、塔城)。主要生活于海拔3500m以上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及沟谷灌木丛中。在伊犁的霍城也进入果园。在尼勒克的标本采自低山区中无林也无灌木的岩石坡上。主要营树栖生活。以果实、种子、茎叶、嫩枝和芽为食,也食昆虫和鸟卵。黄昏和夜间活动。在树上营巢,巢呈球形,离地表0.25-12m。5-8月繁殖,通常每年1-2胎,以1胎居多,每胎3-7仔,以3-4仔居多。有冬眠现象。 |
|
栖居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地沟谷灌丛。夜间和晨昏活动,善攀缘,能在树枝上奔跑。在枝杈间营巢。食物有果实、树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茎叶以及部分昆虫,有时也吃小鸟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产3~4仔,最多达6~7仔。数量很少,经济意义不大。 |
|
体型中等。体长85-120mm,尾长60-113mm。仅重30--100克体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带黄色。体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浅黄或白色略带浅黄色。体侧面毛色界线分明,尾扁而蓬松,尾污灰,较体背面略暗。尾端稍带白色,足白色,眼眶黑色。分布于新疆北部山区(阿勒泰、霍城、精河、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博格多山、尼勒克、塔城)。主要生活于海拔3500m以上的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及沟谷灌木丛中。在伊犁的霍城也进入果园。在尼勒克的标本采自低山区中无林也无灌木的岩石坡上。主要营树栖生活。以果实、种子、茎叶、嫩枝和芽为食,也食昆虫和鸟卵。黄昏和夜间活动。在树上营巢,巢呈球形,离地表0.25-12m。5-8月繁殖,通常每年1-2胎,以1胎居多,每胎3-7仔,以3-4仔居多。有冬眠现象。
生活习性
栖居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地沟谷灌丛。夜间和晨昏活动,善攀缘,能在树枝上奔跑。在枝杈间营巢。食物有果实、树籽、嫩枝的皮和芽、草本植物的茎叶以及部分昆虫,有时也吃小鸟的卵。每年繁殖1~2次,每胎产3~4仔,最多达6~7仔。数量很少,经济意义不大。 |
|
- : dormouse
- n.: dormice
- lat.: Myoxus glis
|
|
|
|
Myoxidae | Muscardinus avellanari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