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plant > Warts handle grinding line
  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约20厘米,高约10厘米,顶部下凹,底部圆凸,褐色,具3—5个高1—2厘米、粗1—3厘米的突起;根肉质,银白色,长30—40厘米,粗2毫米,有须根,根基隆起。鳞叶2,披针形,外鳞长18厘米,锐尖,下部粉红色,上部污绿色;内片长46厘米,苍白色,有苍绿色斑块及深绿色斑点。叶柄随块茎的年龄而增长增粗:一年生的长25厘米,粗7毫米,下部白色,向上淡绿色,光滑;多年生的叶柄长90厘米,粗达4厘米,淡绿色具不明显的绿白色斑块,具稍深绿的疣凸而显粗糙。叶片绿色,背亮绿,长宽30—90厘米,3全裂,裂片再2—4次二歧分裂或羽状分裂,小裂片大小相间,大的长圆形,小的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骤尖,不等侧,外侧均下延成翅,顶生小裂片长9.5厘米,宽5厘米;侧脉近平行,近边缘连成集合脉。花序柄粗短,圆柱形,长3—5厘米,粗2—3厘米,花后增长,具小疣,粗糙,被柔毛(?)。佛焰有阔钟形,长20厘米以上,口部宽25厘米,卵形,外面绿色,稀以绿白色斑块,内面具疣,深紫色,基部肉质,漏斗状,檐部渐过渡为膜质,广展,绿色,边缘波状。肉穗花序与佛焰苞近等长,发散出死尸臭气:雌花序长5-7厘米,圆柱形,紫褐色;雄花序倒圆锥形,黄绿色,长3—5厘米,基部直径2厘米,上部4—5厘米;附属器圆锥形,钝圆,青紫色,长7—12厘米,基部直径约与长度相等,海绵质。雄蕊花丝长5毫米,药室长4毫米。子房球形,长宽2—3毫米,花柱长10毫米,柱头2裂,近肾形,长宽1.5毫米,被长柔毛及短腺毛。果序柄亮褐色,圆柱形,具不明显的三棱,高25—37厘米,粗2.5—3厘米,有疣状突起,无毛。果序长16—20厘米,圆柱状,粗达7厘米。浆果椭圆状,长2.5—3厘米,直径1.7—2厘米,桔红色,先端近截平,有圆形的黑色花柱残桩,2室,每室有种子1枚,从隔膜上部的珠柄下垂。种子长圆形或纺锤形,长1.4厘米,宽7毫米,腹平,背凸,两头锐尖,光滑,下部2/3茶褐色,上部1/3白色(种阜);胚倒卵形,绿色,长8毫米,切面白色,胚根内藏。果熟11月。
  产云南西双版纳,个旧、元阳、红河、金平,海拔180—780米,常见于河谷草坡、灌丛或疏林下。广西、广东也有。分布于越南、泰国。我国(云南、广西、广东)新记录。
  本种常被并入 a. campanulatus blume 内,但柱头2裂(非4裂),近肾形,被长柔毛及短腺毛,附属器短圆锥形、顶部浑圆,均与后者不同。